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咖喱香肠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咖喱香肠博物馆是2009年8月15日开馆,展出面积近1000平方米,耗资近500万欧元的博物馆[1],它以图像、声音和文字等多种载体叙述了从咖喱香肠发明和发展到今天被德国民众所喜欢的历史。参观者在参观同时还能够品尝到最正宗的柏林咖喱香肠。

中文名称:咖喱香肠博物馆

外文名称:Deutsches Currywurst Museum

类 别:文化类

地 点:柏林

开放时间:2009年8月15日

目 的:纪念德国美食“咖喱香肠”而建

展出面积:1000平方米

概况

“咖喱香肠博物馆”为了纪念和叙述德国著名的美食“咖喱香肠”而建的一座博物馆,2009年8月15日开馆,展出面积近1000平方米,耗资近500万欧元。

发展历史

咖喱香肠的诞生地就在柏林。1949年9月,一个名叫霍伊维尔的女士在她的香肠摊等待顾客时,偶然发明了这种后来风靡全德国的香肠。1959年,她还为咖喱香肠申请了专利。咖喱香肠的做法是由切碎的香肠加上番茄酱和许多咖喱粉以及其它香料制成。

现在,咖喱香肠在德国是一种上自政府高官下至普通百姓都十分喜欢的食品。根据博物馆公布的资料数据,德国每年会消耗约8亿根咖喱香肠。而仅在柏林,咖喱香肠的年销量就达到7000万根。

获奖

博物馆方日前发布公报说,“咖喱香肠”博物馆本月10日先获得纽约的“银铅笔大奖”,15日又获得德国的“室内交流奖”,这两项奖均为国际创意行业的重要奖项。

贴士

在这个独特的博物馆里,你不仅能通过很多新技术了解香肠的制作过程,还能从气味筒里感受不同种类的香肠味道。参观者还能了解这种快餐食品从发明到成为当地人最喜爱食品之一的发展历史。看来这个博物馆将成为日后德国之行的一站了。

包装

素有广告创意界奥斯卡之称的美国纽约“万秀”设计大奖一直将创意作为一切作品获奖的首要依据,ADC大奖更是德国本土创意界角逐最为激烈的奖项之一。据ADC大奖评审组成员透露,有6700余份创意作品参赛。而一个以特色小吃为主题的博物馆竟然在强手云集的国内外创意大赛中脱颖而出,究竟是什么吸引和征服了评委呢?

将“咖喱香肠”作为切入点和观察角度,用创意和现代化的设计及展览理念加以包装,把人们熟悉的小事物变“俗”为“雅”,这或许正是其取得成功的秘密所在。然而,“咖喱香肠”在刚刚开张时却并不被看好,很多媒体用讽刺的语气评论到:“11欧元的天价门票足以将‘咖喱香肠’的粉丝们堵在门口,因为用同样的价钱还不如吃上4个‘咖喱香肠’来得实在。”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努力,博物馆还是用自己的魅力和实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一位曾经去过“咖喱香肠”的德国朋友对这家博物馆颇有好感,“11欧元的价格虽高,但从博物馆走出来时,你会感觉到这钱绝对没有打水漂。虽然展示的是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但在设计师独特的创意引领下,‘咖喱香肠’的故事变得更加吸引人了。”

一份小小的快餐在德国设计师的巧思之下已成为了全球顶尖的创意作品,加之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口耳相传,“咖喱香肠”博物馆在美国和德国本土的评比中可谓出尽了风头。这种挑战人们熟悉的主题,以现代化创意手段包装的运营模式,相信会对其他国家的博物馆有所借鉴。

饮食文化

众所周知,德国人对香肠情有独钟,五花八门的烹饪方法和香肠种类常常让外国人叹为观止。而关于“咖喱香肠”的诞生,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1949年的一个阴雨天,小吃店老板娘霍伊维尔闲来无聊,便顺手把香肠切成小块,浇上番茄酱、咖喱、辣椒等调味汁,没想到这种集香、辣、酸、甜、咸五味于一身的快餐立刻受到欢迎,成为小吃店的招牌产品。如今,在柏林西城区的一个纪念匾牌上,还记录着这位老板娘的创举。

问世至今,其貌不扬的“咖喱香肠”已经深深地融入德国的饮食文化和民众生活,甚至是社会历史之中,成为德国人最为熟悉和最为喜爱的食物。许多德国名人,包括前总理施罗德在内,都是“咖喱香肠”的狂热粉丝,柏林人和汉堡人甚至还因为“咖喱香肠”的“版权归属”问题几十年争论不休。为此,汉堡人还特别拍摄电影、出版书籍,强调“咖喱香肠”与汉堡的渊源。

柏林的“咖喱香肠”博物馆也正是利用了这份“群众基础”。“在这个博物馆中,人们的一切感官都将被唤醒。”一位游客在参观后这样描述到:“凡是进到这间博物馆的人,无不因丰富多彩的展示内容而感到惊讶。”除此之外,博物馆还开发了属于自己的周边产品——被制作成盛“咖喱香肠”用的一次性纸盒形状的陶瓷餐具和以“咖喱香肠”为原型设计的可爱毛绒玩具在游客中都有很高的人气。

视频

咖喱香肠风靡德国 甚至为其开设博物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