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吴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瑾(1413年12月23日-1461年8月7日),字廷璋,蒙古族。明朝勋臣、将领,恭顺伯吴允诚之孙、邠国公吴克忠之子。

吴瑾自少娴熟武艺,尤擅骑射。土木之变时,随父叔北征瓦剌,力战被擒。其后被放归京师,袭爵恭顺侯,并督操三千营军。

明英宗复辟后,吴瑾颇受英宗倚信,于天顺四年(1460年)升掌左军都督府事。

天顺五年(1461年),吴瑾告发昭武伯曹钦叛乱之事,使其不得攻入宫城。随后在侦查时被叛军包围,力战身亡,年四十九。事后获赠凉国公,谥号“忠壮”。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吴瑾                 出生时间         1413年12月23日
                别 称         吴廷璋                 去世时间         1461年8月7日
                字 号         字廷璋                 民族族群         蒙古族
                所处时代         明朝                 官 职         左军都督府掌府事
                爵 位         恭顺侯→凉国公(赠)                 '谥 号         忠壮

人物话题

人物生平

忠义之门

  • 明成祖永乐十一年十二月一日(1413年12月23日)吴瑾出生。他的祖父巴都帖木儿,在归附明朝后被赐姓名为吴允诚,父亲答兰也更名吴克忠。吴瑾自少娴熟武艺,擅长骑射。[1]
  • 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北征瓦剌,吴瑾与吴克忠、叔父吴克勤随征。明军被瓦剌包围,他也在阵中射击瓦剌军。最后吴克忠、吴克勤战死于阵内,吴瑾守护二人尸首不动,被瓦剌擒获。瓦剌首领嘉奖吴瑾的忠义,放他回京师(一称逃回京师),得以袭封父亲的爵位恭顺侯。[2]

备受亲信

  • 景泰元年(1450年)十月,明代宗命吴瑾督操三千营官军。
  • 英宗复辟后,吴瑾以勋戚随侍左右,颇受信任。英宗曾经想让他出镇甘肃,吴瑾推辞说:“臣,是外族人,如果用臣守边,恐怕外族会轻视中国。”英宗表示赞同,于是收回成命。
  • 天顺二年(1458年)十一月,英宗在顺天府通州赐吴瑾十顷田。
  • 天顺四年(1460年)正月,吴瑾升掌左军都督府事。 [3][4]

以身殉难

天顺五年(1461年)七月二日,昭武伯曹钦图谋叛乱,被吴瑾与从弟、广义伯吴琮得知,二人前往西朝房,通知次日即将率军西征的怀宁伯孙镗,一同扣长安门奏报此事。英宗得讯,急令关闭各处宫门。曹钦不能攻入宫城,遂纵火烧门,与孙镗的征西军展开大战。吴瑾率五、六名骑兵侦查战况,突然遭遇叛军,只得奋力拼杀,最终遇害,享年四十九岁 [5][6]

乱事平定后,英宗为吴瑾辍朝一日,依例赐祭葬,追封凉国公,谥号“忠壮”。 [7][8]

人物成就

  • 吴瑾在曹钦之乱发生前,率先将此事告知明英宗,使得北京宫城免遭叛军攻陷。随后他在势单力孤的情况下力战叛军,最终以身殉国。 [6] [9]

人物轶事

  • 婉言劝君:明英宗复辟后,感叹边境多警,满面愁容。吴瑾当时在旁随行,应答道:“如果于谦在,一定不会让敌人这样。”英宗默然。
  • 曲谏除石亨:大将石亨帮助英宗重登皇位,因此恃宠而骄,大树其党,颐指气使,欺压朝臣。朝臣敢怒不敢言。一天,吴瑾陪英宗登临翔凤楼。在不远处可看到石享新建的宅第,宏伟华丽。英宗便指问是谁盖的,吴瑾佯装不知,答道:“这一定是王府。”英宗笑着说:“不对。”吴瑾说:“这不是王府,谁敢僭越到如此地步?”英宗颔首而已,从此怀疑起石亨。不久后,英宗将石亨罢官下狱,使其死于狱中。[10]

人物评价

  • 李贤:世禄之家,忠义无几。有若吴门,展也无比。彼美忠壮,虎视耽耽。遵化之侄,邠公之男。忠以捐躯,壮以御侮。相继如归,光照中土。饬终追荣,惟帝之恩。匪帝之私,惟以报勋。阒矣泉宫,西山之麓。秘器旅陈,穹碑载陆。仁者有后,公则成仁。铭以贞之,何千万春。[11]

史料记载

  • 《古穰集•卷十•恭顺侯追封凉国公谥忠壮吴公神道碑铭》[11]
  • 《明史纪事本末•卷三十六•曹石之变》[12]
  • 《明史•卷一百六•表第七》 [13]
  • 《明史•卷一百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四》[14]

参考资料

  1.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吴瑾,克忠之子也。闲习武艺,精于骑射。
  2.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正统十四年,随父北征,方父叔与虏对敌,瑾亦在阵中,发矢射虏。洎父叔矢尽而已,瑾守之不动,虏执以北行。其酋长嘉其忠义,遂释之还京,袭父爵。
  3.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天顺初,以勋戚随侍,应对称旨,上悦之,赉予甚厚,命掌左军都督府事。
  4.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三百一十》:天顺四年正月……癸卯,命恭顺侯吴瑾掌左军都督府事。
  5. 《明史纪事本末•卷三十六•曹石之变》:恭顺侯瑾将五六骑出觇贼,猝与遇,力战死。
  6. 6.0 6.1 《恭顺侯追封凉国公谥忠壮吴公神道碑铭》:天顺辛巳,逆贼曹钦谋为不轨,潜俟七月二日早朝入内为乱,恭顺侯吴公先于是夜一鼓闻之,即与其弟广义伯琮约总兵、怀宁伯孙镗,走诣长安门告变,于是禁门不启,贼计遂穷,举火烧禁门,公等率兵剿杀,奋不顾身,贼虽诛灭,公已捐躯矣。
  7. 《明史•吴瑾传》:曹钦反,瑾与从弟琮闻变,椎长安门上告。门闭,钦攻不得入,遂纵火。瑾将五六骑与钦力战死。赠凉国公,谥忠壮,予世券。
  8.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至是为贼钦所害,追封凉国公,谥曰武壮(应作忠壮),赐葬祭。子鉴嗣。
  9.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称:“天顺五年秋七月……庚子……钦去攻东安门,途遇恭顺侯吴瑾,追杀之”。按台湾中研院“两千年中西历转换”,天顺五年七月庚子(二日)即公元1461年8月7日。
  10. 《明史•石亨传》:初,帝命所司为亨营第。既成,壮丽逾制。帝登翔凤楼见之,问谁所居。恭顺侯吴瑾谬对曰:“此必王府。”帝曰:“非也。”瑾曰:“非王府,谁敢僭逾若此?”帝颔之。
  11. 11.0 11.1 《古穰集•卷十》.国学大师.2019-05-21
  12. 《明史纪事本末•卷三十六•曹石之变》.国学导航.2019-05-21
  13. 《明史•功臣世表二》.国学导航.2019-05-21
  14. 《明史•卷一百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四》.国学导航.201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