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吴非」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尽管时代会变化,一代学生与一代学生不一样,但是老师不能乱,只要老师有原则、守常识,再大的困难也不怕。 作者简介…”)
 
 
(未顯示由 3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 次修訂)
行 1: 行 1:
 +
{{dead end|time=2019-09-05T02:51:01+00:00}}
 +
{{unreferenced|time=2019-09-05T02:51:01+00:00}}
 +
[[File:D62a6059252dd42a7454da880b3b5bb5c9eab8b0.jpg|无框|右]]
 +
'''吴非''',男,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专栏作家、电视评论员、国际战略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察哈尔学会研究员;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社会传播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ref>[https://www.docin.com/p-1537472480.html  吴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专栏作家、电视评论员]豆丁网</ref>
 +
==简介==
 +
美国东西方中心(EWC)校友、访问学者,并且为美国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e)、国际关系与战略中心(CSIS)访问学者。美国外交系统两百七十年年名校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和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系访问学者。 曾为新加坡《联合早报》、香港《苹果报》、深圳《晶报》、广州《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撰写专栏。现为香港《信报》、《大公报》、《长城》月刊、广州《[[时代周报]]》、《[[南方周末]]》、台湾中央通讯社专栏作家。香港凤凰卫视《时事辩论会》、《环球人物》和亚洲电视台评论员。<ref>[http://www.cneechina.cn/huanan/19983.html  吴非(暨南大学)]211大学网</ref>
  
  尽管时代会变化,一代 生与一代 生不一样,但是老师不能乱,只要老师有原则 守常识,再 的困难也不怕。
+
  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 、俄罗斯外交部直属国际关系 院、俄罗斯世界和平基金会 [[台湾 学]]政治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元智大学]]、[[台湾清云大学]]客座研究员 为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新闻史 学会 、中国传播 会、国际跨文化传播学会(IAICS)、国际传播 学会 (IAMCR)、国际关系 学会 (ISA)、国际传播学会(ICA)会员。
作者简介
+
  美国传统基金会青年主席级成员。国际关系 会(ISA)国际人权学会常务理事 美国新闻传播学学刊(Journa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编委 2011年在国际关系学会(ISA)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 近六千 人的 年会上主持国际传播分会的会议 并任分会小组会议主席
王栋生,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名教师,著名杂文作家,笔名吴非
+
==获奖==
当今教师必须是更有智慧的人
+
2012年国际关系 会(ISA)圣地亚哥会议主持学会分会 并获 学会优秀论文奖 。  
上课间隙,有 我会想: 生这会儿在想什么?他们为什么 那样想?后来我知道, 生和我一样,也在想老师在想什么以及他为什么那样想。
+
 
作为任课教师,我并不认为只要上好专业课就算完成任务。
+
2012年台湾元智大 主办国际跨 化传播学会(IAICS)负责中国大陆论文的召集人 并获 会贡献奖 。  
当年我们总把 生当作“可塑性很强”的群体,谁承想,几十年间社 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校教育 出现那么多预料不到的状况!
+
== 术合作==
 学 生群体不再那么“单纯”,家庭教育背景变得复杂 教师不能选择教育对象,也因此对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曾参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童兵教授主持国家211工程传媒体 创新 参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研究院院 冯绍雷教授主持 教育 部重大攻关课题中俄非传统战略安全,2009年和2010年还参与清华大 崔保国教授主持《2009传媒蓝皮书》、《2010年传媒蓝皮书》课题组。2011年加入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985课题组 方向马列新闻观研究 。  研究方向:俄罗斯媒体发展、国际传播、国际关系、国际战略安全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原则,同时必须是更有智慧 的人 ,他对学生不能再用单一 教育法 他的教育教学要兼顾有不同背景与个性的人
+
 
