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吴奔星」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unreferenced|time=2010-02-22T13:52:49+00:00}} '''吳奔星'''(1913年6月-2004年4月20日),湖南安化縣人。北京師範大學國文系畢…”)
 
Cxy對話 | 貢獻
(添加{{unreferenced}}标记到条目)
(1 個標籤巡檢工具)
 
(未顯示由 4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 次修訂)
行 1: 行 1:
{{unreferenced|time=2010-02-22T13:52:49+00:00}}
+
{{unreferenced|time=2019-11-14T09:55:14+00:00}}
''' 奔星'''(1913年6月-2004年4月20日),[[湖南]][[安化 ]]人。[[北京 師範 ]] 文系 畢業 。早年 加湖南[[ 運動]]、「[[一二·九]]」 運動 。他先 在[[桂林 師範學 院]]、[[国立武 ]]、[[江 蘇師範 学院]]、[[南京 師範 ]]等高校任研究 、教授。他 於1957 年被 劃為 右派,下放[[徐州 師範學 院]]「戴帽」任教,1982年 得平反,重返南京 師範 中文系任教。
+
{{Infobox person
 +
| 姓名    = 吴奔星
 +
| 圖像=
 +
[[File:吴奔星.jpg|缩略图|居中|[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7115148220&di=7c35af5469c661f0d9305affc2d451a3&imgtype=0&src=http%3A%2F%2Fimg3.doubanio.com%2Fimg%2Fauthor%2Flarge%2F1497948841.56.jpg 原图链接][https://book.douban.com/author/4540726/ 来自 豆瓣搜索 的图片]]]
 +
}}
 +
<big>''' 奔星'''</big>
 +
 
 +
(1913年6月-2004年4月20日),[[湖南]][[安化 ]]人。[[北京 师范 ]] 文系 毕业 。早年 加湖南[[ 运动]]、「[[一二·九]]」 运动 。他先 在[[桂林 师范学 院]]、[[国立武 ]]、[[江 苏师范 学院]]、[[南京 师范 ]]等高校任研究 、教授。他 于1957 年被 划为 右派,下放[[徐州 师范学 院]]「戴帽」任教,1982年 得平反,重返南京 师范 学中文系任教。
 +
 
 +
吴先生是着名现代诗人,与[[李章伯]]在[[北平]]创办诗歌杂志《[[小雅诗刊]]》,又发表不少诗作在《[[菜花诗刊]]》、《[[诗志]]》、《[[新诗月刊]]》等诗歌杂志上,创导新诗现代化、民族化,在海内外学界享有很高声望。
 +
 
 +
他也是鲁迅研究专家,[[中国现代文学]]史家,曾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顾问,[[全国鲁迅研究会]]顾问,[[ 国作协诗歌学会]]理事,[[江苏省作协]]顾问。
 +
 
 +
==人物生平==
 +
 
 +
吴奔星,1913年6月生,湖南省安化县人。
 +
 
 +
1927年初,追随进步教师参加湖南农民运动,集体加入C.Y(共青团)。1928-1929年在长沙开始创作诗歌、散文。1933年7月考入北平师范大学文学院国 。1935年冬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由同学周小舟(学名周怀球,解放后任湖南省委书记,后被打成彭德怀反党集团成员)介绍,加入“民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1936年六月与李章伯创办北平《小雅》诗刊,任主编,倡导新诗现代化,并提倡国防诗歌,反抗日寇侵略。着有诗集《暮霭》和《春焰》。
 +
 
 +
1937年“七七事变”,正值大学毕业。北平沦陷前夕,流亡大西南,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先后任国立桂林师范学院、贵阳师范学院、重庆社会教育学院等高校研究员、副教授、教授,并担任国共合作时期的交通部编审,办理有关铁路沿线中小学语文教学事宜。1944年秋,在重庆追随同乡劳君展、思师黎劭西(锦熙)、学者许德珩等前辈参与发起“民主与科学座谈会”,拥护中共反蒋抗日。1945年8月,日寇投降,同年9月3日宣布抗日战争胜利,“座谈会”改称“九三学社”。
 +
 
