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吝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吝啬

吝啬,一般指小气的意思。贬义词,被人们普遍视为人性缺点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小说中,吝啬的人一般都是反面角色,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应该可以当选吝啬鬼的代表。有人在南北文化的比较中,也把南方某些大城市人的吝啬当作不可饶恕的小辫子,抓住不放。但现在都市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生活潮流,就是主动追求吝啬。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吝啬 [1]

外文名 shylock

古代是指 人名 [2]

吝啬的近义词 吝啬鬼、小气、孤寒、抠门,等

反义词 大方、阔气等词语

汉语词语

基本信息

【词目】吝啬

【拼音】lìn sè

【词性】<书>形容词(贬义词)

【英译】[piker;stingy;skimpy;chinchy;close-fisted;mingy; mean; niggardly; be mean and stingy;penny pincher;miser; niggard; shylock; skinflint]

【同义词】小气、孤寒

  • 孤寒一词 常见于粤语使用,所以粤语日常交流基本不会出现吝啬一词。

【反义词】慷慨 大方

【基本解释】

.1.保守,保住使不失去。

2.小气,当用而舍不得用,过分爱惜自己的钱财。

3.过分爱惜己之财物,当用而不用。俗称"小气"

始,洪家富而性吝啬。--《三国志·曹洪传》

详细解释

1. 保守,保住使不失去。

《易·说卦》:"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孔颖达疏:"为吝啬,取其地生物不转移也。"高亨注:"地生养草木,草木固植于一处,不能自移,且离地即死,是地保守其财物也。"

2. 过分爱惜己之财物,当用而不用。

《三国志·魏志·曹洪传》:" 洪家富而性吝啬。"《朱子语类》卷七一:"六五居尊位,却如此敦本尚俭,便似吝啬。"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霍女》:" 朱大兴 ,彰德人。家富有而吝啬已甚。"巴金《寒夜》十一:"他不去,同事们会以以为他穷或者吝啬,会更加看轻他。"

相关词语

吝啬鬼

吝啬鬼经典形象

概述

世界四大吝啬鬼为

夏洛克(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

泼留希金(俄国作家果戈里长篇小说《死魂灵》

阿巴贡(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

葛朗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长篇小说《守财奴》)

这四大吝啬鬼形象,产生在三个国家,出自四位名家之手,涉及几个世纪的社会生存,从一个角度概括了欧洲四百年来历史发展的进程。从创作的时间上说,泼溜希金出现最晚,果戈理的《死魂灵》写成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但从人物形象的阶级意识上说,泼留希金应列为最早,他是前苏联封建农奴制下的地主。夏洛克排行第二,他是十六世纪,即封建社会解体,资本原始积累初期旧式的高利贷者。阿巴贡算作老三,他是十七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资产者,葛朗台成了老四,他是十九世纪法兰西革命动荡时期投机致富的资产阶级暴发户。

这四代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简言之,泼留希金的迂腐,夏洛克的凶狠,阿巴贡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构成了他们各自最耀眼夺目的气质与性格。

夏洛克

英国杰出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非常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个贪婪、阴险、凶残的吝啬鬼形象。夏洛克是个资产阶级高利贷者,他为了达到赚更多钱的目的,在威尼斯法庭上,凶相毕露,"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像一切吝啬鬼一样,贪婪是其共性。夏洛克之所以拒绝两倍乃至三倍借款的还款,而坚持按约从商人安东尼奥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是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人时不收利息,影响了夏洛克的高利贷行业,所以他要借机报复,致安东尼奥于死地,好使自己的高利贷行业畅行无阻,从而聚敛更多的财富。夏洛克作为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其个性是阴险凶残,当法庭调解让借款人安东尼奥出两倍甚至三倍的钱偿还他时,夏洛克险恶的说:"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作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说着便在自己的鞋口上磨刀,时刻准备从安东尼奥胸口上割下一磅肉,凶残地致安东尼奥于死地,而且一味固执,没有丝毫的同情怜悯。这就是夏洛克不同于其他吝啬鬼的个性。中学生阅读欣赏时,一定要把握其这个个性。

葛朗台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在他的名著《欧也妮·葛朗台》中也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吝啬鬼形象--葛朗台。高中语文教材选文时只选其《家庭的苦难》一章中的一部分,并且被选文定名为《守财奴》,"守财奴",即看守财产的奴隶,人本应是财产的主人,是财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却成了守财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金钱已经使他异化。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作者通过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贪婪和吝啬是相辅相成的,吝啬鬼们聚敛财富时都是贪婪,在使用财富时都是吝啬。象其他吝啬鬼一样,葛朗台既贪婪成癖,又吝啬成鬼。

但巴尔扎克毕竟是大手笔,他笔下的葛朗台作为吝啬鬼的典型性是"执着狂",尤其是一个"狂"字,高

度概括了葛朗台的个性特征。中学生欣赏这个人物形象时,只有抓住"狂"字这把钥匙,才能深刻领会其典型性。过了七十六岁的葛朗台老头在看到女儿把玩自己的定情之物金梳妆匣时,竟"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一个"纵"和一个"扑"字将老葛朗台贪婪到发狂的形象活化到纸上。当独生女声明匣子是情人寄存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扑过去想抢回时,老头竟"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梳妆匣上镶嵌的金子异化了父女之情,使吝啬鬼发狂。但抢夺女儿的情物梳妆匣把太太气得晕死过去的现实使葛朗台从癫狂的漩涡中跳出,变得异常清醒,"孩子,咱们别为一个匣子生气啦,拿去吧",老箍桶匠马上把匣子扔到床上,并且到自己的密室拿一把金路易来也摔在床上,声称是送给欧也妮的。葛朗台的"大方",搞得太太和女儿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其中的隐秘只有吝啬鬼自己清楚。为一只梳妆匣气死了太太,女儿按律将继承家庭财产的一半,那等于要了葛朗台的命,狡诈的葛朗台知道以小失大划不来,便百般讨好自己的女儿,甚至常在她面前哆嗦,装模作样,以亲情为诱饵,骗女儿放弃对亡母财产的继承权,并且常利用女儿对情人的特有感情占便宜。这些都表现了吝啬鬼个性的另一个侧面--"狡诈"。但葛朗台毕竟是拜金狂。当他到弥留之际,生命力退守在眼睛里时,他能够睁开眼时,竟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金子,脸上的表情仿佛进了极乐世界。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为他做临终法事时,他竟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金十字架抓到手里,这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临终对女儿的遗言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一生疯狂地追求金钱,占有金钱,最后被金钱所累时仍竭力呼唤着金钱而走向坟墓,金钱已经使他异化成鬼,一个疯狂狡诈的吝啬鬼。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