不同的家庭背景与境遇对学生的人格、性格可能造成影响。
+
  现已在深圳大学、香港 文大学、香港城市大 、台湾大 、政治大 、元智大学、淡江大学、台湾 中国文化 大学、玄奘大学、南华大学、至理技术学院、亚东技术学院 多次做相关研究的学术报告。
生到了学校 教育就 发生作用 如果要用相对公平、统一的尺度衡量 生并实施教育,我认为未必是考试成绩,而是个人 明修养,因为这涉及他在未来能否“立于世”
+
==著作编辑==
我长期在高中教 ,面对的学生,年龄段在15岁至18岁 。学 生多为独生子女,而很多教师也是独生子女,很有意思。
+
1、 《 际关系与国际战略安全-国际传播角度》 台湾秀威出版社,2010年6月 <br>
  考试 度稳定 不讲“家庭出身”和“政治面貌”,没有了“阶级”“阶层”的标签,“背景”淡化,特权受到一定的遏制,人的“文化差异”也就显现出来。
+
2、 《媒体与全球在地化》 台湾秀威出版社,2010年 <br>
教育 观比较乱, 生的思想和学习也会跟着乱 这就会呈现出各种意想不到的矛盾
+
3、 《台湾传媒乱象》,台湾秀威出版社,2009年 <br>
  但是,教师不能乱 教师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原则不能变,方法则要应时而化。
+
4、 《全球化下 俄中传媒 地化变局》 台湾秀威出版社,2008 <br>
  最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教育观”
+
5、 《全球传播与国际焦点》 台湾秀威出版社,2009年 <br>
最重要的教育观,是“人的教育”。教师眼 如果没有“人”,面对复杂的班级状态,肯定束手无策,他的教育教 也必然乱成一团。
+
6、 《国际传媒英语》,暨南大 出版社,2007年3月 <br>
教师眼中有“人”,富有人道精神,面对 生时,他才能真正地“以人为本”,注重细节和习惯养成,少犯错误。
+
7、 《俄罗斯新闻体制革新》 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6月 <br>
目前社会最为敏感的平等诉求, 校和教师都不可等闲视之。
+
8、 《转型中 俄罗斯传媒》 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4月 <br>
中国 文化 积淀,有不少落后的因子埋藏在教育中,人分三六九 ,官民之别,贫富之别,一直存在(否则中 文化不至于把“有教无类”当作不得了的原则) 直到当下,仍然存在落后的“城乡之别”。
+
9、 《透视苏俄传媒变局》 台湾秀威出版社,2005年3月 <br>
  比如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入学仍然存 一些障碍 即使政府有应对措施 但生活条件差,在校遭遇歧视,也会影响成长。
+
10、 《苏俄新闻史论》 台湾秀威出版社,2005年6月 <br>
  我在江浦区五里村行知苑小 学, 听老校长杨瑞清和同事们讲述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事,很感动也很难过。那些冬天里没鞋袜的孩子,他们生活的地方离南京繁华中心只有十几公里。
+
11、 《媒介经济学》 译著 南大 出版社,2005年6月 <br>
  怎样保护学生 自尊 怎样减少他们内心的纠结 往往不是靠教师慷慨解囊就能解决的。
+
12、 《反恐年代中 国际新闻与危机传播》 台湾秀威出版社,2006年2月,20万字 <br>
  此类事宜细不宜粗 能不能说服班级节俭办事 减少活动开支 让所有的 生都能想到别人的难处;能不能提请学校制订由班主任掌握 资助或减免名单 形成制度,等等
+
13、 《政治传播与新闻体制》 台湾秀威出版社,2006年2月,20万字 <br>
  无论如何 不让一人向隅而泣。不知为什么,教室里只要有一个学生郁郁寡欢,我就觉得自己的课上不好
+
14、 《倾听商界领袖 声音》 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1月,25万字 <br>
  不久前某杂志微信刊出我 旧文 内中提及劝教师上课不要用“寡妇”这个词,防止心理敏感的孩子受伤
+
15、 主编《中国新闻理论传播》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400万字。
  有读者困惑:诸如此类的事很多 教师一一关照,课怎么上?但我认为,只要教师心里有学生,办法有的是。
+
学术文章:
  比如,民间轻慢信仰与风俗的俚语,政治运动留下 伤痕, 庭不幸的记忆 个人遭遇过的挫折,等等,都可能给心灵敏感的 生造成痛苦。教师上课说话,能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吗?
+
1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tin’s Media Reforms and His Ideological Tendency,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XVI: 1 2007,USA. <br>
  教师博大的胸襟充满仁爱 装得下所有的学生 学生 就能装得下世界
+
17、 Media democratization should not be the responsible agent for the Disaggregation of USSR,China Media Research, 3(1), 2007,USA. <br>
  做教师一定要有原则、守常识
+
18、 俄罗斯媒体国有公共服务体制中 性与政党性(《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 ,2005年第5期) <br>
