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語文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後(漢語文字) |
後(拼音:hòu)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後和它的繁體字「後」原是兩個不同的字。「後」本義指遠古時代的君主或諸侯,後來專指君主之妻。「後」古字形用「幺」表示繩,「止」表示腳,合起來表示用繩子栓住腳,表現落後。引申指時間較晚的或次序上靠近末尾的。又引申指在反面的。
漢字簡化時用「後」代替了「後」。由簡體文本轉換為繁體文本時,要分化為「後」與「後」。后稷、后羿、后妃、皇后、王后、太后等詞中的「後」仍作後,不作後;而前後、先後的後要改作後。 [20] 后姓與後姓是不同的姓氏。
基本信息
中文名後拼 音hòu繁 體後(後面、後來)部 首𠂆、口 五 筆RGKD [1]倉 頡HMR [1]鄭 碼PDAJ [1]筆 順撇、撇、橫、豎、橫折、橫字 級一級(編號:0482) [4]平水韻上聲二十五有、去聲二十六宥 [3]結 構合體字,半包圍-左上包圍結構總筆畫2+4、3+3(部首+部首外)統一碼U+540E [1]四角號碼7226₁筆順編號331251注音字母ㄏㄡˋ造字法後:會意字;後:會意字
商代甲骨文中有甲組圖A、甲組圖B的字形。這一字形學界一般解釋為「司」。從20世紀60年代起,有一些學者提出甲骨文中的「司」和「後」是一個字。 [21] 「司母戊鼎」也因此改名為「后母戊鼎」。國家博物館改「司母戊鼎」為「后母戊鼎」給出的理由是:「上世紀70年代起,一些專家建議把『司母戊』改為『后母戊』。因為商代的字體較自由,可以正寫,也可以反寫。所以『司』和『後』字形可以一樣。根據銘文可知,后母戊鼎是商王武丁的兩個兒子為祭祀其母親而制的,如果定名為『后母戊鼎』,意思上更接近『商王之後』。」 [28] 對此有的學者表示反對。通過分析商代甲骨文中甲組圖A、甲組圖B字的字形構造及本義,以及它們在卜辭中的用法得知:甲組圖A和甲組圖B都是「司」字,不是「後」字。甲組圖A、甲組圖B字形在卜辭中主要是作祭祀解,釋「後」會使卜辭讀不通。
相關商代銘文的「司」「後」之爭,其根源可追溯到東漢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說文》:「司,臣司事於外者,從反後。」許氏基於對「後」字的反轉,即所謂「司」從反「後」,義為「臣司事於外者」。好像是以「後」為君號令於內,而以「司」為臣執事於外,兩者內外關聯,所以用構形相同但方向相反的兩個字予以表達。正是許慎的這些說解,就為司、後之爭埋下了種子。 [23] 甲骨文「後」與「毓」同用,「毓」喻三等上古屬匣,與「後」同音。「毓(或者後)」在甲骨文中寫作甲組圖C、D,很像母親生子的樣子:上部為一側面的「人」形(有的為一「女」字),下面是一個頭朝下的「子」字。王國維認為這就是母親生孩子的情形,頭朝下是正常的順產。有的在倒「子」下還附有幾個小點,以表示孩子出生時的羊水。所以婦女生子就是「後」的本義。
見於傳世與出土資料,「後」字的出現均在春秋以後,如春秋晚期吳王光鑒之「虔敬乃後」、戰國中山王兆域圖之「王后」「哀後」等。出土所見戰國簡策中,後字已多有使用,傳世戰國時期成書的文獻資料中,用作王妻之義的後字,已經替代了毓字。
「後」的本義既是「生育」「養育」,但是在先秦古籍中「後」多指「國君」。說起「養育」與「國君」之間的意義聯繫,還得追溯遠古時代原始部落的生產、生活的歷史。遠古時代的人民是用簡陋的石器、木棍等生產工具與大自然抗爭,以求生存發展的。在自然條件惡劣、生產力低下的環境中求得生存是很不容易的,原始部落的人民都希望有賢明的人來領導大家發展繁衍人口。這就是古人所謂的「天生民而立之君」。這一廣泛的社會背景,使「後」字派生出「君主」「帝王」之義。例如《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後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屈原《離騷》:「昔三後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後」由「君後」又引申指君主的正妻。例如《後漢書·郭皇后紀》:「後叔父梁,早終。」《隋書·李密傳》:「欲規篡奪,污辱妃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