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周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周闲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本名;周闲

别名;范湖居士

字;存伯、小园

号;范湖居士

所处时代;清代

出生地;浙江秀水(今嘉兴)

出生日期;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逝世日期;光绪元年(1875年)

主要作品;《范湖草堂遗稿》,

《任处士传》,《范湖草堂词》三卷

主要成就;晚清重要词人与早期海上画派名家

周闲(1820年-1875年),字存伯, 一字小园, 号范湖居士,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晚清著名词人篆刻家海上画派名家[1]

严迪昌清词史》称周闲足与鸦片战争时期诗史型诗人贝青乔并驾齐驱。咸丰三年,佐戎幕剿灭嘉定小刀会,以功赐六品官。同治三年,官新阳令、候补知州同知。同治五年,因事与大吏龃龉,遭革职,隐居吴市,假笔墨以自娱。晚年寓居上海。

善画花卉蔬果,远师陈淳、恽寿平、李鳝,近参任熊,笔致雄浑秀腴。《嘉兴府志》称:"其画浓部密致,似宋人"。与任熊姚燮胡公寿为艺文挚友,同蒋春霖任薰任颐吴大徵吴昌硕张之万等交游密切。善篆刻,富金石派学养。喜用行楷,气韵朴厚。作品有《任处士传》、《范湖草堂词》等。见《海上墨林》、《广印人传》、《清画家诗史》、《金石家书画集》、吴大澄愙斋日记》、人民文学出版社《近代词史》。[2]

周闲年谱

周闲,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生。父周万清,嘉庆时任澎湖守备。母许氏,会诗。祖父周邦宪,任都尉。

道光年间,父

早逝,家道败落,遂弃科举,少年从戎,于军中颇负才名,结识先辈将领与画家汤贻汾、抗英英雄葛云飞郑国鸿,其间赋词《大酺·陪葛云飞、王锡鹏、郑国鸿三帅夜饯定海城楼》等。其阅历和才略,使周闲后来成为海上画家中深受敬重的先贤人物。

金猷琛 为周闲撰《传》称:"顾念遭际终穷,遂弃举子业,益肆力于古文诗词。书法遒劲,兼及丹青,所作花鸟皆超逸有致,仿佛白阳(陈淳),人得尺幅咸珍如拱璧";"大府罗之幕下,时英夷寇边,磨盾草檄,皆出先生手,一时推为不凡器"。

杜文澜憩园词话》云:"周存伯大令闲,与余同里闬。少负才艺,载笔遨游,后从其族叔镇军督艇,师驻金焦间,以战功历保知县,留江苏,曾任金山县。罣误后,侨居吴郡,以笔墨自娱。绘事极工,能为大幅,运以奇气,魄力雄浑,人争宝之。"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周闲作《钱江龙见图记》,并嘱任熊绘《钱江龙见图》,记二人于八月十三日钱塘观潮,感喟水潦之灾,难民成群。是年,任熊二十六,周闲二十八岁。据《任处士传》:任熊"始交周闲与钱塘,留范湖草堂三年,终日临抚古人佳画。略不胜,辄在易一缣,必胜乃已。夜亦秉烛未尝辍,故画日益精"。

道光季年(1850年),游楚北,后寓吴门。(金猷琛《传》

咸丰元年(1851年),苏州胥江之上万年桥失修,周闲号召集资重修,以便商旅。半年而成,作《代重修万年桥记》。(《范湖草堂遗稿》卷一)时,太平天国战乱爆发。丁文蔚《列仙酒牌》跋曰:"渭长(任熊)之在吴也,闻粤西变,日与周子存伯论兵,有请缨志。"

咸丰二年(1852年),蒲华学画于同乡及前辈周闲,周闲之为人对蒲华深有影响。

咸丰三年(1853年),周闲出奇策,并率二百轻骑,会同吴县知县所率官兵,以少胜多,剿灭嘉定小刀会周立春军,以军功得六品官,赏蓝翎。旋保知县,分发江苏以直隶州升用,加同知衔。(金猷琛《传》)