教师帮助学生 是职责,不能要求 生报“恩”。
+
19、 俄罗斯公民社会建设与媒介管理 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7年1月 <br>
  曾有学生在随笔中提到“父亲又失业了”,我托班主任悄悄地帮了他几回,学生考上大学后来信感谢,说其实知道是老师帮他的。
+
20 英国广播公司 尴尬角色 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4年4月 <br>
  我没回信。
+
21、 政府与媒体不应对立,6/1999 莫斯科大 学  《对谈》 专刊 <br>
这个 生毕业后找到了 份薪水较高的工作,我把喜讯告诉同事时,办公室所有老师都欣慰不已(我很看重同事的这种情感):一个家庭终于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
22、 俄罗斯媒体与政府角色,《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 ,2003年6月号《二十 世纪》网络版 二○○六年四月号 <br>
  比这更令人欣慰 的, 生在信中说:老师,我知道怎样报答社会。
+
23、 苏俄意识形态变迁 统一性和变异性 《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 ,2006年4月 <br>
  ——这就对了 教师无论如何不要把 生当作“私产”,否则教育的性质就变了。
+
24、 俄罗斯广电公共服务制的形成 《中国广播电视 刊》2005年5月 <br>
  我和一些有过各种困难的学生成了对话者。
+
25、 反恐时代美俄国家安全与媒体角色,《当代传播》,2007年第2期 <br>
  我们交流对问题 看法 我不试图“改变”他们 我努力去想他们选择的合理性。
+
26、 俄国媒体运营体制转型 轨迹 《现代中国研究》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2004年第2期 <br>
  我认为,总体而言 ,学 生还是向往美好人间,向往真善美的,这或许取决于教师 教育姿态和价值追求。
+
27、 论市场经济中俄罗斯电视传媒的多元化发展 《暨南 报》2005年第五期 <br>
  教师境界不高 学生的困惑会变多;但也存在另一种可能,即学生因此学会混世,老师是个乡愿,在他的影响下,学生群体会庸俗化 社会化。
+
28、 独联体国家传媒在“颜色革命”中 分裂,《新闻记者》,2006年5月 <br>
  虽然一直在一所学校工 作, 所带的班级也有不少差异。1987年我带南大少年预备班,学生年幼,多数来自农村,为了让他们熟悉南京,星期天我常带他们外出参观 游玩。
+
29、 美国政府与记者对消息来源保密权利之争-以“深喉”及“特工门”事件为例 《新闻记者》2005年8月号 <br>
  有次在博物院大厅,正向他们讲解,有个学生大声往地上吐了痰,我没出声,蹲下,用手帕擦去地上 悄悄扔进垃圾箱,然后低声对大家说:这是城市,要注意;你们以后都会是知识分子的,不能随地吐痰。
+
30 、  中国跨国企业并购案与国际传播技巧,《新闻记者》2005年6月号 <br>
  做这件事时,没抬头,是不想让那位同学难堪。我想 是:他肯定明白了 他们以后想吐痰时能记起我说的话。
+
31、 俄罗斯媒体资本运 与政府角色 《新闻记者》2004年11月号 <br>
  不管面对什么样 学生 也无论学生有什么样的困难,“教师的样子”最重要。
+
32 、  俄罗斯传媒背后 金融工业集团 《新闻记者》2003年11月号 <br>
  我认为 只要教师有原则 守常识,任何复杂 问题都不难解决;作为教师 处置问题不能偏向任何群体。做一件事,会不会引发负面影响,会不会留下不良后果,要有预估。
+
33、 反恐时代媒体 美俄国家安全上 角色 台湾文化研究月报,2007年1月 <br>
  如时下非常流行的“成绩排名次”,对学生 伤害是长 的。有班主任把“名次榜”公然贴在教室讲台边——这种事做了,还有什么错事不敢做?
+
34、 延安农村 媒体使用情况及媒体社会功能实证研究 《新闻知识》,2006年第2期 <br>
  有两位任课教师见到班主任 教室张贴测验名次,先是耐心劝说,劝说他取下之后,再告知校方,建议重申校规,以绝效尤——宁可得罪同事,也不违背教育原则。
+
35、 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的转轨方向 《新闻知识》,2005年第9期 <br>
这才是对 生对 校负责的态度,学校有这样的教师,学生才能真正地“成人”。
+
36 美国媒体社会化报导 失衡 《新闻知识》,2005年第4期 <br>
学生毕业多年后打电话邀请我聚会,但没留姓名,自称“当年我在班上成绩不行,老师不一定记得我”。
+
37、 上海东方卫视在数字化变革中 品牌战略与竞争力(《新闻知识》,2005年第5 )(核心期刊) <br>
我回电严厉批评,告诉她:整个班的语文是我教的,你这样说话,不像是我的学生,我从没以成绩论人,你的话让我生气——教育要教会自由平等、自尊自强,
+
38、 美国广电市场竞争与产业管理(《新闻知识》,2005年第7期) <br>
学生毕业多年,仍没从“成绩”阴影中走出来,这就是说,我的教育任务没有完成。我因之感到沮丧。
+
39、 俄罗斯传媒 市场经济中的多元化发展(《厦门大 学学 报》,2003年
无论学生之间存在何种差异——家庭背景、学习成绩、性格特征、志趣爱好,等等,都可以忽略,但在一间教室里,所有的学生都应当成为文明人。
+
==参 资料==
学生有教养,“融合”就不是困难。
+
{{reflist}}
学生友爱,是人生幸事,教师为什么要说“重友情也要重视成绩”?(小学生家长要求孩子“和成绩好的同学交朋友”,也是很混账的话。)应试教育鼓吹“竞争”,同窗友情变得淡漠。
+
 
