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周文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周文益,江西省玉山县官溪乡周家墩村人,美国留学后归国创业,创建西安华迅微电子有限公司,用两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研发了10多年的工作,填补了中国在卫星导航芯片领域的空白。华迅公司是西安高新区里海归最密集的企业",公司员工百余人,其中以博士、硕士、高级工程师为主的软硬件科研开发技术人员约占公司员工总数的75%。强大的科研力量,形成产品的强大助推力。公司在上海、深圳均成立了分公司。2006年,公司产值几百万元;2007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

周文益
周文益
出生 (1967-09-01) 1967年9月1日(56岁)
江西省玉山县官溪乡周家墩村
国籍 中国
职业 企业家

简介

周文益,男,江西省玉山县官溪乡周家墩村人,1967年9月出生。周文益出生在一个贫穷山乡的农民家庭。父亲忠厚老实,吃苦耐劳,终日在田间地里辛勤劳作,从不知累;母亲除操持家务外,还经常织布兼做小买卖,肩挑货郎担,出入于邻里乡间。父母虽然都是文盲,家境又清贫,却能不遗余力地支付小孩上学。

周文益作为一名从美国硅谷归来的留学生,他放弃了优越生活和工作条件,带着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回到陕西创业。GPS卫星定位技术此前一直被发达国家所垄断,成为制约我国GPS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周文益领导的华迅微电子公司,经过刻苦努力,自主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套产权自主、国际先进的GPS套片(射频芯片和基带数字处理芯片),标志着中国的GPS产业在核心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实现中国导航产业核心芯片技术方面的全面突破,结束国外在这一领域长达十多年的垄断,为中国导航产业无"芯"的时代划上了句号。

从此中国人不用再看外国人的"脸色"。周文益用一颗对祖国的赤子之心,完成国家导航产业中国"芯"的零突破,让人们感受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领略到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求学

勤劳善良的父母,使周文益自小就懂得了劳动的可贵。从小学开始,他就酷爱读书,每逢割草、砍柴、采猪草或帮母亲烧火做饭,身上都带着书,只要稍有间歇,便拿出来认真阅读。因为勤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小学五年级时参加全乡数学竞赛得了唯一的满分,且能准确地解答出课程还没有讲到的试题,受到教师们的称赞。进入初中一年级,他便自学完初中、高中的数学课程,并自学了部分物理、化学课程。三年初中,成绩一直是全乡第一。由于基础扎实,加之好学不倦,进入玉山第一中学高中后,各科成绩始终是同年级前三名,数学单科保持第一。

1983年参加全国数学竞赛,名列江西赛区之首,全国前50名,荣获一等奖。高中毕业后考入华中理工大学电子系,1988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又因成绩名列前二名,被免试推荐到航空航天部的陕西微电子研究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其导师是中国集成电路的奠基人、中国微电子学界的泰斗之一黄敞教授。研究方向是卫星通讯接收机方面的有关课题。1991年获硕士学位,1995年3月获博士学位。随之,又顺利地被美国佛罗里达中央大学和佛罗里达大学录取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前沿课题。

经历

周文益1988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系,1988年免试进入陕西微电子研究所攻读研究生课程。1995年,周文益在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后,前往美国贝尔实验室及佛罗里达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就职于美国硅谷若干个不同的高科技公司。

曾任美国最大的GPS公司射频部经理。还被美国授予特殊杰出人才称号。2004年,几经抉择后,周文益毅然回国创业,召集几名在GPS、微电子、通信和信息产业领域长期从事研发工作的海外留学人员共同创立西安华迅公司。

创业

2004年夏天,在时任陕西省省长陈德铭的邀请下,在美国硅谷有着十万美元年薪的丰厚待遇的他毅然回国,怀揣积攒的30多万美金,周文益召集几名在 GPS、微电子、通信和信息产业领域长期从事研发工作的海外留学人员在西安高新区创建了共同创立西安华迅微电子有限公司,成功研制中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PS芯片组,研发出卫星导航领域的"中国芯"。

为了融资,周文益一年间坐了上百趟飞机,走深圳,飞北京,去上海、四处奔波。就在最困难的时刻,政府伸出援助之手,让公司终于度过了资金困难期。资金压力缓解了,但在研发的路上还是困难重重。周文益和他的团队成员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