咸丰五年,周闲随京口(今镇江)水师总帅周士法拒太平军。《任处士传》记:"周闲从楼船诸军扼京口,驰书相招(任熊)。岁乙卯夏,偕陈埙重游焦山,总帅周公士法,副帅雷公以缄,咸器重之,待以上客。为周闲作《范湖草堂长卷》二丈,称杰构。" 《范湖草堂图》绢本山水手卷巨制,纵35.8厘米,长705.4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同年乙卯,周闲与著名词人蒋春霖相晤。蒋春霖作《换巢鸾凤》词小引云:"嘉禾周存伯,工填词,移居杭州横河桥,未几避兵过江,为述旧事,时复凄绝。"

后,蒋春霖另作《西溪子·为周存伯赋"壑轩"》词一阕(蒋春霖《水云楼词》)。

咸丰六年(1856年),任熊回乡,"杜门者一载"。

咸丰七年(1857年)闰四月,任熊始有疾,不出户者五阅月。九月,周闲来,始偕出,寻故人,揽名胜,兴致顿佳(《任处士传》)。

同年十月,任熊病重卒于家,年仅三十五岁。周闲为之作《任处士传》。

周、任二人挚交,以书画始,又以诗画得以传世。现存任熊绘画中常见周闲题词或题跋。周闲为任熊十万图册》题长跋(2007年第07期《收藏》)

咸丰八年(1858年),周闲居苏州,与吴大徵倪耘黄鞠包栋陶淇结画社于虎丘白公祠。陶淇黄鞠倪耘陈埙秦炳文合作《范湖草堂图卷》赠周闲(《海上墨林》)。

同年九月,为咸丰进士、诗人薛时雨题赠诗。

咸丰十年(1860年)六月,太平军攻克苏州。周闲避难于沪上。

咸丰十一年(1861年) 正月,吴大徵至沪上,"为周存伯刻名印一方",又"为周存伯刻表字印,仿汉"。(吴大徵《愙斋日记》)。

同年,胡公寿为周闲题《范湖草堂图卷》。吴大澄作《范湖草堂图轴》,上海文物商店藏。

同年,海上画社"苹花社"由诗社改名,邀集社员二十四人,有顾春福、周闲、钱慧安、包子梁、王秋言、陶锥庵、朱梦泉、朱仁峰、秦炳文、吴大澄等。(《海上墨林》卷三)

同治二年(1863年)十二月,戈登与李鸿章收复苏州。

同治三年(1864年),周闲出任新阳令、候补直隶州知州同知,年四十五岁。

同治五年(1866年),因事与大吏龃龉,以"貌似有才,居心贪诈"为由革职,勒令回籍。 贫不能归,隐于吴市。无力买书,尝寄函好友应宝时借阅书籍。

《嘉兴府志·文苑》载:"罢官后,卖画为活,不干要人。其画浓部密致,似宋人。工摹印。壮岁留心掌故,府、厅、州、县志,搜藏几遍。咨询遗献,争造其门。垂老无聊,托诗见志。"

同年,任薰吴昌硕画像,周闲填浣溪沙词一首。

同治六年(1867年),任颐为周闲绘《范湖居士四十八岁小像》,周闲作《同治丁卯年四十八岁小像自赞》。现存浙江省博物馆 。

同治七年(1868年)七月,任颐为周闲作《花卉图册》十二开,藏于常熟市文管会。

同年,吴大徵成进士,周闲为吴氏所藏金俊明《梅花册》作图记之。(《吴湖帆文稿》

同年秋,周闲与胡远虚谷杨伯润齐学裘、日人清水赤城、池田青波及歌姬秀卿十二人聚社赏菊。杨伯润作《仁寿堂雅集歌》,称周闲"公谨中年颇好道,敝屣一官去亦好。" 以周瑜喻周闲,美誉周闲之才略。(《南湖草堂诗集》)

同年,周闲故友蒋春霖投江自尽,年仅五十一岁。

同治八年四月,范湖居士周闲,退楼主人吴云重刻板桥润例于沪上。此后范湖、退楼书画润笔,皆准板桥所定,即以此贴仿单,不复增减。(俞樾《春在堂随笔》)

后,周闲自沪返苏州,健康不佳,画作中尝言:"久不作院画,手僵目昏";"偶戏为之,喜犹有宋元人气息"。其间与江苏巡抚张之万交游密切。词人杜文澜《憩园词话·周存伯大令词》记:"余与大令交廿馀年。后其侨寓,为张子青尚书拙政园西邻,觞咏时必招之。时遘足疾,坐竹椅,舁至厅事,谈燕相欢,未一年即仙去。"