有次进教室,看到有课桌空着,记起这张课桌昨天也是空着的,于是有所不安,问:“他怎么没来?”周围几个学生摇头表示不知道。
+
[[Category: 者]]
我无法克制自己的愤怒,发了火:同在一个班,邻桌两天没来,竟然无人关注,这是什么“集体”?这个班有二十多个“三好生”,高一时评上“文明班级”,学生竞选班委颇有豪言壮语,怎么会说一套做一套?
 
那天我严厉批评了半节课,事后听闻有家长到校长那里去投诉老师训学生。他投诉,我不在乎,我在意的是我教的学生是不是正常人!学生如此冷漠,教师为什么不能生气?孔子遇上这种事,也会生气的。
 
希望我的学生“做个好人”
 
教师的职业,要求他眼中看到的是“人”“生命”,而非尊卑贵贱的等级标签。在教室里,我常想,我面对的人,在未来要成为劳动者,要成为父亲母亲,他们要组成“社会”,他们要担负建设新的文明的责任。
 
因此在这个年龄段,教育要培养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良好习惯。
 
他的灵魂中应当有这样一些元素:人、人性、生命、仁爱、友情、善良、正直、诚实、坦白……
 
有这样的品格和修养,当他们站立在社会时,就能有公民姿态,有担当。如果我们容忍向青少年灌输“我死之后任凭天塌地陷洪水滔天”的人生观,必将给自己留下无尽的职业耻辱。
 
我希望教过的学生能“走得出去”,“站直了做人”,否则我的工作没有价值。我最怕学生变得庸俗猥琐,我常告诫学生:“你有许多自由,但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做的。”学生不会独立思考,价值观出错,有可能无所忌惮地做坏事。
 
1996届毕业典礼上,全体高三教师致辞,大家让我第一个讲(也许他们认为语文教师肯定最能讲),我只说了四个字:“做个好人”。
 
不久前这一届有个班纪念毕业20周年,有学生发言,说一直记得老师的“做个好人”。我说:“看来,至少到目前你仍然还是好人。”大家都笑了。
 
“做个好人”,容易吗?不容易,但也不难。
 
基础教育就是“打底子”,在这个年龄段,文明教养是一点点地聚合的,教师不能大意。学生不敢奢望教师个个都是指路明灯,至少他能找到值得尊敬的教师,有人格魅力,有智慧,有办法的人,让他不至于蒙受屈辱。
 