 +
南京解放后,1949年8月前往北京, 北京市委编审,参加开国大典。
 +
 
 +
1950年夏,当选九三学社首届中央宣传委员。1951年春节期间,作为九三学社中央代表,参加中共中央暨各民主党派中央工作会议,共商国是于中南海怀会堂,为时半月之久,1951年秋,应聘武汉大学 授,参加湖北汉川地区土改。土改结束后,仍调回北京。
 +
 
 +
1952年春,苏南行署向北京市委借调到苏南任教,参加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尔后,参与院系调整,苏南几所高校合并成立江苏师范学院(即今之苏州大学),担任首届院务委员。1955年,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和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合并,赴宁任教授。1954年出版《茅盾小说讲话》,为新中国第一部研究茅盾的专着,因该书由上海泥土社出版,次年胡风冤案发生,受至牵连,被认为受胡风文艺思想影响。
 +
 
 +
1957年底,被错划为“一般右派分子”,1958年调徐州师院(现江苏师范大学)。
 +
 
 +
十年浩劫结束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宣布右派为错划,1982年调回南京师范学院,任校学位委员会委员、高级职称评审组成员,并任省文联委员、省社联理事、省作协理事、江苏省鲁迅研究会会长等社会职务。1980年2月在《文学评论》发表《试论“新月诗派”》一文,是新中国第一篇探讨文学流派的论文,被公认为开文学流派研究的先河。
 +
 
 +
1995年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中国作家协会颁发“以笔为枪、投身抗战”的老作家奖牌一座。
 +
 
 +
在从文70年、从教60年的过程中,着有专着《杜少陵诗笺》(贵阳师范学院1943年印作教材)、《语文教学新论》(1950年,察哈尔文教社)、《阅读与写作的基本问题》(1954年,上海东方书店)、《文学作品研究》(1954年,上海东方书店)、《茅盾小说讲话》(1954年,上海泥土社;198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鲁迅旧诗新探》(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文学风格流派论》(1987年,北岳文艺出版社)、《中国现代诗人论》(1988年,陕西人民出版社)、《钱玄同研究》(1990年,江苏古籍出版社)、《诗美鉴赏学》(1993年,广西教育出版社)、《虚实美学新探》(2000年,江苏文艺出版社)、《鲁迅的美学理想》(尚在洽印中)等十余部;着有诗集《鸭绿江之歌》(抗美援朝之歌,与王学奇合作,195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部)、《奔星集》(1988年,花城出版社)、《都市是死海》(1988年,漓江出版社)、《人生口哨》(1991年,江苏文艺出版社)、《江南诗草》(旧体诗,收入与夏传才合着《双贝集》,1985年,燕赵书社)、《吴奔星新旧诗选》(2000年,天津古籍出版社)。主编《鲁迅诗话》(1981年,天津人民出版社)、《沫若诗话》(与徐放鸣合作,1984年,四川人民出版社)等现代诗话丛刊;并编着《历代抒情诗选》(1986年,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再版)、《现代抒情诗拔萃》(1987年,漓江出版社)等诗歌欣赏丛书。并主编新诗诞生以来第一部《中国新诗鉴赏大辞典》(1988年,江苏文艺出版社),获1989年江苏省政府颁发的首届文学艺术大奖。还与范伯群合作主编《鲁迅名篇鉴赏大辞典》(1992年,广西教育出版社)。尚有未结集的文评诗论200余篇,散见于台港以及海内外报刊;新旧诗未结集者,约1500首左右
  
