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周良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周良辅
 
出生 1941年
国籍 中国
职业 神经外科医生
知名于 光华医学奖、医学荣誉奖等

周良辅,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神经显微外科治疗脑瘤、脑血管病、先天性疾病、脊髓肿瘤、颅底肿瘤[1]

1998年荣获“光华医学奖”,2009年荣膺中国工程院院士。

神经外科专家教授,博导。1965年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系毕业。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上海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和上海神经外科急救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上海华山神外(集团)研究所所长、WHO神经科学研究和培训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和上海市卫生局专家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副主任、上海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荣誉主任委员、亚太神经外科协会和亚太颅底外科协会执行委员和理事,欧亚和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委员。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

1986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神经外科任Fellow。美国Mayo Clinic、Lahey Clinic、UCLA和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和大阪医学院、大阪市医科大学等访问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专长神经外科,包括脑和脊髓肿瘤、颅脑损伤、脑血管病、先天性病变等。我国显微神经外科、颅底外科和微侵袭神经外科主要开拓者之一。近来主要从事微侵袭神经外科如显微外科、颅底外科、神经导航外科、内镜外科、以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获多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医学论坛报》杰出外科医生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上海市临床医学成果奖、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奖、光华医学奖、上海市医学荣誉奖等。被评为国家有贡献专家(1988)、卫生部全国先进工作者(1994)和全国五一劳动勋章获得者(1996)。第九、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任国内外多本杂志编委或副主编。已培养博士生31人,硕士生12人,正在培养博士生2人,硕士生2人[3]

职业履历

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周良辅教授的心中,一把小小柳叶刀的分量格外地重。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使执刀45年的周良辅教授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手术逾万例,致力于神经外科三大疾病--脑血管病、脑肿瘤和脑创伤的开创性研究,把华山神经外科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神经外科中心之一[4]

脑动脉瘤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被认为是"绝症"。周良辅教授采用"动脉瘤直接切除+载瘤动脉端端吻合"和"载瘤动脉孤立+颅内外血管搭桥"两项血管重建新技术,治疗不规则形及巨大动脉瘤获得成功。

面对成果,周良辅教授却十分平静地说:"好医生关注的永远都是病人"。[5]

并先后在上海华山医院普外科、手外科和神经外科任住院医生、主治医生,1984年起任该院神经外科主任至今。1986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神经外科任荣誉研究员。1989年晋升上海医科大学神经外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和神经病研究所副所长。曾访问美国MayoClinic、LaheyClinic、UCLA和日本东京医科大学、大阪市医科大学等,进行学术交流。

他主要从事神经外科中的高难度项目与创新技术的开展,如:颅脑显微外科、颅底外科、神经导航外科、内镜外科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等研究和应用,同时也从事分子神经外科的研究工作。在脑血管瘤、颅内和脊髓肿瘤等神经外科多种疾病的诊疗方面具有很深造诣。


专长和研究方向: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血管病变、先天性病变、外伤等诊治;微侵袭外科、导航外科、显微神经外科等技术研究和应用[6]

职务信息

1、现任上海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

2、上海华山神经外科(集团)研究所所长

3、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副所长 等

 

4、上海市华山神经外科(集团)研究所所长 5、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6、WHO神经研究和培训中心副主任

7、.上海医科大学神经病学教研组主任。

8、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9、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委员

10、亚太神经外科协会执行委员

11、2009年当选院士名单中国工程院院士

12、上海神经外科急救中心主任

13、全国政协委员(九、十届)

14、复旦大学和上海市卫生局专科学术委员

15、美国NEUROSURGERY, SURGICAL NEUROLOGY杂志国际编委

16、日本Neurologia Med. Chir国际编委

17、欧洲Neurosurg Re杂志国际编委

18、中国临床神经科学、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等副主编

19、中华外科、中华显微外科、中华神经外科、中华创伤外科、上海医学、肿瘤和颅底与五官科杂志等编委。

 