同治十三年(1874年),周闲作《岁寒图》。

光绪纪年(1875年),周闲谢世,年仅五十六岁。

周闲善篆刻,喜用行楷,兼金石学养,圆转古朴,气韵浑厚。

通音律,擅吹笛,曾得铁笛一支,请婺源篆刻高手戴行之刻"龙肠"二篆字,临风吹之,清越悠扬。又制一铁箫相配。

周闲早年弃科举,丹青自娱,托诗见志。逢世遭兵乱,屡游两湖之间,常年奔走于戎幕,意在乱世建功,以光祖业。终以平叛立功而致仕,旋又罢官,鬻画为生,专职绘画不过十年,传世画作数量不多。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六月,吴昌硕题周闲遗作《百花图卷》,上海博物馆藏。

民国1925年,周闲去世半个世纪后,吴昌硕为周闲遗作《花卉手卷》题引首《香风有邻》。

任熊《范湖草堂图》长卷

咸丰五年任熊为周闲所绘青绿山水巨制。有周闲题《范湖草堂记》。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吴大澄《范湖草堂图》轴

咸丰十一年,吴大澄为周闲作《范湖草堂图轴》。

是年,吴大澄二十八,周闲四十一岁。

原藏于上海文物商店。

孙悦祖小园填词图

孙悦祖,号笑庵,浙江绍兴人。工书画,有《味庄室诗稿》。此为孙氏为周闲所画。

周闲之子

周祖揆,字同倩,号范湖旧主。生于同治七年(1868),周闲辞世时,年仅八岁。周同倩也善诗词,马锡蕃《范湖草堂遗稿序》称:"绘写情愫,叉手立成。"

光绪十九年(1893年),周闲辞世已十有九载。其子周祖揆校订文字,由吴县人吴趋、马锡蕃刻印《范湖草堂遗稿》并题写书名刊行。

孙雄著《诗史阁诗话》:近代书画家与鉴藏家,豫园书画善会创始人之一,会长高邕于壬子秋间(1912)创设希社于上海,欲于孔教寝衰、国学垂废之秋为张皇补救之计。《诗话》称:"《壬子秋感》一题,系希社第二集社课,佳章林立,而以高太痴及嘉禾周同倩祖揆二君所作四律为最";

周同倩云:

"「露气横江黯夕烟,雁声清唳寥天。记传烽火惊三楚,容易秋风感一年。

铁瓮寒涛腾日夜,石城衰柳忆缠绵。闻漫下忧时涕,且和渊明菊篇。」

「一弹指顷岁星周,犹有风云扰九州。太息杜陵空念国,非关宋玉善悲秋。

虫沙世外新逃劫,鹿豕山中喜共游。抱取遗经谈正学,狂鸣未肯逐时流。」

「佳花如霰积岩阿,明月墙阴冷薜萝。风自多情喧铁马,客来何地泣铜驼。

论功竞诩移山力,颂德虚听《击壤歌》。挂墅青萍莫轻啸,恩牛怨李已消磨。」

「落叶声中静掩关,闲窗吟瘦夕阳殷。天涯旧雨萦心曲,镜里新霜点鬓班。

好梦因风随处堕,清愁酌酒苦难删。摩挲枯树怜生趣。凄绝江南庾子山。」

高、周两家诗均感喟苍茫,足当诗史。周君第三、四首尤有事外远致,盖少陵秋兴之遗也。"

周祖揆善书法,承袭周闲范湖之号,署"范湖旧主"。题款"秀水周祖揆"。

吴昌硕为周祖揆所刻之印现存于世者有二方:

一方曰:同倩;

一方曰:周祖揆印;侧面刻:戊戌十月为同倩刻 吴俊卿。是年为1898年,周祖揆三十岁。

诗人画家

周闲出身武官世家,胸怀韬略。历经战乱,奔波于山川军旅之间,所作诗文兵书,大部散失。

周闲《自记》:"吴中庚申之变,孑身脱难,凡所撰著,《兵原》十六卷,《日食表》二卷,读书杂识八卷,诗六卷,词八卷,古文骈体四卷,皆陷于贼。生平穷思毕虑,一朝俱尽,良用浩叹。十月既望,寇烽复逼吾乡,举室东迁。于败簏中得十年前旧词三百首,盖最初写本,犹未删定者也。词固不工,要于古今各家之外,别具一种面目,不忍弃捐重写一过,厘为三卷,以待改削"。此为《范湖草堂词》三卷本。传世作品另有《今水经注》。