  生是著 ,與[[李章伯]]在[[北平]]創辦詩 雜誌《[[小雅詩刊]]》,又發表不少詩 在《[[菜花詩刊]]》 、《[[詩誌]]》、《[[新詩月 ]] 等詩歌雜誌上,創導新詩現代化、民族化 在海內外學界 有很高聲望 先生 對「 究竟怎 迎接‘明天’的新 詩」 作了三
+
  文学活动方面,曾参与发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中国鲁迅研究会、中国茅盾研究会,并 后担任各学会的理事、 誉理事和顾问。1996年12月作为江苏代表参加中国作协全国第五次 表大会。现任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顾问、中华诗词学会发起 兼理事、江苏省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鲁迅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作家协会诗 学会理事、江苏省 家协会顾问 南京 扬子江诗 刊》 顾问。
{{quote|
+
 
第一, 從傳統 看, 的形式 併無時 代性,是可以 展的。因此,今天的 人用 舊體詩詞 的形式,反映 現實 生活,表 思想感情, 不奇怪, 無須 加以排斥和反 。第二, 從傳統 看, 的形式 併無國別 性,是可以互相引 、互相交流的。我 們從 “五四”前夕 始移植西洋 ,促使新 的成 ,是 可非 的。第三, 從傳統 看, 的形式是 從無 到有,由少到多的。因而,以 更新,不 斷創 造,是新 詩發 展的必然要求,是不容任何人的主 意志所左右的。 了“明天”的 詩壇 能出 或多 足以代表我 們偉 代的 歌形式,我 們應該 傳統 上、形式上, 取兼容 包的方 ,既不 典忘祖,也不排斥“拿 ”。 承“昨天”的成果, 總結 “今天”的成就 ,迎取“明天”的 造, 是社 義詩 歌的 展道路。 」(見「 國現 論‧序言」, 《新 昨天、今天和明天 》)
+
2004年4月20日3时18分逝世 ,享 年92岁
}}
+
 
 +
==人物思想==
 +
 
 +
先生 对“ 究竟怎 迎接‘明天’的新 诗” 作了三 第一, 从传统 看, 的形式 并无时 代性,是可以 展的。因此,今天的 人用 旧体诗词 的形式,反映 现实 生活,表 思想感情, 不奇怪, 无须 加以排斥和反
 +
 
 +
第二, 从传统 看, 的形式 并无国别 性,是可以互相引 、互相交流的。我 们从 “五四”前夕 始移植西洋 ,促使新 的成 ,是 可非 的。
 +
 
 +
第三, 从传统 看, 的形式是 从无 到有,由少到多的。因而,以 更新,不 断创 造,是新 诗发 展的必然要求,是不容任何人的主 意志所左右的。 了“明天”的 诗坛 能出 或多 足以代表我 们伟 代的 歌形式,我 们应该 传统 上、形式上, 取兼容 包的方 ,既不 典忘祖,也不排斥“拿 ”。 承“昨天”的成果, 总结 “今天”的成就 ,迎取“明天”的 造, 是社 义诗 歌的 展道路。
 +
 
 +
==着作==
 +
*文学创作:《暮霭》、《春焰》、《都市是死海》、《奔星集》、《人生口哨》、《吴奔星新旧诗选》
 +
*文学理论及文学史:《茅盾小说讲话》、《文学风格流派》、《 国现 论》、《诗美鉴赏学》、《虚实美学新探》《中国新诗鉴赏大辞典》(主编)、 试论「 月诗派」》(在1980年2月 《文学评论 上发表)
  
他也是魯迅研究專家,[[中國現代文學]]史家,曾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顧問,[[全國魯迅研究會]]顧問,[[中國作協詩歌學會]]理事,[[江蘇省作協]]顧問。
 
  
==著作==
 
*文學創作:《暮靄》、《春焰》、《都市是死海》、《奔星集》、《人生口哨》、《吳奔星新舊詩選》
 
*文學理論及文學史:《茅盾小說講話》、《文學風格流派》、《中國現代詩人論》、《詩美鑒賞學》、《虛實美學新探》《中國新詩鑒賞大辭典》(主編)、《試論「新月詩派」》(在1980年2月的《文學評論》上發表)
 
