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朝 和尚 - 怀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唐朝 和尚 - 怀素
怀素(737-799年),俗姓钱,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 唐朝 僧人、书法家。精勤学书,以善 狂草 出名。唐朝人称他为醉僧。
737年,也就是唐玄宗开元25年,正是唐朝的鼎盛时期。生于太平盛世的怀素,11岁在零陵书堂寺出家为僧。
历史上多半的说法是因为家贫,也有一说是受了伯祖惠融禅师的影响。(惠融禅师在当地是一个有名的法师,也是远近闻名的书法家。)[1]
过了几年抄写经书、学习梵文、翻译佛经的出家人生活后,被狂放不羁的草书吸引住了,开始走上了一条与出家人回然不同的道路。
怀素在零陵书堂寺只呆了4年多,15岁的时候就返回家中,专心习字。“怀素书蕉”的故事,就是发生在他从寺院回家之后。他种下的大片芭蕉荫蔽房舍,所以怀素给自己的居所起名“绿天庵”。[2] 晚年在四川成都宝园寺度过,唐贞元十五年(799年),患风痹病,圆寂。
怀素练蕉
左
怀素练字非常勤奋,但他写的是草书,很费纸。在唐代,纸并非是人人买得起。
怀素种植了一大片芭蕉树,芭蕉长大后,叶子宽而大,长度可达3米,这成了他的书法练习纸。
然而万株芭蕉的生长速度赶不上怀素写字的速度,由于没日没夜的练字,大芭蕉叶被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怀素索性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在那些还在生长的叶子上练字。太阳晒、北风吹,不论寒暑,从未间断。[3]
清代的石涛、现代的徐悲鸿等多位画家,都创作过以“怀素书蕉”的绘画作品。
他们多数都把怀素描绘成一个颇有仙风道骨的老僧,气定神闲、超然物外地在芭蕉树叶上挥毫……
实际上,怀素为练字开始种芭蕉时,只有15岁。[4]
在“绿天庵”的习字生活持续到20岁,怀素的书法名气在湖南已尽人皆知,该是走出书斋、游历天下的时候了。 他先是游遍湖南,然后南下广州,继而北上岳州,拜会书届名流、文坛巨擘,给所有见过他写字的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很快地,与同时代的草书家张旭并称为“颠张狂素”。[5]
怀素草书歌
十杯五杯不解意,百杯已后始颠狂。 一颠一狂多意气,大叫一声起攘臂。 挥毫倏忽签完字,有时一字两字长丈二……
—(唐)任华《怀素上人草书歌》
在豪饮之后的醉酒状态,手执饱蘸浓墨的大笔,怀素一边啸叫著,一边上下腾挪、笔墨飞舞,宣纸、绢帛、墙壁、屏风,凡是笔能到达的地方,都落下了他特有的不拘形式、变化莫测的草书。
李白观赏过怀素写字状态后专门写了《草书歌行》: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恍恍 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如楚汉相攻战
对醉酒作书的情状,怀素自己解释:“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
而且,作为出家人的怀素也坦承“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所笑……”(怀素《食鱼帖》)
不理佛事,喝酒吃肉,到处表演颠狂草书。这样一个和尚,即使在开放的唐代,也是会“为常流所笑”。
正史《新唐书》中,没有怀素只字片语。有学者分析,这与《新唐书》的编撰者欧阳修对佛教的态度有关,更与欧阳修不齿于酒肉和尚“不从常法”、“变乱古法”的书法创新有关。
怀素出家时,佛教正受到当政者的推崇厚爱。寺院有自己的土地,也有自己的僧祗户,僧人靠收田租可以衣食无忧。
更重要的一点,在唐代,其实好比现在的公共活动空间,是当地的文化娱乐活动中心,每天人来人往,俨然红尘里最热闹的所在。 文人士大夫常常在寺院聚会,诗歌唱酬,书画交流,兼看各种文艺表演。因此,寺院也成了普通民众追星八卦的地方。而寺院的墙壁永远欢迎书画家们趁兴挥毫,留下人文胜景。
唐代宗大历三年,32岁的怀素在同样“性嗜酒”的礼部侍郎张谓的提携下,前往神都长安。
很快便因为他如骤雨旋风般独树一帜的草书和极具观赏性的书写状态而名声大振,成为长安城中名流争相交往的炙手可热的 人物。
达官贵人纷纷牵出骏马将怀素接至家中,奉上美食佳肴,就等这位南方来的僧人醉意之中提起笔,在新粉刷的墙壁、屏风上留下墨宝。
朝骑王公大人马,暮宿王公大人家
在长安居住了四、五年的怀素,“朝骑王公大人马,暮宿王公大人家”,风头无两。怀素的“朋友圈”里,当朝赫赫有名的人物又增加了许多,他们都为怀素和他的草书专门写诗文赞美,有统计说,称颂其书法的诗歌有37篇之多。
王羲之书法在初唐,受到唐太宗的追捧,时人更是趋之若鹜,怀素并不在意当代的艺术潮流。
他更多地在“一笔书”的领域探索,继承了张芝、崔爰、杜度以及王献之的书法传统。
如果说,怀素青少年时期的书法,凭借的是艺术直觉。那他三十岁以后的艺术探索,则是在艺术传统中求索。而中国书法的历史传统,就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笔法传承,笔法则是魏晋书法的“核心机密”。
唐大历十一年(777年)八月六日,创作《自叙帖》。帖中概括了他一生的主要事迹,在《自叙帖》中,怀素对给予自己艺术有所教益的几位重要人物都留下了篇幅。
唐贞元三年(787年),怀素与陆羽相识并相交。陆羽写下了《僧怀素传》,是研究怀素的第一手资料。
唐贞元十五(779年),怀素又回到了零陵,写《小草千字文》。
作品大全- 书法欣赏
‘大草千字文’
明成化六年(1470年),用笔圆劲有力,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之称。[6]
‘寄边衣诗’
怀素草书《裴说寄边衣诗》,31×52厘米,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针信手缝,惆怅无人试宽窄。时时举袖匀残泪,红笺漫有千行字。[7]
‘鲁公帖’
唐代怀素草书手卷《鲁公帖》(疑),纽约亚洲文化基金会藏。名称:鲁公帖材料:纸本手卷作者:唐.怀素收藏:纽约亚洲文化基金会内容:出自韩非子著作。著名《远水不救近火矣》典故。释文: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或宦于荆。犁鉏曰:徦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虽善泳,子必不生矣。
‘自叙帖’
懐素书,写于代宗大历十二年(777年),以草书写成。现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