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吴堡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堡县
别名 铜吴堡

吴堡县在陕西省东北,榆林市东南部。北靠佳县,西接绥德,东临黄河,与山西省临县柳林相望。南北长30.4千米,东西宽26.8千米,总面积428平方千米,耕地1.27万公顷,全县总人口8.43万(2016年),吴堡县扼秦晋之交通要冲,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是陕北通往华东华北的桥头堡。

吴堡县是陕西省5个蚕桑基地县之一,红枣产量、收入居全市之首。四座黄河大桥连接秦晋两省,咸宋公路过境。名胜古迹有黄河二碛——吴堡大同碛、吴堡石城太平寺柳青故居横沟温泉等。 辖宋家川街道办、寇家塬镇、辛家沟镇、郭家沟镇、岔上镇 、张家山镇共5镇、1街道办事处。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019年5月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吴堡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简介

中文名称 吴堡县 外文名称 Wubu County
别 名 铜吴堡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中国陕西省榆林市 下辖地区 宋家川街道办,寇家塬镇,郭家沟镇等
政府驻地 宋家川 电话区号 0912
邮政区码 718200 地理位置 陕西省东北部,榆林市东南部
面 积 420.85平方千米 人 口 8.43万(2016年户籍人口)
方 言 晋语-吕梁片-吴堡话 气候条件 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黄河二碛,吴堡石城,柳青故居等 机 场 榆林榆阳机场
火车站 吴堡火车站 车牌代码 陕K
行政区划代码 610829

行政区划

吴堡县有6个镇:宋家川街道办、辛家沟镇、郭家沟镇、寇家塬镇、张家山镇、岔上镇。[1]

宋家川街道办,人民路社区、古城路社区、新建街社区、宋家川社区、柏树坪社区、王家川社区、杨家店社区、康家塔社区、辛庄社区、刘家沟社区10个居委会,张家墕、郭家腰、郭家庄、南王家山、前庙山、慕家崖、呼家山、达连坡、前王家山、后王家山、任家沟、三皇园则、弓家圪崂、后墕、白家山15个行政村

辛家沟镇,辛家沟、高家庄、景家沟、宋家坡、李常家山、霍家山、霍家沟、尚家坪、老庄、深砭墕、寇家塔、贾家山、李家河13个行政村

郭家沟镇,郭家沟、下山畔、齐家山、上候家焉、袁家山、钻天咀、杨家沟、刘家焉、冯家峁、小塔则、车家塔、于家沟、王家梁、李家庄、史家塔、山头16个行政村

寇家塬镇,寇家塬、辛家塬、李家塬、尚家塬、车家塬、田家塬、慕家塬、红湾、东庄、马跑泉、刘家塬头、杨家塬、横沟、后山、薛下、安家山、砖窑山、李家沟、槐树港、庙岔上、王家圪崂21个行政村

张家山镇,张家山、园宋则沟、寺沟、高家庄、白洛现、晓寺则、辛庄、高家塄、吉针庙、宽马家石、张家沟、温家湾12个行政村

岔上镇,岔上、樊家圪坨、樊家畔、穆家沟、川口、高尚墕、宋家条、薛家峁、崖窑上、丁家湾、桥子沟、杨家畔、丁家畔、薛张家山、叶家园沟、一步墕、大枣湾、前畔18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

吴堡县,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的东南部,地处东经110°32′32"~110°47′04",北纬37°26′25″~37°43′01"之间。属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北距佳县城112公里,榆林城176公里;西距绥德县城62公里;东距山西省柳林县城28公里,吕梁地区所在地离石城57公里;南距地延安市260公里,距陕西省省会西安市628公里。[2]

地貌

吴堡县境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河谷深切的地貌特征。海拔627~204米,相对高差577米沟壑面积占吴堡县面积的47.2%,沟道3542条,其中10公里以上的沟道5条。河流由西向东或由北向南汇入黄河,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貌景观。由于侵蚀程度不同,东西部地貌组合有别。