2006年11月1号,华迅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PS核心芯片组。当这款数字处理芯片被鉴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后,周文益流泪了,他们用两年多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用10多年时间完成的研发工作。

在高新区创业的3年,周文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实验室和寻找投资伙伴上,每天睡眠不到4个小时。直到去年公司成功研发出我国第一套自主知识产权的GPS核心芯片组,吸引了近亿元投资后。

捐助

2007年1月10日,江西省玉山县仙岩镇周家墩村收到了一笔来自美国的5000元人民币捐款,用于救济贫困村民,捐赠者是玉山籍旅美华人周文益先生。自2006年起周文益先生已累计捐资人民币18000元,用于家乡新农村建设,资助贫困学童上学和扶贫济困。

成就

周文益1

周文益博士对专业有股执着追求的韧劲。在研读硕士期间,便参加了卫星通信中卫星接收机前端氏噪音放大、卫星通讯及雷达发射的大功率微波管的研制和Si集成电路CAD设计及工艺的研究。由于在通信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曾多次获中国航天部科技进步奖。1998年获得"美国特殊杰出人才"荣誉称号。

在博士研究生期间,选定当前国际研究工作的前沿课题"异质结双极晶体管及其电路的B类微波大信号特性"等的研究,并以"AIGaAS/GaAs HBT'S异质结器件的研究"为博士论文,顺利通过了答辩。部分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成为黄敞教授的得意门生。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2007年12月28日,周文益当选由陕西电视台联合陕西省11家市区电视台推出的大型媒体行动"2007寻找'感动我的人'",周文益作为华迅微电子总经理由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外宣办推荐并成功当选。

人物故事

"人不能把什么都设计好了才上路。归国创业要有勇气,更要有信心!"语速很快,语气笃定,面前的周文益,眼神中透露出专注与决心。

周文益是西安华迅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1995年在国内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前往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及贝尔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就职于美国硅谷高科技公司,曾任美国一家GPS公司射频部经理。

GPS芯片被广泛应用于导航和定位,2004年,当看到此项核心技术被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垄断,而中国国内还处于空白时,周文益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条件毅然回国创业,开始了导航芯片研发的逐梦之旅。"在国外,虽然能获得优质的生活,但都是为别的公司、别的国家在做贡献,假如一辈子都这么过,在我看来,人生的意义就失去一大半了。"周文益说。

"白天用左脑,晚上用右脑",自主研发的道路漫长而又艰辛。回忆创业过程,周文益至今依旧感慨:"刚开始创业的3年里,基本上吃住都在办公室,每天就睡4到6个小时。回国后连续两年的除夕,都是吃完年夜饭后,凌晨又匆匆赶回办公室加班。"

"我们永远都忘不了那一天。"2006年11月1日,周文益率领团队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GPS芯片组。当这款数字处理芯片被鉴定为达到国际标准后,周文益流泪了,他们为中国导航产业无芯时代画上了句号,结束了国外在这一领域长达十多年的垄断。周文益光荣入选国家首批千人计划。

"华迅芯片组的问世,将颠覆国外导航产品主导中国市场的格局,以中国自主芯片为主的新格局将迅速形成。"这是专家在成果技术鉴定会上给出的评价。专家的话很快得到了印证:8个月后的2007年6月,华迅微电子有限公司已经取得了数百万套订单。

登高莫问顶,途中耳目新。实现零的突破后,周文益并没有停滞不前。在周文益的带领下,华迅公司先后研制成功有关中国北斗全球卫星定位的几代芯片,在国内北斗GPS双模导航芯片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公司成为国内导航芯片的领导者之一。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家多次比测中名列前茅,其中2011年射频芯片名列第一,2012年射频和基带均名列前三。

目前,华迅公司各类产品的产业化进程快速推进,在我国卫星导航芯片领域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2010年至2012年公司芯片产值超过一亿元,预计2013年至2015年,可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

"望长空,风卷云,戈壁苍茫,人生无羁;隐多年,斗转星移,鲲鹏展翅九万里……"这是周文益创业过程中写下的一段心迹。从家境贫寒灯下苦读到走进美国贝尔实验室,从放弃优厚待遇回国到导航芯片填补空白,周文益怀揣着"只有做才能成功"的信念,用脚踏实地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梦想,也给身边的回国创业者不断带来正能量。最近,他正带着他的团队夜以继日地研发设计第四代基于中国北斗的超小尺寸、低成本的手机导航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