《范湖草堂遗稿》收有《任处士传》,《钱江龙见图记》,《克嘉定县纪事》等散文作品,叙事状物, 跌宕沉健,具有深厚的儒家思想和文学修养。

《遗稿》收有周闲道光咸丰时期的词作三百阕,涉及周闲所交游之诸多文人画家与军人,包括任熊、汤贻汾、姚燮、葛云飞、郑国鸿、应宝时、任颐、吴大徵、蒋敦复、秦光第等。中有为汤贻汾所赋词《黄鹂绕碧树·汤都督贻汾师子窟》、《寿楼春·张司马煦招同汤都督贻汾晏陶谷》,为抗英英雄葛云飞、郑国鸿所赋词《画锦堂·衢州夜雨郑镇帅国鸿节署曲晏》和《大酺·陪葛云飞、王锡鹏、郑国鸿三帅夜饯定海城楼》等。

诗词上,周闲追求"于古今各家之外,别具一种面目"。用典新颖,语言奇崛,境界浑厚。著名词人蒋敦复作《志》云:"存伯词,前岁在吴门既已得读。时吴中好事者闻余至,咸以词相质。尝语人曰,阅他人词,用目力十三四足矣,至范湖词,光透楮背,复往来墨面数过,才识庐山真际。" (《蒋志二则》)

已故著名学者严迪昌清词史》和人民文学出版社《近代词史》对周闲词作予以高度评价。严迪昌评道:"如果说鸦片战争中出了个诗史型的诗人贝青乔,那么,在词坛上站出来的这个周闲是足可与之并驾齐驱的。"

周闲擅画花卉蔬果,笔致儒雅秀挺,雄浑丰腴,对海上金石派文人画风广有影响,与任熊、赵之谦等同为海上画派先驱。

吴昌硕素敬重周闲。画作中不时可见"仿范湖法"、"画毕,自视略似范湖"的题识,称"范湖用笔,专尚神韵"。

1898年,吴昌硕为周闲遗作《百花图卷》题跋,上海博物馆藏。

1925年,吴昌硕为周闲遗作绢本花卉手卷做引首《香风有邻》,时周闲已去世半个世纪。

1999年版《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海上名家绘画》卷收录故宫所藏张熊、王礼、周闲、任熊、虚谷、胡远、赵之谦、蒲华、钱慧安、任颐、吴昌硕、胡锡珪、王震等二十四位海上名家精品。

周闲绘《素花墨叶》设色金笺扇面,录入上海科技出版社版《中国扇面珍赏》。

国家博物馆藏有周闲扇面《村居秋爽图》;

同治九年 (1870) 作《霜天清艳图》扇面,录入《名家藏扇集》;

同治十一年 (1872) 作《花鸟屏》,录入西泠印社《名人翎毛草虫集》;

同治十三年(1874)作《岁寒图》,录入《金石家书画集》;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有其《果蔬图》扇面。

印章与款识

周闲善篆刻,常用印鉴有:周闲、周闲之印、臣周闲印、周闲私印、周公后裔、周闲翰墨、周闲长乐、周闲长生安乐、周闲金石同寿、庚辰周闲、周存伯存伯存翁范湖范湖居士、范湖余事、范湖居士余事、范湖居士周闲之印、退娱堂、大德不逾等。