  
{{China-writer-stub}}
+
[[Category:诗人]]
[[Category: 中国 诗人|W吴]]
+
[[Category:文 ‎‎ ]]
[[Category: 中国 学理论 |W吴]]
 
[[Category:安化人|W吴]]
 
[[Category:1913年出生|W吴]]
 
[[Category:2004年逝世|W吴]]
 

於 2019年11月14日 (四) 17:55 的最新修訂

吳奔星

吳奔星

(1913年6月-2004年4月20日),湖南安化縣人。北京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早年參加湖南農民運動、「一二·九」學生運動。他先後在桂林師範學院國立武漢大學江蘇師範學院南京師範大學等高校任研究員、教授。他於1957年被劃為右派,下放徐州師範學院「戴帽」任教,1982年獲得平反,重返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任教。

吳先生是着名現代詩人,與李章伯北平創辦詩歌雜誌《小雅詩刊》,又發表不少詩作在《菜花詩刊》、《詩志》、《新詩月刊》等詩歌雜誌上,創導新詩現代化、民族化,在海內外學界享有很高聲望。

他也是魯迅研究專家,中國現代文學史家,曾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顧問,全國魯迅研究會顧問,中國作協詩歌學會理事,江蘇省作協顧問。

人物生平

吳奔星,1913年6月生,湖南省安化縣人。

1927年初,追隨進步教師參加湖南農民運動,集體加入C.Y(共青團)。1928-1929年在長沙開始創作詩歌、散文。1933年7月考入北平師範大學文學院國文學系。1935年冬參加「一二.九」學生運動。由同學周小舟(學名周懷球,解放後任湖南省委書記,後被打成彭德懷反黨集團成員)介紹,加入「民先」(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 1936年六月與李章伯創辦北平《小雅》詩刊,任主編,倡導新詩現代化,並提倡國防詩歌,反抗日寇侵略。着有詩集《暮靄》和《春焰》。

1937年「七七事變」,正值大學畢業。北平淪陷前夕,流亡大西南,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先後任國立桂林師範學院、貴陽師範學院、重慶社會教育學院等高校研究員、副教授、教授,並擔任國共合作時期的交通部編審,辦理有關鐵路沿線中小學語文教學事宜。1944年秋,在重慶追隨同鄉勞君展、思師黎劭西(錦熙)、學者許德珩等前輩參與發起「民主與科學座談會」,擁護中共反蔣抗日。1945年8月,日寇投降,同年9月3日宣布抗日戰爭勝利,「座談會」改稱「九三學社」。

南京解放後,1949年8月前往北京,任北京市委編審,參加開國大典。

1950年夏,當選九三學社首屆中央宣傳委員。1951年春節期間,作為九三學社中央代表,參加中共中央暨各民主黨派中央工作會議,共商國是於中南海懷會堂,為時半月之久,1951年秋,應聘武漢大學教授,參加湖北漢川地區土改。土改結束後,仍調回北京。

1952年春,蘇南行署向北京市委借調到蘇南任教,參加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爾後,參與院系調整,蘇南幾所高校合併成立江蘇師範學院(即今之蘇州大學),擔任首屆院務委員。1955年,江蘇師範學院中文系和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合併,赴寧任教授。1954年出版《茅盾小說講話》,為新中國第一部研究茅盾的專着,因該書由上海泥土社出版,次年胡風冤案發生,受至牽連,被認為受胡風文藝思想影響。

1957年底,被錯劃為「一般右派分子」,1958年調徐州師院(現江蘇師範大學)。

十年浩劫結束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改革開放,宣布右派為錯劃,1982年調回南京師範學院,任校學位委員會委員、高級職稱評審組成員,並任省文聯委員、省社聯理事、省作協理事、江蘇省魯迅研究會會長等社會職務。1980年2月在《文學評論》發表《試論「新月詩派」》一文,是新中國第一篇探討文學流派的論文,被公認為開文學流派研究的先河。

1995年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中國作家協會頒發「以筆為槍、投身抗戰」的老作家獎牌一座。