20、1985年美国Minnesota 大学医院神经外科Fellow、Mayo Clinic,UCLA等访问教授。

专业专长

神经显微外科治疗脑瘤、脑血管病、先天性疾病、颅底肿瘤、颅脑外伤脑积水、癫痫、放射外科(伽玛刀)[7]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疑难门诊

联系方式:华山疑难门诊,21病房门诊

学术论文

发表论文200余篇,涉及下列范围:

脑脊髓血管病变、肿瘤、先天病变的外科治疗、显微神经外科、微创外科中的神经导航、颅底外科、分子神经外科等。

主编神经外科手册、神经外科手术图解、现代神经外科学、神经外科鉴别诊断、颅底外科临床和基础和神经病学新技术和新理论等。参加编写显微外科、现代显微外科学、沈克非外科学、黄家驷外科学、实用神经病学、现代肿瘤学等。

成就

周良辅教授执刀45年,手术逾万例,长年致力于神经外科三大疾病--脑血管病、脑肿瘤和脑创伤的开创性研究,采用"动脉瘤直接切除+载瘤动脉端端吻合"(国际率先,1979年)和"载瘤动脉孤立+颅内外血管搭桥"(国内率先,1981年)两项血管重建新技术,治疗不规则形及巨大动脉瘤获得成功。之后,为解决单一血管搭桥术后出现的脑血供不足问题,周良辅又建立了可根据不同类型难治性动脉瘤而采用不同流量的多种颅内外血管搭桥+吻合新技术。迄今共治疗难治性动脉瘤436例。在此基础上,为提高脑动脉瘤的总体疗效,自1999年起周良辅牵头制定了国内脑动脉瘤诊治新规范:通过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和超早期综合治疗方法,治疗脑动脉瘤3000余例(急诊动脉瘤1200例),使治疗窗从发病后30天前移到3天,术后死亡率由10~15%降至3%。该新规范已在全国33家三甲医院推广。

周良辅教授独辟蹊径,改变传统的硬脑膜内手术"入路",在国际上率先采用扩大经颅底硬脑膜外手术"入路",使术中肿瘤充分暴露,从而有效避免了颅底血管神经损伤,提高了手术疗效。而他独创的"三明治"法,即"自体脂肪填塞+筋膜覆盖+带蒂骨膜"颅底缺损修复术,可不必植骨,便能防止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迄今采用这两项新技术共治疗颅底肿瘤1275例(国内外最大病例数)。针对国内颅脑创伤日趋增多、病死病残率高的现状,周良辅教授又牵头组建了国家级颅脑创伤综合救治体系,开展了我国迄今规模最大(15000例)、多中心(全国80家医院)、前瞻性颅脑创伤流行病学研究,并组建了华东地区颅脑外伤救治网络和数据库。国际创伤权威杂志评价这是当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颅脑创伤流行病学研究。

评价

古人云:"大医精诚,厚德载物。精者,医术高明;诚者,医德高尚。"这便是对周良辅教授最好的诠解。

周良辅教授始终坚毅、执着地追求与探索神经外科医学领域的高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创业之路,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四十多年的从医生涯中,周良辅教授始终执着追求、奋发向上、力争上游,以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非凡的毅力,创造了一项项世界先进水平,同时他始终怀着与病人同呼吸、共喜乐的赤诚之心,千方百计救死扶伤,为解除病人的痛苦,为挽救和延长病人的生命而无私奉献,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大医精诚,厚德载物。精者,医术高明;诚者,医德高尚。"这句名医孙思邈的话,穿越千年历史长河,在周良辅教授的身上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获奖情况

2003年脑卒中外科治疗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周良辅 罗其中 杜国宏等)获上海医学科技一等奖;

2004年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周良辅、毛颖等)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上海医学科技一等奖;

2007年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周良辅、毛颖等)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医学科技三等奖。

视频

周良辅院士谈神经外科的脑计划

周良辅院士画漫画走红:让学生们学到更多的东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