我在教学中想过,规训重要,比规训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育姿态和情感。
 
引导不同环境背景的学生成长,还要注意接受教育过程中的“趣味”,教育要培养优雅而有趣味的人,一个群体能关注自我品质,能够追求生活趣味,那么,“文明”就能成为共同追求。
 
教师本人也应当是优雅而有趣味的人,我们社会太缺少这样的人群了。
 
一个成天唉声叹气翻看学生成绩册的教师,一个因学生家庭背景而生出势利眼的教师,一个只知道鼓励学生“拼搏”追求“成功”的教师,他的表情、眼神都可能成为学生的噩梦。
 
延伸阅读
 
给学生多“剩下”些有用的东西
 
文/王栋生
 
应当是怀特海说的:当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比怀特海知名的爱因斯坦重复了他的话,再以后的引用者便把这句话当作爱因斯坦语录了。
 
是学校教给学生的知识无用?是教师的教学令人厌倦?都不是。现在我们能理解了,最有价值的教育,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教养。这就是日积月累的所谓“积淀”,当然属于“剩下的”。既然“剩下的”才是“教育”,而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剩下的”只是一点点,那为什么不在学校教育阶段,多教一些能够留住的东西,让他们多“剩下”一些呢?
 
为什么有那么多学生在成年后对学校教育不存感激,反而对教育有那么多的误解?我想,这是因为“剩下的”太少太少。教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未来,因而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有可能被“剩下”;如果教育者目光短浅,那学生就没有未来,也不可能“剩下”什么——当然,也可能剩下的只是愚昧无知和粗野。
 
一些初中名校招生时,很看重学生的各类竞赛成绩,这就让一大批家长长年领着小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领取各种各样的证书,因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你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家长在招生办公室摊开孩子一大堆五光十色的证书奖状,而一旁站着的那个神情木然的孩子,就是他“打造”出的“尖子”。在这类奇形怪状的家庭教育推动下,学校则不能不担负起更重的教育任务。
 
不久前访问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看到小学部课表上也有选修课,其中有“形体课”,很奇怪。
 
校长说,当年学校开办时收进的孩子不少都是小胖墩,老师们忧心忡忡:这样放任下去,不作干预,孩子们今后怎么能有健康的体魄?可是学校有哪门课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学校决定开设“形体课”,于是现在学校基本看不到小胖墩了。
 
比这门课更让学生铭记的,是学校开办时,周围很多居民来开家长会时,穿着拖鞋,抽烟。学校有针对性地做了一次礼仪教育,老师们认真地向小学生解说: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请他们无论如何不要穿拖鞋进校园;如果他们忘了,那就请在大门口套上学校提供的鞋套。
 
——两位老校长告诉我:那以后基本不需要告知了。因为所有的学生都明白,学校是庄重的场所,需要讲究礼仪。
 
听了她们的述说,我想到,这一次教育有可能经过岁月磨洗而被“剩下”,当这批孩子以后也成为父母时,他们仍将保持对校园的敬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成人的粗俗无法容忍,但那些粗野的习惯也是“剩下的”,所以当然有必要像北师大厦门海沧附校那样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前年,在云南普洱二中看到新建的游泳馆,当时我不解,许多都市名校也没有游泳池,这里为什么要耗费资金建这样一个标准游泳池?校长告诉我:游泳是重要的生存能力,我要让每个学生都学会游泳;学生在中学应当会游泳,如果现在不教,以后说不定就没机会了。
 
我觉得他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现在常看到的“见死不救”,有时可能不完全是人的道德问题,而是能力问题。我在高中问过几个班的学生,会游泳的不到百分之十。
 
为什么家长不重视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很可能因为“高考不考游泳”。所以当他们眼见别人落水而束手无策,所以当他们自己落水之后,才有可能想到“高考不考”的东西不一定没有用。
 
