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吴家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家镇隶属重庆市荣昌区,位于荣昌区北部,地处四川、重庆两省(市)接壤处,地理坐标镇中心位置东经105°40′, 北纬29°6′;东邻铜鼓镇,南接观胜镇,西连清流镇盘龙镇,北界大足区铁山镇、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石子镇、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平坦镇、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元坝镇。距荣昌城区37公里,距大足城区38公里,距四川省内江市区40公里,距安岳县城70公里。是重庆、四川省市四县(区)交界、八乡(镇)区域中心。

吴家镇总面积81.51平方千米,辖3个社区5个村;总人口39300人(2017);2014年,吴家镇地区生产总值16.27亿元。比2013年增长15.4 %。

吴家镇有省道S206、省道S309省际旅游专线横贯全境,是香海棠文化的源头,棠堰飘香景点位于吴家镇,在明清时被誉为荣昌八景之一。

吴家镇先后获全国重点镇[3]、重庆市中心镇、重庆市文明镇、省际边贸中心镇[1]、重庆市最具投资价值小城镇等荣誉称号。[1]

建置沿革

吴家镇老街

明代此地无集市,人们均往邻近清溪县(现内江市东兴区石子镇)赶集。据传曾有吴姓去清溪县赶集,因与当地人闹纠纷后,不让吴再去赶集。吴姓即在此修建几间铺店,故取名“吴家铺",后发展为集市。

古属巴蜀之地。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荣昌县置4镇27里,境域属新桥里。

清乾隆至光绪时(1736年~1908年),荣昌县划分为4乡12里,吴家铺属北乡新桥里。

1919年,改吴家场为镇团局。

1930年,改为吴家镇公所,辖20个保。

1935年,荣昌县设置3区、29乡(镇),吴家属第二区,辖吴家、仁义、观胜、河包、盘龙、保华、天宝、界石、复兴、铜鼓。

1949年12月中旬,成立吴家区,改保为村。

1953年,吴家镇将第十六、十七两个村划给高坝乡;第十、十一、十二、3个村划给永兴乡,第七、八、九、十三、十四、十五、十八、十九、二十共9个村划给万古乡。设立吴家镇、高坝乡、万古乡、永兴乡、吴家乡,吴家镇设3居民委员会。

1958年公社化时,永兴乡(现清流镇)、玉方乡和吴家镇合并,成立吴家人民公社。

1962年,从吴家公社分出部份建立代兴、永兴、高坝公社。

1993年,荣昌县撤区并乡建镇,吴家乡、高坝乡、代兴乡并入吴家镇,下辖18村。

1996年,清流镇荣江、玉芳、黄桷滩3村划回吴家镇。

2001年6月,十烈乡整体12村并入吴家镇,共没33村4居民委员会。

2007年,将33村调整合并为双流、高峰、含珠桥、玉峰、代兴5村和燕子坝、人和、十烈3社区。

行政区划

2014年,吴家镇辖3个社区和5个村;分别为:人和社区、燕子坝社区、十烈社区3个社区和代兴村、双流村、高峰村、含珠桥村、玉峰村5个村。下设34个居民小组、56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清流街。[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吴家镇位于荣昌区北部,镇中心位置地处东经105°40′,北纬29°6′;东邻铜鼓镇,南邻观胜镇,西邻清流镇、盘龙镇,北与四川省安岳县努力乡毗邻,东北与大足区铁山镇接壤,西北与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石子镇紧连。距荣昌城区37公里,总面积81.5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吴家镇地貌为低丘中谷类型,平均海拔高度为340米。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最高峰鸡公山位于吴家镇玉峰村,海拔514米;最低点双流坝位于吴家镇双流村,海拔310米。

气候

吴家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1月平均气温3.0℃,极端最低气温一3.4摄氏度(1975年);7月平均气温35.0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41摄氏度(1972年),年平均日照时1282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无霜期平均330天。

