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嘉峪关上(关腾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嘉峪关上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嘉峪关上》中国当代作家关腾云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嘉峪关上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朝诗人王之涣的一首雄浑苍凉边塞诗把你带入大西北的壮丽山川,天地间的磅礴气势浮现眼前,地在动,山在摇,水在流,风在吼,云在飞,使人感觉到西域边陲的脉搏与呼吸是那样的厚重深沉,是那样的散放着无穷魅力。那大西北广袤无垠的大地,用史诗般的博大胸怀,慷慨激昂的气慨,昭示着岁月沧桑,即便是在大漠风尘边塞险恶之地,也增添了几分壮阔的豪情壮志。地处河西走廊上的嘉峪关矗立大漠边塞,它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关口,蜿蜒曲折雄伟壮观,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被称之为河西第一隘口。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素有“中外矩防”,“天下第一雄关”之美誉。

据史料记载,嘉峪关的筑城设关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它比山海关早建九年。公元1372年明洪武五年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征讨西域班师凯旋归途中,途经祁连山脉嘉峪关一带,看中嘉峪山西北麓的险要地势,即上奏朝廷为防西域进犯,选址在河西走廊修建嘉峪关为第一隘口。明朝皇帝也正在为塞外少数民族年年进犯而犯愁,随即准奏在嘉峪山筑城设关,东连酒泉,西接嘉峪山西北麓隘口要塞围城,嘉峪关也就因嘉峪山而得名。随后在经过了一百多年时间里不断维修扩建,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明弘治年间,为了进一步防止塞外少数民族东侵,又重新进行大规模的修建。在明朝及其以后各年代,长城西部边陲沿线的军事要塞都以嘉峪关为依托,其修整后的嘉峪关雄伟壮观,防御结构体系更加完善,更加成熟,更加的具有战略意义和特色。

那天我们去嘉峪关天气很好,嘉峪关前游人如织,远远望去嘉峪关城楼高高耸立,雄踞在蓝天白云下,城楼匾额上书写的“天下第一雄关”六个鎏金大字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显得分外夺目,其雄伟壮观景象让人震撼。第一次来到大西北,真实领略到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塞外风光,直面这大漠风尘,几多遐想浮现眼前。当你沿着石阶拾级而上,登上嘉峪关城楼,顿时感觉到视野广阔,放眼望去群山逶迤尽收眼底,长城像一条蜿蜒的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中,情不自禁一股豪迈气慨从心底油然升起,雄关漫道长河万里,大漠风尘一望无际,戈壁黄沙掩映其间。遥望远处祁连山脉山势陡峭,千峰万壑层峦叠嶂,皑皑白雪覆盖山顶,高高山峰与蓝天白云遥相呼应,映衬着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彩,皑皑无瑕的雪山,风景如画美不胜收,好似在你面前铺开一幅斑斓锦绣的山河画卷,让人痴迷流连沉醉其间。

站在高高的嘉峪关城楼上,极目望远天高云淡,视野宽阔心旷神怡,清风拂面格外清凉,天苍苍野茫茫的塞外风光别有一番情趣,俯瞰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听黄河涛声依旧,不由自主发自内心的一腔豪情在胸中翻滚,让你思绪浮想翩翩,那一幕幕历史的镜头就像拉长的画卷闪现在眼前,侧耳听风声水起天高云涌,黄沙如涛马蹄踏踏,铺天盖地滚滚而来,那豪迈壮观的情景让你心潮起伏颤栗不已,仿佛看见当年烽火连天狼烟四起,金戈铁马旌旗猎猎,刀光剑影鼓角争鸣,将军提刀独立八荒,雄风浪浪气势浩荡,烽火台上断壁残垣若隐若现,在那朔风卷裹着沙尘的咽呜中,历史的画面瞬间闪现在眼前,曾经的岁月像一条波浪滔天的长河在你身边匆匆流过。