周闲署款"周"字大于"闲"字,"周"字中土字一竖贯穿双横。一生喜用行楷,似宗赵孟頫,兼秉刘墉等金石派学养,气韵浑朴。

周闲画作选

以花卉蔬果为主,部分作品深受西画影响。偶画山水与仕女。

任处士传

《任处士传》

《范湖草堂遗稿》卷一

任熊,字渭长,越之萧山人。善画,冠大江南北;亦能吟诗填词,诸子百家咸皆涉猎。性耿介,好奇有节,概不可一世,故生平交友落落可数,而其为人亦莫著于郊游间。

道光岁戊申,始交周闲于钱塘,留范湖草堂三年,终日临古人佳画,略不胜,辄再易一缣,必胜乃已。夜亦秉烛,未尝辍,故画日益精。周闲喜客,客多诵任熊名,故名日益盛。

岁庚戌,周闲为楚游,偕往吴中,交陈埙、黄鞠、杨韫华。复与陈埙送别至京口,遍游金焦北固三山。还,留吴,交佘镛、孙聃。再偕陈埙游明州。先,在范湖草堂遇姚燮,爱其才,至是即主姚燮。归而交里中曹峋,于时,里中人始重其所为画,杜门者一年。

咸丰纪元辛亥冬,周闲自楚还,因重至范湖草堂。明年,约游吴,一至沪渎,有大腹贾欲以千金交欢,不乐其请,拒之而去。居华阳道院,与佘镛、黄鞠、杨韫华、韦光黻 <fu>、孙聃、齐学裘结书画之社。六月,周闲后至,游灵岩虎阜,凡名山川莫不有两人踪迹。吴之人辇金币丐笔墨者,踵相接也。岁尽,始归。介休有刘文起者,名公之孙,有依相才,下笔万言立就,性孤傲不可近,独奇周闲,千里贻书缔交。后,刘文起死,其孤女留吴中,黄鞠为任熊聘之。周闲喜曰:故人有佳婿矣。岁癸丑二月,任熊来吴娶妇,归萧山,复杜门。

时,粤逆南陷润州,北据瓜步,周闲从楼船诸军扼京口,驰书一相招。岁乙卯夏,偕陈埙重游焦山,总帅周公士法,副帅雷公以缄,咸器重之,待以上客。为周闲作《范湖草堂长卷》二丈,称杰构。九月杪,还吴,再与黄鞠、佘镛、孙聃诸人游,十二月归,又杜门者一载。岁丁巳闰月始有疾。八月,周闲过萧山,约游天台不果偕。九月,周闲自天台还,任熊留之宿,谈晏浃旬。谓湘云寺后岩石壁立,作种种云头皴,为天下第一奇胜,不可不游。时其疾未疗,辞俟后约,任熊不可,力疾掉扁舟,载酒泛湘湖。步至寺后,酌鹦鹉杯,相赏甚乐。晚过曹氏茸仓堂饮。任熊自有疾,不出户者五阅月。周闲来,始偕出,寻故人,揽名胜,兴致顿佳。周闲既西,乃复伏枕。十月,疾大作,初七日卒于家,年三十五岁。

任熊,画初宗陈洪绶,后出入宋元诸大家,兼蹑两唐。变化神妙,不名一法,古人所能无不能亦无不工。其布局运笔,惨淡经营,不期与古人合而间有古人所不能到。设色精彩,复能胜于古人。当其一稿甫脱,零缣片楮,识与不识,悉皆珍若拱璧;且有窥其残墨剩本奉为规模者,猗舆盛哉!画之圣矣!

其已镌版,流传有《列仙剑侠》,越中名贤诸像。家綦<qi>贫,作画得金以养母蓄妻子,然自矜贵。遇知己,竭百日力不少倦;非其人,虽一笔不苟为也。诗写性灵,词有逸趣,然尝语人曰:浙东有姚燮,浙西有周闲,文章尽于二人矣,吾复何为乎?故自题画之外不多作。

生有济胜之具,游佳山水,必造其险奥,一树一石有奇致,亦必流连其间,曰:此天生画本也!

人短小精悍,眉目间有英气。少失父,事母能孝,视弟妹能友爱。与人交,坦白和易,能久而益敬。唯不能见生客。客而衣冠者,犹无寒暄言,若龌蹉之辈,益默然终日。杨韫华、韦光黻者,皆一时名下士,及其死也,先后倾资助其丧,未尝少惜。

能驰马,能关弓霹雳射,能为掼跤诸戏;能刻画金石,能断桐为琴,铸铁成箫笛,皆分寸合度;能自制琴曲,春秋佳日,以之为娱悦;能饮酒,不多亦不醉;颇嗜茶,有卢仝之癖,然以味酽为美,不暇辨精粗也。卒之日,吴越之民皆叹惜不已。有丈夫子二,曰立城,立墀<chi>。