水文

吴家镇河流属沱江流域,主要河道有大清流河、小清流河、周家河、清流河。大清流河自代兴村北部流入,由北向西南,经燕子坝社区、人和社区、双流村出境,境内河道总长12千米;小清流河白玉峰村入境,经含珠桥村、燕子坝社区,于人和社区汇人大清流河,境内长度为5.6千米:周家河发源自本镇十烈社区.于代兴村汇人大清流河,总长度为2.8千米;清流河支流自高峰村入境,于双流村汇入大清流河,境内河道长4.3千米。

自然灾害

吴家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冬春连早、连晴高温、寒潮、洪涝等。1974年6月,发生三次大洪水,最大一次24小时降雨量达312毫米,涨幅高达8.5米,淹房319间,冲垮150余问。[3]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吴家镇水资源丰富,有1座小二型水库,山坪塘120口,石河堰30道,电力提灌站16处,新建自来水厂一座,日供水4000吨。境内新建“黄桷滩”中型小库1座,总库容1545万立方米,可满足5.86万居民用水,5.245万亩土地灌溉。

土地资源

吴家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土壤为红棕色遂宁组母岩为主;耕地总面积41213亩。

矿藏资源

吴家镇境内共探明地下矿藏有盐矿,但由于储量少,开采一段时间后,自然停产。

人口民族

吴家镇汉族为主体民族,2014年,吴家镇总人口5.9万人,城镇常驻人口2.1万人,其中四川籍人口3000余人。

总人口39300人(2017)。

经济概况

综述

2014年,吴家镇地区生产总值16.27亿元,比2013年增长15.4 %。固定资产投入完成21.6亿元,比2013年增长22%。工业固定投入14.3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54.4亿元,比2013年增长24.8%,其中规上企业实现产值45亿元,比2013年增长21.6%。农村常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8元。社会消费零售总额6.25亿元。

农业

吴家镇动植物资源有家畜家禽、淡水鱼类等。经济作物盛产蔬菜、白芷、猕猴桃、柠檬等。畜禽类主要有猪、羊、鸡。农作物水稻、小麦、红苕、油菜为主。

吴家镇是“重庆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基地共规划10000余亩。2013年,蔬菜园区连片种植5500余亩,标准大棚440余个,年产蔬菜达到7.8万吨,产值9200余万元。

2014年,万亩蔬菜基地蔬菜产量达4.6万吨,产值9000余万元,十烈社区白芷发展到500余亩,高峰村引进猕猴桃果园300余亩、柠檬果园近1000余亩、程江无公害脐橙果园发展到1000余亩,玉峰村、含珠桥村苗木发展到5000余亩。

2015年,吴家镇蔬菜园区已建成标准蔬菜连片基地1.1万亩、标准大棚500个,年产值8200万元,带动1万余名群众人均增收1500元。吴家镇发展柠檬栽植350亩,养殖母猪和黑山羊500头,发展“丹参药材”200亩。

工业

吴家阀门工业始发于1974年。1998年吴家阀门园区正式建成,位于吴家镇燕子坝社区,占地300余亩。2007年先后被重庆市批准命名为“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基地”、“市小企业创业基地”。

2013年末,吴家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28家,实现工业产值46.44亿元。规模以上阀门企业实现产值约43亿元,占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6%。

2014年,吴家镇阀门及其配套企业23家,其中规模以上阀门企业18家,规模以上阀门企业实现产值约54亿元,占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6%,阀门产业常年创造就业在9000人左右。

服务业

2013年,吴家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亿元,比2012年增长16%。其中,餐饮住宿零售额5000万元,比2012年增长32%,零售商业网点面积6.8万平方米,比2011年增长6%,商品交易市场年成交额实现3680万元,比2012年增长25%,人均零售商业网点面积1平方米,比2012年增长6%,商业就业人员近0.4万人;银行存款达到5.21亿元,贷款达7600万元。

2014年,吴家镇拥有商业店面2652家,营业面积达6.8万平方米,餐馆152家、大型超市7家、宾馆旅馆9家、货运公司8家。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25亿元;新建的1.1万平方米的大型综合农贸市场投入使用;便民店25家;农资超市12家;银行存款达到8.058亿元,贷款1.12亿元。