漫步嘉峪关城楼上,手抚城墙感慨万千,斑驳的墙体在流逝的时光里早已褪去了原有的色泽,历经岁月风霜镌刻的皱纹,纵横交错的创伤让人沉思,那浑厚苍劲的气息感召着你的记忆,岁月沧桑的印迹浸染其间。环顾城楼四周楼台高耸,其建筑物排列井然有序,建筑缜密令人惊叹。嘉峪关城楼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并与长城连为一体,其军事防御体系森严壁垒,有重叠并守之势。据有关史料记载嘉峪关初建时,只是一座6米高的土城,占地2500平方米,虽然与长城相连,但总显得很单薄,后经历代修缮加固逐渐扩展,形成了具有典型防御功能的建筑防御体系。现存的城楼总面积达到33500多平方米,由外城,内城等组合而成。嘉峪关城楼上共筑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等建筑防御体系十四座,其每一座城楼都不尽相同,在城楼上每隔一定距离都设置有垛口,都有着独立防守反击作战功能。城楼内设有驻守关上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游击将军府衙门和文昌阁等,它是驻守的军事机构最高长官们办公议事和休息活动的地方。在城楼东门外建有关帝庙,牌楼,戏楼等建筑物,用现在的话来说是生活区,在这里可以举行各种祭祀,休闲娱乐和听戏等文化活动。城楼内修建有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意为紫气东升,光华普照;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其寓意内涵丰富深远。嘉峪关在修建后的岁月沧桑里,其城楼结构和功能在大西北的风风雨雨中,始终巍然耸立在西域大漠上,可见当年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智慧和技能。在这里城楼的建筑材料是利用当地黄沙土胚制作,保留着最原始的“定城砖”,其砖头呈褐黄色,土壤结构贴实紧密,经窑火烧制后沉实厚重,并能抵御塞上风霜雨雪的浸蚀,做到千百年不损不坏,是修建城楼难得的建筑材料。嘉峪关的外墙东南北三面用黄沙土夯实筑围墙,西面外墙修建从城楼底部到城楼顶部均用定城砖堆砌,虽然年代久远但丝毫没有脱落松动感觉,每一块土砖和每一道缝隙都经过了岁月风霜的考验。在嘉峪关一带民间至今还流传着“定城砖”的神奇传说。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工匠,是一位在当地有名的能工巧匠,曾学习祖师鲁班建造手艺,精通九九算法和建筑,所有的建筑材料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就能做到恰到好处,十分准确和节省。负责监督修关的差官不信故意刁难易开占,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开占经过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定城砖。”监事差官依照其所言发砖并说:“如果多出一块或者少一块,就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嘉峪关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置在西面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差官发觉后大喜,正想借此克扣易开占和众工匠的工钱,哪知易开占不慌不忙的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监事差官一听,不敢再追究。从此,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谁也不敢搬动。至今此砖块仍然放在嘉峪关西城门楼后檐台上,500多年了一直没动过。凡是来到嘉峪关城楼观赏的游客都会在这里停驻观望。一方定城砖写意了历史沧桑,承载了中华民族渴望和平生活的向往,坚定了抵御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力量。

嘉峪关城楼内城呈西宽东窄走向,规划上略呈梯形,城楼高9米,东西边有“光化门”和“柔远门”两门。门台上建有三层阁楼式建筑。东西门外各有一小城楼拱护,与外城南北墙相连,沟通了内城主楼通往外城的通道。在嘉峪关城楼四面均各筑有小城楼,城楼对称,楼高17米,周围有回廊与城郭相接。主城的四边建有角楼并与南北城楼中段相连,鼓角相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在城楼之间筑有通道,并可以从两门内侧到达主城楼顶。外城通道周长733米,其正中有一大天井,初建时有亭台楼阁等,由于历史久远,年久失修,如今早已荒芜废弃。城楼西面门外构筑一道凸形城墙,构成一个围城,这就是外城。外城比内城高2.7米,外城正中大门额刻有“嘉峪关”三个鎏金大字,外城楼两旁建有拱卫城楼,与外城四面城楼形式相同,城楼每一面都在一条线上,这样看上去简洁明快视野开阔。嘉峪关城楼一面围城砖砌,但在东南北三面用土筑围墙,连接关外的长城。城外有城,门外有门,层层叠叠形成并守之势。现在主城内所保留下来的文昌阁,关帝庙,戏楼以及城内靠北的游击衙门府都是清代建筑。民国十三年(1924年)城楼由于战乱被毁。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出资专项拨款对嘉峪关城楼多次修缮,对主城楼等年久失修的地方全部进行加固维修,恢复其原有的面貌,并对各城楼的关键部位按照原要求以黄土夯实筑就,西侧则以定城砖包墙,雄关坚固,至今保存完好,一展昔日风采。

深秋时节明丽的阳光照耀在嘉峪关上,在天与地交错的地方,放眼望去长城宛如游龙一般若隐若现,随山势延绵起伏跌宕。蓝天白云分外洁净养眼,天空就好似水洗过一样,蓝的碧透像一块玻璃。阳光照耀下的嘉峪关洒满夕阳的余晖,流金溢彩身披一身古铜色,显露出威武刚猛的铁壁铜关气势。岁月无痕山河依旧,往事如烟随风而去,瞬间的记忆也变得更加清晰。遥望祁连山堆雪垒玉绵亘千里,嘉峪雄关层楼百丈,居高临下独领风骚,穿越了历史沧桑的厚重,散放着西域边陲的诱人气息。[1]

作者简介

关腾云,笔名春种秋收。中国互联网文学联盟特约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