东南部黄河沿岸土壤侵蚀严重,基岩裸露,梁峁顶部黄土甚薄,大量红土出露,石山戴土帽,崖坡多为土石镶嵌,沟深、坡陡,地面破碎。西北部土壤侵蚀剧烈,当前侵蚀程度较东南部大,呈典型的黄土沟壑地貌,沟壑密度4~6公里/平方公里。中部土壤侵蚀程度较低,有残塬保存,塬面已经破损,分成东、中、西三道塬。塬面东西较窄,南北较长。三道塬由西到东呈现行书“川”子形。

气候

吴堡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区,大陆度67.3%,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1.3℃,无霜期170—190天。气候寒冷,气温年较差和日变化率较大。年平均降水量486毫米,多集中在夏秋季,干旱频繁,春旱严重。平均年日照时数2738.0小时,作物生长季节,光能充分,热量丰富,适宜发展农林牧副业。平均年日照2632.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1%。6月日照时间最长,2月日照时间最短。平均投射在吴堡县地面上的太阳辐射总量为5.9×10的14次方千卡/平方厘米,相当于84000亿吨标准煤。

资源

矿藏

县境内有煤炭、煤层气、浊氟石等矿藏。煤炭:境内储有全国少有、陕西唯一的优质主焦煤,已经探明的储量达15亿吨。其主焦煤为2.1亿吨 [3]

分布在县城至丁家湾之间,东以黄河为界,西至寇家塬一线,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2~4公里的长方形地段,埋藏深度在400—970米之间,煤段厚100~160米,煤层3~6层,薄者0.4米,厚者10.15米。煤层气:储量为37.82万立方米,与煤炭分布一致,埋深400—970米之间,厚度214—300米。主要成分是甲烷,占93%以上。次含少量乙烷、丙烷和氮气等;水的主要成分为氨、硫化氢等,腐蚀性强。浊氟石:布在张家焉和后王家山一带,藏量可观,含量25~40%。

植被

吴堡县已无原始植被,除耕作地带外,多为次生草本植物群落,灌木丛和稀疏乔木,或由人工栽培的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及部分天然薪炭林。森林覆盖率24.4%。境内有林地198000亩,占吴堡县土地面积的35%,有树种22科,28属,49种。天然草场16.61万亩,其中灌从草丛63670亩,草甸草原34302亩,农林隙地类草场6.81万亩。人工草场保留面积2440亩。林草总覆盖充达31%。

动物

吴堡县地处与华北交界处,动物区系以华北区系为主,省区又划分在黄土高原森林草原-黑垆土景观区动物群区内。由于历史原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代表性植被剩有耐寒抗旱性的杂草、如针茅、白草及蒿类。天然森林已荡然无存。单一的自然景观,致使运动种类数量减少。由于森林草原的破坏,大型食草类、食肉类野生动物大大减少,啮齿类不仅存活下来,而且得已发展,成为优势种。

人口

1953年,全县共有10365户,44568人(男22131人,女22437人)。

1964年,总户数13376户,总人口54760人,其中男性27949人,女性26811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有75人,高中程度453人,初中程度2504人,小学13602人,文盲、半文盲21037人,未入学儿童2800人。有3个民族,汉族54755人,回族4人,藏族1人。

1982年,本县有16112户,63274人,其中男性32715人,女性30559人。大学毕业生142人,大学肄业或在校生10人,高中文化程度4939人,初中文化程度13483人,小学21252人。有3个民族,汉族63267人,回族3人,藏族4人。

2011年,全县总人口8659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243人,常住人口为75800人 。全年出生人口1158人,出生率为13‰,死亡人口1117人,死亡率为12.9‰。 [4]

交通

先后三次对绥宋公路进行改造提高,达到二级路面。50年代,县乡公路建设起步,由近及远,先沟通“三道塬”。1972年底,吴堡县92.4公里环形公路胜利竣工通车。1973年底,实现社社通公路。

1989年,通公路的行政村199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4%。其中岔上、丁家湾、郭家沟三乡村村通了公路。干线公路、环线公路、专用公路与乡村简易公路总长370.5公里。有各种汽车178辆,各种拖拉机506台。

2011年,吴堡县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全年客运周转量9906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70664万吨公里。公路总里程508.3 公里。其中:干线公路(307国道)35.2 公里,高速公路18.2公里,三级路48.4公里,四级油路441.7 公里。

