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否定神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否定神学

中文名: 否定神学

外文名: Negative Theology

否定神学(Negative Theology),基督教神学主张对上帝存在不作直接论证的研究方法。认为上帝作为存在、生命及万物的根源和始因,超出有限的人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范围,人不可能真正或完全弄清上帝的本质及特性。人对上帝的认识只能通过判断上帝不是什么来展开,而无法确定上帝究竟是什么。否定对上帝的任何人为界定,强调上帝本身不可触及、不可认知、不可言状、不可界说和解释。代表人物有伪丢尼修、埃里金纳等人。[1]

概念说明

否定神学negative or apophatic theology,并非因其系悲观的、有缺点的、缺乏良好品质,及内容有问题,因而被“否定”。相反,所谓否定指的却是“拒绝承认”;亦即将神学作为科学处理时所抱持的一种“拒绝”态度或思想程式。希腊文中与英文“否定的”negative相等之语汇为apophatic (apo-phanai, no-saying);因此“否定神学”除在英文中称negativetheology外,亦称apo-phatic theology,也就是在论及神学时,宁持拒绝而非肯定方式;亦即一种带有拒绝、沉默方式之神学。其相对语应为“肯定神学”affirmative or kataphatic (希腊文:kata-phanai, yes-saying) theology  

思想来源

否定神学基于“三项相互关联理由”   : (1) 神学系对人类之间无限的、绝对的、神圣的爱之奥秘作有限、科学及系统的讨论。此一讨论(希腊文为logos)一方面有如真欲成为有关天主的言语,但另一方面,则感觉在谈及天主之奥秘时,实有深沉之不适切性、缺陷及无力感;因之它往往倾向于使用“拒绝方式”。 (2) 在对三位一体天主之无限奥秘作有限之讨论时,至少在天主教神哲学传统上包括“类比”之三种步骤,亦即肯定、否定及卓绝肯定(参 698)。类比之第二项系否定,亦即对受造物在其演变过程中的有限、弱点、缺陷及不完美所作之否定;换言之,在感官经验范围内之实际事物(例如个人、父职、变更),在适用于讨论天主之无限及绝对完美奥秘时(例如天主圣三并非如人间三个断然个别存在之个人;天主是所有人的父亲,但不涉及人类之婚姻或性行为生育;在天主方面不可能有自不完美而逐渐臻于完美之情形),必先将其有限、弱点、缺陷、及不完美加以净化。 (3) 由于甚多历史原因,若干文化(例如佛教中国、马来)在讨论宗教实际问题时,宁愿选择否定方式;换句话说,他们宁愿选择“沉默”方式的神学。  

参考来源

  1. [1],网易网 , 2019-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