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吴明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明仪
出生 1968年(55-56岁)
台湾省台北县莺歌(今新北市
国籍 中华民国
奖项
  • 1992 中华民国第十三届全国美术展览会-首奖
  • 1993 和成文教基金会第二届金陶奖-银奖
  • 1995 莺歌第一届金莺奖-首奖
  • 1996 台湾生活用品评选展-最优奖
  • 1998 台湾生活用品评选展-优选
  • 1999 台湾生活用品评选展-优选奖 [1]

吴明仪,1968年生于新北市莺歌镇的制陶世家,祖先来亦南宋时期福建泉州的磁灶镇,吴明仪已是第24代[2]。高中以前仅帮忙练土、彩绘,直到毕业之后才开始学习陶艺。毕业于电子科,先后曾开过泡沫红茶店、手机行与音响店等,当时仅利用工作空档玩陶、研究彩釉。两岸开放后,父亲的陶艺公司(名:达光陶瓷,成立于1974年)由于未转型而趋于没落,吴明仪决定回家承接事业[3]

研究方向

自1991年成立个人工作室到2000年间,一共10 年的时间,吴明仪尝试各种铜红、铜绿、钧釉与蓝釉等成份比例及施作组合。除了釉药创作,他也积极投入生活陶产品的设计及研发,2001年起发表数个的景观水流模组[3]。近年,与妻子在苗栗明德水库南岸购地建屋,创设“陶艺源地工作室”,并亲自建造一座“母子柴窑”,希望以此实现柴窑烧陶的理想。除创作之外,吴明仪更以摄影记录工作室一带的自然生态变迁,以保护台湾原生自然生态环境为宗旨,将陶艺源作为陶艺学习、创作与展览的休闲空间[2]

创作风格

早期作品釉彩炫丽,近年致力于现代陶艺的单纯创作,探讨人、窑、柴、土、火等不同元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借由不同植物的柴火与其不同火焰的流窜痕迹,展现自然落灰在高温差异环境下的细微变化[3],意即以柴火作为助燃的材料,以其直接在体坏上留下自然的“火痕”,搭配木柴燃烧后,灰烬落在作品上而产生的“自然落灰釉”色泽[2]。吴明仪更依据自己不同的风格推出三种品牌以做为区分:

  • “陶艺源”:属于半人工或机器量化生产的生活陶瓷,如茶壶、碗、盘等器皿
  • “文生窑”:属于手工或景观艺术陶瓷之设计,如其“水流”系列
  • “吴”:属于纯创作的现代陶艺,如近期所发表之“熔古薪艺-台湾柴烧红”系列。

个展经历[4]

  • 1993 “首展-釉的律动”新北市立文化局
  • 1996 “铜红绿窑变釉-研究发表 展” 新北市立文化局
  • 1998 “陶、瓷、釉结合艺术”新北市立文化局
  • 2000 “柴烧陶-研究发表 展” 新北市立文化局
  • 2001 “吴明仪 设计展-水流” 富贵陶园艺廊
  • 2001 “吴明仪 设计展-水流” 上海艺术博览会
  • 2002 “吴明仪 设计展-水流II”富贵陶园艺廊
  • 2004 “2004吴明仪 设计展-水流”富贵陶园艺廊
  • 2009 “熔古薪艺-2009 吴明仪 柴烧陶 展” 富贵陶园艺廊
  • 2010 “熔古薪艺2010 吴明仪 台湾柴烧红 陶展” 富贵陶园艺廊
  • 2012 台湾工艺之家[5]邀请展“吴题.吾陶- 吴明仪陶艺之路 陶展” 新北市美丽永安生活馆艺廊
  • 2013 “吴明仪-茶器” 展 富贵陶园艺廊
  • 2013 “溯源-屋脊上的文生柴窑 吴明仪 柴烧陶 展”WUGallery
  • 2014 熔古薪艺 “柴烧陶.不只是柴烧”吴明仪柴烧陶 展WUGallery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