2011年1月11日,太中银铁路通车,在吴堡县设吴堡火车站,从此吴堡结束了不通火车的历史[5]

经济

农业

1976年至1978年,实行专业承包责任制,副业生产有了一定发展。

1979年以来,农村全面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粮食产量显著提高。1983年吴堡县粮食总产851.1万公斤,超过1976年前的任何一年。1984年风调雨顺,粮食总产达1065.5万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2011年,吴堡县农业总产值完成31629万元,较2010年增长9.9%,其中:农业产值25578万元;林业产值879万元;牧业产值4522万元;农林牧服务业产值650万元。秋收农作物播种面积116770亩,粮食总产量为16346吨,其中,谷物产量9253吨,豆类产量1996吨,薯类产量5097吨。油料产量1241吨,增产11.8%。蔬菜产量9846吨,增产4.6%。红枣产量41060吨,增产2倍。苹果产量712吨,增产13%。

2016年,全县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1万亩,粮食播种面积9.45万亩,其中玉米2.58万亩,小杂粮2.71万亩,大豆1.68万亩,马铃薯2.48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2.29万吨,完成计划任务的170%。 [6]

工业

1956年国家对私人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先后组织起铁业、木业、缝纫和面粉加工等4个合作社,3个合作小组。工业产值达到16.70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为19.27万元。

1958年8月,首办县国营综合厂。9月,筹建麻塌子煤矿,1961年投产。1962年,吴堡县有工业企业7户,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计为18.3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2户,产值7.86万元(当年价)。产品有电、原煤、木器、铁器、面粉、服装等。同年,国民经济调整,吴堡县关闭综合厂,煤矿转为社办集体企业。1965年国民经济形势好转,恢复综合厂并改名农业机械修造厂,1969年煤矿收归国营。

1974~1978年,在大办支农工业的号召下,相继建设建材厂、火电厂、氮肥厂,产值上升到百万元。1978年末,全部工业总产值以1980年不变价和当年价计分别为174.2万元、163万元。1979年以后,农村经济实行改革,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工业企业增至58户。1985年工业企业147户,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11户,总产值693.79万元(1980年不变价),比1978年净增519.59万元,增加将近3倍。

1989年吴堡县共有工业企业498户,全部工业总产值以1980年不变价和当年价计:分别为1696.9万元、2374万元。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产值以1980年不变价计868.53万元,以当年价计971.8万元;重工业产值以1980年不变价计828.59万元,以当年价汁1402.2万元。轻重工业比例持平。

2011年,吴堡县工业总产值71074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974万元,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32100万元。工业实现增加值30490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982万元,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10508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水泥51.3万吨,原煤23.8万吨。

2014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7.8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2.49亿元,同比增长1.7%;第二产业6.53亿元,同比增长7.6%;第三产业8.78亿元,同比增长8.3%。财政总收入7785万元,同比增长8.4%,地方财政收入3256万元,同比增长13.3%,财政支出10.59亿元,同比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亿元,同比增长1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9亿元, [7]

2016年,全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5.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2户,达到12户,完成产值 8.83亿元,同比增长22.7%,实现增加值3.89亿元,同比增长6.1%。

社会

卫生

1950年有公办医务人员4名,1951年增至10名。1965年,吴堡县卫生技术人员增至64人。

1975年,吴堡县医疗单位有职工107人。1976年以后外籍卫生技术人员大多调回,虽经各级医药院校毕业生分配和退休顶招、社会招工等途径使卫生队伍数量逐年增加,但技术水平下降,技术骨干奇缺。

1985年,吴堡县各医疗单位职工213人(包括厂、矿、学校医务室8人),为1950年的43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70人。有乡村医生、个体医生159人。吴堡县从医人员共有329人,平均每千人有医务人员4.7人。

2010年,吴堡县拥有卫生机构18个,床位359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88人,其中:执业医师69人,执业助理医师8人,注册护士43人。

2016年,中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完成了项目可研批复、建设用地规划、环评批复、建设用地批准书等手续,待批复后即可开工建设。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61974人,参合率达98.9%,个人年度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到30万元。