2015年,吴家场镇核心区不到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大型综合农贸市场1个,商户3000家,商铺营业面积达7万平方米,其中餐饮152家、超市13家、宾馆15家、货运公司8家。

财税

2014年,吴家镇公共财政收入完成2170.4万元,比2013年增长11%,其中:工商税收完成1524.3万元,比2013年增长15.9%,其中:地税完成1428.5万元,比2013年增长16.3%;国税完成95.8万元,比2013年增长10.5%;契税完成140.1万元;非税收入完成431万元;其他收入75万元。[4]

社会事业

城建

2013年吴家镇铺设人行彩砖近1.6万平方米,安装路灯332盏;总投资1800万元,总长4公里的小清流河堤防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大清流河堤防整治正在施工建设;投资近1000万元的场镇污水处理厂即将投入使用;场镇8公里雨污分流工程已经启动;登山健身步道完成2公里,栽种黄桷树等苗木近6400株,经佛山[森林]]休闲公园初具雏形。

2014年,吴家镇城镇建成区面积2.2平方公里,倾力打造场镇十字口、民教街、棠城步行街等商业核心区;吴家镇有供电所1家,有3.5万伏变电站1座,天然气站2家。吴家镇广播电视网络传输站,现有有线电视用户8500户,入户率80%。

文化

2014年,吴家镇中心文化站、广播电视网络传输站各1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8处,各类文化专业户20户,各类图书室40个(包括图书外借点、农家书屋、学校图书室),藏书30余万册。

2013年投资30万元,新建300多平方米的吴家镇综合文化大楼投入使用;建立开放式图书室1个、农家书屋8个,实现了广播村村通。

教育

2013年,投入354万元对7500余平方米校舍实施了校舍安全加固工程;投入192万元建设了吴家镇第一所寄宿制小学——十烈中心小学;投入52万元改善了多所小学交通条件。镇内各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配备“一校一警”,选配了专兼职保安及内保人员。[1]

2014年,吴家镇有幼儿园11所,在园幼儿1258人,专任教师48人;小学6所,在校学生235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初中在校学生1246人,教职工10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医疗

2013年,投入1000多万元修建镇卫生院综合大楼并投入使用,新改建标准化卫生室8个,形成了城乡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惠及全镇90%以上的农民。

2014年,吴家镇内有1所中心卫生院,占地10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医院现有职工133人,其中:专业卫生人员105名,医师50人,注册护士38人,副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6人。编制床位70张,实际开放120张。2014年完成诊疗18万人次,营业额达到280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5]

交通

吴家镇有省道S206、省道S309省际旅游专线横贯全境,距离渝蓉高速公路三驱出入口25公里。公路运输发达,镇域公交线路7条;2013年至2014年投资4000余万元建成村级油路100余公里。2014年四级汽车站启动建设。

2011年,吴家镇公路总里程108.5千米,其中206、309省道23.5千米,810县道、667县道共2条37千米,101镇道条14千米,村道15条43.65千米。1991年,建成吴家客运站,日发客运班车65班次,日均客运量720余人次。

历史文化

棠堰飘香遗址

“天下海棠本无香,独昌州海棠香气扑鼻”,据光绪年间荣昌县志、吴家镇群众族谱、诗文资料等记载,吴家镇是香海棠文化的源头,棠堰飘香景点位于吴家镇双流万亩蔬菜基地内,在明清时被誉为荣昌八景之一。

旅游景点

经佛山公园

吴家镇经佛山公园,集健身、娱乐、观光等功能为一体,公园建有健身小广场、观赏苗圃基地、登山步道等配套设施。该公园工程包括上、下山公路建设及公园主体工程建设,上、下山公路全长8公里。

城镇荣誉

全国重点镇

重庆市中心镇

重庆市文明镇

省际边贸中心镇

重庆市最具投资价值小城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