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告别归州(韩永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告别归州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告别归州》中国当代作家韩永明录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告别归州

告别归州,我们的样子很从容,没有谁给我们送别,也没有那种长长的车队渲染离别的悲壮或兴奋,可是当我们登上汽车,徐徐从归州狭窄的街道上离去的时候,留恋之情还是弥漫在我们的心头。

这是一个无法说再见的告别。因为这座两万人的小城,不久就要淹没于三峡水库那浩淼的水波中去了。

虽然,我们早就想到了这一天;虽然我们前去的地方是三峡坝上一座崭新的城池——那是三峡坝上第一城,也是三峡库区搬迁的第一座县城。我们早就盼望搬迁了——可是,当我们真正离开旧城归州时,还是依依不舍。我们就像一群长大的孩子,抛下苍老的父母走了。

搬迁,是从前年开始的,而大规模的搬迁则始于今年春。此前,我便和要离开旧城的人们一起,去了城东,去了江滩,去石头垒就的城墙,去几道老城门……留影。那时我们的情感与现在很不相同,那就像是为了证实我们曾经拥有。若干年前,我们在这城里生活过呢。若干年后,我们会拿着照片给别人讲。可是现在,当离别的时间一天天向我们逼近,我就觉得自己的情感里不仅仅只有这些了,我们面对的毕竟是一种失去。

城不大,是个小城,但她却深藏着峡江历史的风雨岁月。秭归,西汉时置县,那时这里便有一座土城。《水经注》里有记。小城也算不得“古”。小城因战乱六次搬迁,现在的城是嘉庆年间所筑。可是人们总是能从蜿蜒的城墙石条上那风雨斑驳的凿印,那茵茵青苔和墙头葳蕤的杂草间,感受到小城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

城东并列着两块古碑:清烈公屈原故里,汉妃王嫱故里。这碑便是这座城池的标识,是城中人最大的荣耀所在。每次我来到这里,总会凝视它好一会儿,感到骄傲。而现在面对它时,我心上就生出一种要和长须髯髯的屈原、裙袂飘飘的昭君道别一样的滋味。

汽车是沿江边的一条街出城的。街下的房舍在去年大江截流前已拆除了,这往常臃狭的街道这时就显得有点空旷。波光粼粼的江面,江湾泊着的船舶,乃至精巧的龙舟都在你眼里了。她们一如往常那么平静、安祥,只是离别的我们有些怆然。

“九龙奔江”——那道道伸向江心的石梁,是我们去了再去的地方,而现在,我正在一步步与你远离。我们再不能站在你上面,读古人留给我们的石刻,再不能在你拱起的臂弯里,去捕捞那由昭君涕泪化作的桃花鱼了!

三四只龙舟兀自在江上漂摇。龙舟是我们这座城池的徽记,归州的龙舟是因屈原而生,划了几千年,划成了中华民族的一道辉煌的民俗景观。归州的龙舟竞渡总是浸透着一种寻求,一份悲情,一腔虔敬。每年五月,归州的街巷上飘出粽子的浓香,家家户户门前悬挂着艾蒿菖蒲,一种叫“我哥回”的鸟儿在夜里婉转啼鸣的时候,悲怆而激昂的龙舟号子就在江面上唱起了,五月的归州深厚而隽永。

今年的五月,归州没有举行龙舟竞渡,似乎是人们不想作这告别之举,只有粽子,倒是比往年多多了,家家户户都做。艾蒿也挂得特多。搬家的时候,许多人便把艾蒿捎在车上,带去新城,说这是归州端午的艾蒿。

其实,我们相依相伴的小城总有些东西我们搬不动,也搬不走的。

天色尚早,汽车开得不快,走不动似地,给人一种凝重感。回头望已在身后的小城,蓦然想,小城人去楼空,今年秋雨绵绵的时候,青苔会爬上我们住过的小楼,小草会在我们走了好多年的石板街上摇曳吧?

陆陆续续几个月,小城的搬迁就要结束了。离情难写,难说再见,却不知怎么记起徐志摩的一句诗来: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1]

作者简介

韩永明,湖北秭归人,主创小说,也热爱散文写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