周闲词作选

摘自《范湖草堂遗稿》

西江月

鼠峡偏师先溃,龙韬奇计徒工。浔阳九派水无穷,此憾江流俱涌。

往事人传图画,当年谁识英雄。烽烟回首夕曛中,山色匡庐如梦。

沪居感兴

煮酒谁论常世雄,闭门只合种秋菘。安危身不关天下,忧乐心常累病中。

征袂尘多犹作客,朝簪发短渐成翁。旧来飞动都消灭,得失相看牛马风。

江流击楫少人过,两戒山河尽盗戈。筹国总看奇计左,著书终恐罪言多。

一官鸡肋依长柄,万事牛毛付太阿。怪到酒酣犹耳热,即今横槊尚能歌。

月华清·军中对月

毡幕天晴,牙旗风静,枕江营垒初暮。潮满春濠,帐底轻寒如冱。

朗魄映万里霏烟;皓彩散一身零露。延伫,悄不闻夜鹊,更无芳树。

独对娟娟三五,料燕子,琼阁海棠朱户,网遍帘尘冷落,玲珑光素!

认旧时,凉槛圆晖。照此夕,戌楼人语,凄楚。看玉绳转影,银河催曙。

大酺·陪葛云飞、王锡鹏、郑国鸿三帅夜饯定海城楼

正岛烟青,边烽紫,联骑笼灯城脊。层楼凭望回,看洪涛无际,远天如拭。

翠槛萦晴,珠帘卷夜,星斗窥檐堪摘。开筵倾樽酒,对龙渊试剑,豹肢横戟。

况猿臂当歌,虎头能舞,壮哉今夕!

豪情还岸帻,把杯起,酣挹沧溟碧。回首望,银盘飞上,冷照霜袍。

愿良宵,尽须浮白,画角呜呜听。思料理,钓船渔笛,辨归路,松陵驿。

者番高会,应隔蓬莱云色。别情黯凝海国。

满江红·渡钱塘江

一派长江喷千尺,银涛蔽空,看终古狂潮。马白缰,弩犀红,声撼寒塘疑鼓角,光摇晴雾戏鱼龙。

向舵楼吹笛,过西陵,乘晚风。

龛与赭,沧海东。吴与越,夕阳中。对百忧搔鬓,八月飞鸿。断岸征帆昏似豆,孤城秋树细于蓬。

听怅怅商女,响琵琶,移短篷。

金菊对芙蓉·菊花冬月尚盛

园树凋红,庭莎减绿。 频惊冬序凝寒,渐千郊霜满,三径秋乾,开廉还见盈枝菊,怪移时,犹绽斑斓。

朔风凄紧,不应冒冷,误我凭栏。

当日采采篱边,记登高人健,簪帽花妍,自茱筵酒罢,芳景情迁。

谁知老圃,金英艳傲严威,晚节香偏孤怀。正与玉梅,院落留,傍残年。

小重山

池上修廊竹影矬,弓弓闻屐响,有人过。榴花泼火缀庭柯,蝉窗小,红掩夕阳多。

芳簟展湘波,短屏遮,一架藕丝罗。笔床砚匣细摩。闲携扇,题字换笼鹅。

巫山一段云

何必千年枣,无须五色瓜,行厨美馔几人夸,紫洞嚼流霞。

女手长于爪,童颜艳似花,近来我也羡仙家,脉脉思胡麻。

卜算子

犬吠夜三更,婉转留难住。既是来时便欲归,何苦空来去。

去似浙江潮,来似东风絮。来自无期去有期,目断门前路。

摘自杜文澜《憩园词话》

周存伯大令闲,与余同里闬,少负才艺,载笔遨游。后从其族叔镇军督艇师驻金焦,闻以战功,历保知县,留江苏,曾任金山县,罣误后,侨居吴郡,以笔墨自娱。绘事极工,能为大幅,运以奇气,魄力雄浑,人争宝之。旧居秀水南门内范蠡湖畔,因绘范湖草堂图长卷,自号范湖居士,谱石湖仙调题之。

余与大令交廿馀年,后其侨寓,为张子青尚书拙政园西邻,觞咏时必招之。时遘足疾,坐竹椅,舁至厅事,谈燕相欢,未一年即仙去。其子甫十龄,颇慧,度草堂卷能保守之。所作诗词,随手散失,喜填小铳,亦不可多得。今钞八阕。

