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含肺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含肺鱼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含肺鱼是总鳍鱼的一种,拉丁文名是Hyneria Lindae。生活在泥盆纪的近海中,体长可达3米,重约0.7吨,是有史以来肺鱼中第二大的种类。含肺鱼的鱼鳍相当发达,有强健的肌肉,因此含肺鱼可以爬上近岸捕食陆地生物与两栖动物,但无法爬的太远。

简介

含肺鱼是肺鱼类的先祖,早在泥盆纪就出现在地球上。

肺鱼是一种和腔棘鱼类相近的淡水鱼。古代时曾在地球上大量繁殖,现在仍有少数保存着其种族而遗留下来,可以说是一种"活化石"。诚如它的名称,肺鱼有很发达的肺部,部分种类即使没有水也能呼吸空气而生存。在陆地上,鳍能像脚一样支撑着身体。

肺鱼类的最早代表是泥盆纪中期的双鳍鱼。在此基础上,肺鱼类在晚泥盆世至石炭纪曾经比较繁盛,至今只有少数极特化的代表生活在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的赤道地区。

大洋洲肺鱼是三个地区肺鱼中最原始的,它们生活在昆士兰洲的一河流中,在旱季河流水量减少时就生活在一个个孤立的小水坑中,到水面上来呼吸空气,利用它那分布着许多血管的单个的肺进行呼吸。不过,这种鱼还不能离开水面生活。

非洲的肺鱼和南美洲的肺鱼则在它们栖息的河流完全干涸后还能够生存好几个月。当旱季来临时,这些肺鱼就钻进泥里并把自己包裹起来,只留下一到数个小孔与外界通气,以使自己能够进行呼吸。与大洋洲肺鱼不同的是,这两种肺鱼都有一对肺。

肺鱼呼吸空气的能力自然而然地使我们联想到,它们可能是鱼类和陆生脊椎动物之间的一个中间过渡环节。特别是大洋洲肺鱼的偶鳍演化的外形很像是细细的腿,它们甚至可以用这样的偶鳍在河地或是水塘底部像走路似的移动身体,这样的身体结构和行为活生生地反应了陆生的四足脊椎动物的早期形态。

据科学考察,含肺鱼的生理结构使得含肺鱼可以使用类似于今日鳄鱼的方法捕捉猎物,也可以像鲨鱼一样在水中进食。

评价

与其它的鱼类家族相比,肺鱼类一直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家族。从这一支进化路线的主干发展出了角齿鱼属,它们在三叠纪和随后的整个中生代里曾经广泛分布在世界上大多数的大陆水域里。现代的大洋洲肺鱼就是角齿鱼的直接后裔。

非洲的肺鱼和南美洲的肺鱼则是从肺鱼亚纲进化主干分化出去的旁支。非洲肺鱼的偶鳍退化成又长又细的鞭状,而南美洲的肺鱼偶鳍也显著缩小,成为相当小的附肢。

肺鱼类在南半球大陆上的分布状况使一些地史学家认为这证明了过去南半球的各个大陆曾经有紧密的联系。但是也有的科学家认为,既然地质历史时期各种各样的肺鱼曾经遍布世界,那么现代肺鱼的分布情况只是代表了过去一度范围广阔的肺鱼栖息地在现代的遗迹。

肺鱼的存在为我们了解过去鱼类向原始的两栖类的过渡提供了参照。但是要说肺鱼就是两栖类的祖先则证据依然不足,例如,它们的颅骨硬骨化的程度很低,这与两栖动物那种坚实的硬骨质的颅骨比起来显得差距很大;而且,肺鱼类的偶鳍特化得很厉害,显得过于纤弱,很难使人把它们与两栖类那些强壮的四肢联系起来。[1]

参考文献

  1. 含肺鱼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