教育

50年代,创办了任家沟、宋家川两所初级中学,1960年开设高中班。1985年,吴堡县有电大教学班2个,学员56人,先后于1986、1987年毕业。1985年,经省、地检查验收,吴堡县已达到了普及初等教育的标准,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了合格证书,并授予锦旗1面,奖金1万元。

1989年吴堡县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4所,7个高中班,53个初中班,学生2939人,教职工244人;有职业中学1所,学生16人,教职工25人;有公办小学189所,学生6974人,教职工717人。

2011年,吴堡县有普通中学2所、小学37所、幼儿园4所。小学在校生4746人,招生885人,毕业生760人;初中在校生2261人,招生647人,毕业生1151人,高中在校生1613人,招生514人,毕业生555人。

2016年,吴堡县中高考再创佳绩,中考平均成绩位居全市第三,吴堡中心高考二本以上上线93人,综合评比位列全市第八。 [8]

文化艺术

陕北著名的民间艺人张天恩。青少年时期,他赶牲灵走三边,下柳林,为边区驮盐、送炭,沿路的山山水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编唱了许多民歌,如《赶牲灵》、《跪旱船》、《白面馍馍虱点点》、《十劝劝的人儿》等,特别是《赶牲灵》誉为中国民歌之首。

书法艺术未见大家,但也有爱好者留下的遗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着科学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书法逐步成为一项群众性的活动。

美术创作,尤其是剪纸,多为民间妇女的作品,中高家庄贾四贵母子的剪纸艺术精湛,国外尚有声誉。民间舞蹈以春节秧歌见长。

旅游

横沟温泉

位于吴堡县横沟村,地处黄河中游秦晋峡谷地段,与山西省隔河相望,距县城17.5公里。横沟温泉是西至榆林市定边县,东至太原范围内独一无二的温泉,在区域板块中具有稀缺性。

而且,温泉本身富含钙、钾、镁、钠等元素及丰富的重碳酸根等阴离子,对各种皮肤病、慢性风湿性疾病、狐臭、妇科病、骨质增生等有保健作用和治疗效果。横沟温泉作为陕北地区独一无二的温泉,集旅游、观光、保健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区。水温33℃至39℃,化学类型为C1-Na,PH值为7.8,矿物质11.71克/升,日涌水量达8000立方米,是吴堡县发展旅游产业的第三大宝贵资源。

吴堡石城

位于距县城宋家川东2.5公里的吴山之颠,海拔高度约793米。古城东、南、西三面为悬崖峭壁,北门外为咽喉狭道连接后山梁。“环山抱水”的吴堡石城自古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地。吴堡石城依山而建,平面呈不规则圆形,城周长1125米,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城墙内为黄土夯筑,外为石砌,条石拉筋。

城垣残高1.6至11.2米。城垣设东、南、西、北四门,上均建有门楼,今门楼皆毁。原门上所嵌石刻题额现仅存西门、南门二处三块。城垣西墙、北墙各设马面一处,东北、西北角设有角台。城内原有南北大街一条,店铺数十处及历代衙门、娘娘庙、祖师庙等。[9]

风景图集

视频

美丽陕西省界行 航拍吴堡

吴堡县高清形象宣传片《们吴堡》

參考來源

  1. SM公司打造新星五人帅男组合SHINee出道(附图),新浪网,2017-12-19
  2. 吴堡县地理位置,党政机关网,
  3. 大美小城“铜宇堡”,陕西省面积第二小的县, 东方资讯网,2018-12-17
  4. 榆林市吴堡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国统计信息网,2013-04-01
  5. 大美小城“铜宇堡”,陕西省面积第二小的县,东方资讯网,2018-12-17
  6. [http://www.wubu.gov.cn/xxgk/ggjg/zxggx/34651.htm 关于吴堡县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党政机关网,2017-04-19
  7. 吴堡2014年完成生产总值17.8 亿元 同比增长7.1%, 华商网,2015-03-07
  8. 关于吴堡县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党政机关网,2017-04-19
  9. 国内罕见的石头城堡——吴堡石城, 党政机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