生查子

愁似隔江潮,梦似漫天絮。絮尽梦醒时,愁不随潮去。

镜背绿鬟松,人翦红灯语。画阁碧桃花,深掩黄昏雨。

醉花阴

饼子桃花春一树。花里红帘暮。帘卷小楼高,不见相思,见了浑无语。

浓寒十日多风雨。苦劝楼头住。昨夜倚圆檠,亲砑银笺,替写销魂句。

浪淘沙

酒醒碧天遥。人倚琼箫。晶帘不卷画楼高。一夜春寒风又雨,落尽绯桃。

好梦送兰草。催上红潮。销魂愁过谢娘桥。桥畔垂杨三十树,树树长条。

虞美人

弓弓月子绳绳雁。楼上寻常见。画檐人倚小楼窗。何意今宵,风露更凄凉。

鸳鸯蜀锦和愁共。付与孤衾梦。不须窗扇闭周遭。好逐江潮,流到秦娘桥。

蝶恋花

花气溟愁几许。愁做浓阴,泪做廉纤雨。阴雨寻常朝复暮。弯环绿尽天涯树。

叶叶征帆江上路。帆背春潮,潮背孤城去。城背高楼当远浦。楼头人背东风语。

远朝归·风雨渡曹娥江

重上轻航,正渡头、昏烟欲晚。一江冷雨,风急去,帆零乱。

津楼隐隐坐堠吏,鸥边人短。过沙岸。恰遥汀雁浴,残树鸠唤。

凭问遗事当年。念孝女祠寒,才人碑断。难停屐齿,空趁望中秋眼。

芦花向暝,被吹和、湿云几片。青山畔。慢回首、暮潮天远。

龙山会·九日越州军中登卧龙山

不尽登临兴。从骑西风,簇上群峰顶。四山青欲暝。俯危阁,斜日半阑重凭。

百摺望回城,也一样、凡枫霜冷。甚时添,征笳暮响,战旗秋影。

当年幕府风流,闻道中原,作赋都英俊。清游空自省。按尘帽、我已萧条霜鬓。

莫放酒杯宽,金铃艳、黄花初盛。但东篱、今番又负,故园三径。

为周闲赋词

摘自蒋春霖《水云楼烬余稿》

西溪子壑轩为周存伯赋

天外晴空孤卧,瘦石撑空疑堕,鹤飞来、幽壑底。云欲起。

人坐群峰青里。听泉流。一窗秋。

换巢鸾凤

小引:嘉禾周存伯,工填词,移居杭州横河桥,未几避兵过江,为述旧事,时复凄绝。

末署:存伯老弟大词坛拍正

帆挂新蒲、背家山未远、又认吾庐。

琴尊双鹤管、风月一船租。南湖抛却换西湖。

廿年往来、天涯酒徒。鸥邻好、任占得、画桥闲住。

迟暮。成倦旅。孤棹冷烟、客燕栖何处。

柳影低门、杏梢深巷、花落可怜焦土。

无奈啼鹃、尚声声、隔江催唤人归去。

南屏钟、乱乡愁、满地秋雨。

周闲文选

《范湖草堂遗稿》卷一

《克嘉定县纪事》

咸丰三年(1853年)秋八月二十日,王师克嘉定县,擒贼渠周立春。越日,克宝山县,又越日,克青浦县。于是,川沙、南汇诸厅县次第皆克。天子下诏议首功。知州衔知吴县事丁国恩、社坛营守备葛同华皆赐孔雀翎;而六品衔周闲亦帅兵从,得与赐蓝翎焉。

周立春者,青浦县里长也,以豪滑横于乡,乡之桀黠者皆依之,官弗能问。是年正月,粤西红巾贼下九江,破安庆,陷江宁,分踞镇江扬州,将北伺淮徐,南窥吴越,势甚张。官兵十余万,击之不得克。吴中岌岌,人窜徙,讹言四兴,一日恒数惊。秋七月,周立春乘势,遂谋揭竿起。八月初三日,据嘉定县城叛,刻将军印,裹红巾,署官职,数日间,连陷青浦等五城,东尽于海,西犯太仓,将长驱苏常,以应镇江之贼,四方喜乱者皆响从。江浙俱震动,不知所措手足,势大扰。

