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佑二年七月九日大雨寄永叔内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嘉佑二年七月九日大雨寄永叔内翰 |
作品名称: 嘉佑二年七月九日大雨寄永叔内翰 创作年代:北宋朝代 文学体裁:诗 词 作者:梅尧臣 |
嘉佑二年七月九日大雨寄永叔内翰是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作的一首诗词。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1]
正文
去年龙母沐,今年龙妇浴。 民何竞相传,讹言初愿戮。 沐水不湿缨,浴波吞目睛。 连岁果为患,准度非人情。 岛夷尚弗尔,况乃此京城。 天公亦屇详,天子大圣明。 尧时不昏垫,安见尧忧茕。 今但微禹力,上心常屏营。 祠官骏奔走,请祷必竭诚。 庙堂列土偶,椒酒空湛盈。 灵气自莫主,非以尧言轻。 霹雳夜复作,虾蟆尚听鸣。 辇道有白水,都人无陆行。 浮萍何处来,青青绕我楹。 连墙已坏破,屋赖搘撑牢。 缅怀所亲友,亲友皆占高。 独知欧阳公,直南望滔滔。 遗奴揭厉往,答言颇力劳。 正取旧戽斗,自课僮仆操。 明日苟不已,挈家仍避逃。 贤者尚若是,焉用数我曹。 免为不吊鬼,世上鸿毛。[2]
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3]
梅尧臣是中国北宋诗人。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称宛陵先生。少时应进士不第,历任州县官属。中年后赐同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梅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梅欧或苏梅。其早期诗歌创作,曾受西昆诗派影响,后诗风变化,强调《诗经》、《离骚》的传统,反对浮艳空泛。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主张“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所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如《田家语》、《汝坟贫女》、《襄城对雪》之二、《猛虎行》等。诗风平淡含蓄,语言朴素自然,形象清切新颖,如《鲁山山行》,细腻地描写晚秋山间荒凉幽静的景致。此外“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梦后寄欧阳永叔》)等都是意新语工的写景佳句。但他为了矫正宋初诗坛靡丽之习,诗中不免流于质朴古硬,缺少文采,有过分议论化、散文化的倾向。他对宋代诗风的转变影响很大,刘克庄称其为宋诗的开山祖师。今存《宛陵先生集》60卷,《拾遗》1卷,《附录》1卷,有《四部丛刊》本。
梅尧臣提出与西派针锋相对的主张。强调《诗经》、《离骚》的传统,摒弃浮艳空洞的诗风。在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提倡“平淡”的艺术境界,要求诗写景形象,意于言外。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梅欧”、“苏梅”。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称之为宋诗的“开山祖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