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哥里门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哥里门桥
Coleman Bridge

也被称为“二马路桥”
图片来自medium
跨越    新加坡河

地点    市中心新加坡河规划区

类型    混凝土桥梁

哥里门桥(Coleman Bridge)

简介

又名二马路桥,是新加坡市中心的一座桥梁,跨新加坡河,连接北岸的禧街Hill Street, Singapore(水仙门二马路/吊桥头/皇家山脚)和南岸的新桥路New Bridge Road(大坡二马路),靠近克拉码头。哥里门桥位于新加坡的商业中心区,它为新加坡河上的第二个桥梁,目前的哥里门桥建造于1986年,为第四代。[1]

简介

哥里门桥(Coleman Bridge)也是一座颇有历史和故事的桥。

1842年这里出现了一座不同于以往的砖桥,习惯于行走在木桥上的人们奔走相告新桥的诞生。久而久之,这座以建筑师George Coleman的大名命名的桥梁的南段一带,开始被称为“新桥路”。 1886年,砖桥被更先进的铁桥取代。

1990年,又重建成现在的样子。桥上的灯柱、栏杆却依稀故人模样,还是百年前铁桥上的原装。再配上桥边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新闻艺术部大楼,闷骚着美![2]

名称由来

哥里门桥是新加坡河上的第二座桥梁。1840年[3],修建了砖砌的哥里门桥。该桥有9个拱,得名于其设计者,新加坡的第一位建筑师爱尔兰哥里门George Drumgoole Coleman。它又名新桥,因此桥南侧的道路名为新桥路[3]

1865年改为木桥。1886年再改为铁桥。一个世纪后,于1986年拆除了铁桥,改建为目前的混凝土桥梁,但是保留了铁桥的一些特征。

参考文献

  1. 哥里门桥,enjoyholiday
  2. 历史的刻度—记新加坡河上的桥,medium,2007-4-27
  3. 3.0 3.1 G. Chandradas, Tien Chung Ping (21 August 2008). "Bridging the gap", The Straits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