先是,周闲在吴,尝与丁国恩同练义兵数百人,成一军,称可用于时。丁国恩慨然请部署其众以行,将先遏其冲,葛同华率其标兵八十人副焉。十二日,贼大队入太仓州,劫仓库,释狱囚,将闭城守。适丁国恩督兵至,辄夺门入,歼贼数百,复其城。十四日,余贼复至,战于郊,又歼贼百余人。周闲曰:"贼初起,连日陷六城,皆不烦一战,此其势,何如者!顾不知直取苏州以据腹心,乃先下偏邑,自分其势,此败道也。且贼皆乌合不知兵,所以敢猝起者,以王师久敝于粤贼,知必无人与之一战也。太仓距嘉定数十里,朝发夕可至。今贼两败于我,锋逆锐已挫,其众必惧,我师虽仅六百,其气已十倍于贼。且贼犹未知我军虚实,诚以此时倍道进兵,则嘉定必克。嘉定克,余邑当望风下,贼可不战平矣。兵法,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是也。使少淹留,则贼之守御皆俱,器械毕完,嘉定城小而坚,撄之可守,六城之众合而攻我,能再胜乎?"

丁国恩曰:"善计!" 遂决。十八日,经历田畴,率别部由六渡桥趋北门。周闲弛轻骑二百,由葛隆趋西门;丁国恩督大队继之。未刻,会师于外冈,天疾雷甚。少霁,进军彩仙庙。贼连两营,拒甚固,我师一鼓夺之。十九日,进攻四门,一日不能克。夜,贼勒众千人,开门突出。我师纵击之,贼不胜,乃还。

二十日,复将攻城,周闲曰:"夫城之不克,非不可克也,我不知克之耳。城中贼三千,可战者不及半。我师战则必胜,攻则不能取,何也?且今不克,贼之援者将至,我其危矣。夫攻城之道,攻人者上,攻城者下;攻虚者上,攻实者下。" 丁国恩曰:"善。" 乃下令大队围其西南,遣精锐径薄其东北,遂乘虚而梯,后队踵之,将夹攻其西南。周立春仓促巷战,擒之。歼其党千六百人,城始克,而五城之援者,中道闻之,皆遁入上海县。

(全文结束)

注:咸丰二年(1852年),青浦知县余龙光追缴已豁免的钱粮,周立春发动抗粮运动,组织塘湾、黄渡等二十余村农民武装自卫,击退青浦知县李初祁、苏州知府钟殿选的进攻。咸丰三年,与嘉定南翔镇农民秘密社会"罗汉党"联合,并取得上海"小刀会"协助,于公历1853年9月5日在嘉定起义,占据县城。周立春以"义兴公司"名义,发布文告,豁免钱粮,镇压恶官蠹役和豪绅。小刀会在刘丽川和原小刀会福建帮首领陈阿林等的组织下,在上海发动起义,周立春率起义农民四千人增援上海,为"小刀会"领袖之一。不久周立春返青浦,派军攻克宝山、青浦县城。清政府急从围攻南京的江南大营抽调清军和地方武装,由江苏巡抚许乃钊率领镇压小刀会。9月22日,嘉定在吴县知县丁国恩部的突袭下失陷,周立春被俘,后在苏州就义。余部在徐耀及其女周秀英率领下,转入上海继续作战。

《范湖草堂遗稿》卷一

《同治丁卯年四十八岁小像自赞》

脱轩冕兮隐沦,游方之外兮独善其身。貌则癯兮文章有神,博览群书兮雄视千春。为小人之所嫉兮,而为君子之所亲。若而人兮,古畴与伦。

《自绘画树长春卷跋》

罢官之后,贫不能归,假宅东城,闭关谢客。园居多暇,偶见孙雪居花卉长卷,因日临一二种,兴之所至,不拘一格。越月始成,颇可自喜,不敢遽谓突过前人,然世间正不乏识者也。同治丁卯跋。

(全文结束)

参考资料

  1. 清·周闲绘画作品欣赏 , 2019-05-20 360doc个人图书馆
  2. 周闲 作品赏析 , 搜狐 2018-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