我把这些想法和一些校长交流,也有人认为:学游泳是学生自己的事,学校不能把什么都教起来。我认为,学校要培养的是学习意识、学习方法和态度,就得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教会生存,让他们明白,生命中有比高考更重要的,必须支撑一生的东西。
 
与北师大厦门海沧附校和普洱二中不同的,很多学校对学生仪态,对学生学游泳表示不屑,因为这些教育内容并不“显”,不可能成为校长的“政绩”。他们不在意学生以后能否“剩下”些什么,而只在意自己作为校长教师能“得到”什么。
 
南京江浦县五里村行知小学校长杨瑞清,践行陶行知的平民教育理念,在乡村小学工作了30年。某次有位“专家”对我说:“杨瑞清的那个学校学生考试成绩不行,他教学生辨识各种作物的苗,考试会考那个么?”我当然不同意他的话,可是我记住了他说话时不屑的神态。
 
我想的是:同样做教师,职业境界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会以什么样的方式体现在学生的未来?都市学生学习条件好,考试成绩有可能会略高一点;可是,如果乡村教育不培育学生的劳动意识,不培养他们对土地的情感,他们又能“剩下”什么呢?
 
一些来自农村的青年教师曾坦言,上学时不但从不参加田间劳动,考出来后连回乡探亲都不大愿意;更极端的,有些大学生甚至不愿意提到“家在农村”。这样的教育,“剩下的”只会是可怕的东西。
 
不久前和同事们在讨论“教育究竟是什么”时,我说“教育就是接受时嫌多,以后嫌少的东西”——这应当是很多代人的共同感受。既然我们想多“剩下”一些有用的东西,那我们就不能不认真地思考今天在学校所做的一切。
 
推荐文章
 
○独家 | 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晓阳:反思应试教育,高招不能再唱过去的歌谣
 
○独家深度 | 新高考风云变幻,六省市校长“达”者喜、“穷”者忧
 
○独家·高考风云 | 钟秉林教授:新高考改革不能应试化解读(上)
 
○独家·高 风云 | 上海市格致中 张志敏:应对新高考改革,校长没必要焦虑
 

於 2020年8月5日 (三) 13:54 的最新修訂

D62a6059252dd42a7454da880b3b5bb5c9eab8b0.jpg

吳非,男,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專欄作家、電視評論員、國際戰略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察哈爾學會研究員;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社會傳播學博士、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後。[1]

簡介

美國東西方中心(EWC)校友、訪問學者,並且為美國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e)、國際關係與戰略中心(CSIS)訪問學者。美國外交系統兩百七十年年名校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和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系訪問學者。 曾為新加坡《聯合早報》、香港《蘋果報》、深圳《晶報》、廣州《二十一世紀經濟報道》、新華社《國際先驅導報》撰寫專欄。現為香港《信報》、《大公報》、《長城》月刊、廣州《時代周報》、《南方周末》、台灣中央通訊社專欄作家。香港鳳凰衛視《時事辯論會》、《環球人物》和亞洲電視台評論員。[2]

俄羅斯國立莫斯科大學、俄羅斯外交部直屬國際關係學院、俄羅斯世界和平基金會、台灣大學政治系、台灣政治大學台灣元智大學台灣清雲大學客座研究員。同時為武漢大學、廈門大學兼職教授。中國新聞史學會、中國傳播學會、國際跨文化傳播學會(IAICS)、國際傳播學會(IAMCR)、國際關係學會(ISA)、國際傳播學會(ICA)會員。 美國傳統基金會青年主席級成員。國際關係學會(ISA)國際人權學會常務理事。美國新聞傳播學學刊(Journa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編委。 2011年在國際關係學會(ISA)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辦的近六千人的年會上主持國際傳播分會的會議,並任分會小組會議主席。

獲獎

2012年國際關係學會(ISA)聖地亞哥會議主持學會分會,並獲得學會優秀論文獎。

2012年台灣元智大學主辦國際跨文化傳播學會(IAICS)負責中國大陸論文的召集人。並獲學會貢獻獎。

學術合作

曾參與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童兵教授主持國家211工程傳媒體制創新,參與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關係與地區研究院院長馮紹雷教授主持教育部重大攻關課題中俄非傳統戰略安全,2009年和2010年還參與清華大學崔保國教授主持《2009傳媒藍皮書》、《2010年傳媒藍皮書》課題組。2011年加入人民大學陳力丹教授985課題組,方向馬列新聞觀研究。 研究方向:俄羅斯媒體發展、國際傳播、國際關係、國際戰略安全。