在從文70年、從教60年的過程中,着有專着《杜少陵詩箋》(貴陽師範學院1943年印作教材)、《語文教學新論》(1950年,察哈爾文教社)、《閱讀與寫作的基本問題》(1954年,上海東方書店)、《文學作品研究》(1954年,上海東方書店)、《茅盾小說講話》(1954年,上海泥土社;198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魯迅舊詩新探》(1981年,江蘇人民出版社)、《文學風格流派論》(1987年,北嶽文藝出版社)、《中國現代詩人論》(1988年,陝西人民出版社)、《錢玄同研究》(1990年,江蘇古籍出版社)、《詩美鑑賞學》(1993年,廣西教育出版社)、《虛實美學新探》(2000年,江蘇文藝出版社)、《魯迅的美學理想》(尚在洽印中)等十餘部;着有詩集《鴨綠江之歌》(抗美援朝之歌,與王學奇合作,1951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部)、《奔星集》(1988年,花城出版社)、《都市是死海》(1988年,灕江出版社)、《人生口哨》(1991年,江蘇文藝出版社)、《江南詩草》(舊體詩,收入與夏傳才合着《雙貝集》,1985年,燕趙書社)、《吳奔星新舊詩選》(2000年,天津古籍出版社)。主編《魯迅詩話》(1981年,天津人民出版社)、《沫若詩話》(與徐放鳴合作,1984年,四川人民出版社)等現代詩話叢刊;並編着《歷代抒情詩選》(1986年,湖南文藝出版社,1991年再版)、《現代抒情詩拔萃》(1987年,灕江出版社)等詩歌欣賞叢書。並主編新詩誕生以來第一部《中國新詩鑑賞大辭典》(1988年,江蘇文藝出版社),獲1989年江蘇省政府頒發的首屆文學藝術大獎。還與范伯群合作主編《魯迅名篇鑑賞大辭典》(1992年,廣西教育出版社)。尚有未結集的文評詩論200餘篇,散見於台港以及海內外報刊;新舊詩未結集者,約1500首左右。

文學活動方面,曾參與發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中國魯迅研究會、中國茅盾研究會,並先後擔任各學會的理事、名譽理事和顧問。1996年12月作為江蘇代表參加中國作協全國第五次代表大會。現任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顧問、中華詩詞學會發起人兼理事、江蘇省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會理事、江蘇省魯迅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學會理事、江蘇省作家協會顧問、南京《揚子江詩刊》顧問。

2004年4月20日3時18分逝世,享年92歲。

人物思想

吳先生對「究竟怎樣迎接『明天』的新詩」作了三點小結:「第一,從傳統看,詩的形式並無時代性,是可以繼承發展的。因此,今天的詩人用舊體詩詞的形式,反映現實生活,表達思想感情,並不奇怪,無須加以排斥和反對。

第二,從傳統看,詩的形式並無國別性,是可以互相引進、互相交流的。我們從「五四」前夕開始移植西洋詩,促使新詩的成長,是無可非議的。

第三,從傳統看,詩的形式是從無到有,由少到多的。因而,以時更新,不斷創造,是新詩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不容任何人的主觀意志所左右的。為了「明天」的詩壇能出現一種或多種足以代表我們偉大時代的詩歌形式,我們應該在傳統上、形式上,採取兼容並包的方針,既不數典忘祖,也不排斥「拿來」。認真繼承「昨天」的成果,總結「今天」的成就與失誤,迎取「明天」的創造,應是社會主義詩歌的發展道路。」

着作

  • 文學創作:《暮靄》、《春焰》、《都市是死海》、《奔星集》、《人生口哨》、《吳奔星新舊詩選》
  • 文學理論及文學史:《茅盾小說講話》、《文學風格流派》、《中國現代詩人論》、《詩美鑑賞學》、《虛實美學新探》《中國新詩鑑賞大辭典》(主編)、《試論「新月詩派」》(在1980年2月的《文學評論》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