現已在深圳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台灣大學、政治大學、元智大學、淡江大學、台灣中國文化大學、玄奘大學、南華大學、至理技術學院、亞東技術學院等多次做相關研究的學術報告。

著作編輯

1、 《國際關係與國際戰略安全-國際傳播角度》,台灣秀威出版社,2010年6月
2、 《媒體與全球在地化》,台灣秀威出版社,2010年
3、 《台灣傳媒亂象》,台灣秀威出版社,2009年
4、 《全球化下的俄中傳媒在地化變局》,台灣秀威出版社,2008
5、 《全球傳播與國際焦點》,台灣秀威出版社,2009年
6、 《國際傳媒英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
7、 《俄羅斯新聞體製革新》,南方日報出版社,2006年6月
8、 《轉型中的俄羅斯傳媒》,南方日報出版社,2005年4月
9、 《透視蘇俄傳媒變局》,台灣秀威出版社,2005年3月
10、 《蘇俄新聞史論》,台灣秀威出版社,2005年6月
11、 《媒介經濟學》,譯著,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
12、 《反恐年代中的國際新聞與危機傳播》,台灣秀威出版社,2006年2月,20萬字。
13、 《政治傳播與新聞體制》,台灣秀威出版社,2006年2月,20萬字。
14、 《傾聽商界領袖的聲音》,南方日報出版社,2004年1月,25萬字。
15、 主編《中國新聞理論傳播》,人民日報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400萬字。 學術文章: 1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tin’s Media Reforms and His Ideological Tendency,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XVI: 1 2007,USA.
17、 Media democratization should not be the responsible agent for the Disaggregation of USSR,China Media Research, 3(1), 2007,USA.
18、 俄羅斯媒體國有公共服務體制中的國家性與政黨性(《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2005年第5期)
19、 俄羅斯公民社會建設與媒介管理,香港《中國傳媒報告》,2007年1月
20、 英國廣播公司的尷尬角色,香港《中國傳媒報告》,2004年4月。
21、 政府與媒體不應對立,6/1999,莫斯科大學 《對談》 專刊
22、 俄羅斯媒體與政府角色,《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2003年6月號《二十一世紀》網絡版 二○○六年四月號
23、 蘇俄意識形態變遷的統一性和變異性,《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2006年4月
24、 俄羅斯廣電公共服務制的形成,《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5年5月
25、 反恐時代美俄國家安全與媒體角色,《當代傳播》,2007年第2期
26、 俄國媒體運營體制轉型的軌跡,《現代中國研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2004年第2期
27、 論市場經濟中俄羅斯電視傳媒的多元化發展,《暨南學報》2005年第五期
28、 獨聯體國家傳媒在「顏色革命」中的分裂,《新聞記者》,2006年5月
29、 美國政府與記者對消息來源保密權利之爭-以「深喉」及「特工門」事件為例,《新聞記者》2005年8月號
30、 中國跨國企業併購案與國際傳播技巧,《新聞記者》2005年6月號
31、 俄羅斯媒體資本運作與政府角色,《新聞記者》2004年11月號
32、 俄羅斯傳媒背後的金融工業集團,《新聞記者》2003年11月號
33、 反恐時代媒體在美俄國家安全上的角色,台灣文化研究月報,2007年1月
34、 延安農村的媒體使用情況及媒體社會功能實證研究,《新聞知識》,2006年第2期
35、 俄羅斯國家電視台的轉軌方向,《新聞知識》,2005年第9期
36、 美國媒體社會化報導的失衡,《新聞知識》,2005年第4期
37、 上海東方衛視在數字化變革中的品牌戰略與競爭力(《新聞知識》,2005年第5期)(核心期刊)
38、 美國廣電市場競爭與產業管理(《新聞知識》,2005年第7期)
39、 俄羅斯傳媒在市場經濟中的多元化發展(《廈門大學學報》,2003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