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本体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同本体论(古希腊语:ὁμοούσιος,homoousios),也称为同本质论,基督教术语,主要用于三位一体神学中,用来解释耶稣与上帝之间的关系。这个字由古希腊语:ὁμός(homós,意为相同的),与古希腊语:οὐσία(ousía,意为本质,本体或存在)组成,尼西亚信经中,称耶稣与上帝是homooúsios(同性同体、本体相同、同一本质、同一属性),意思是,他们在本质上完全相同,与上帝是相等的。在第一次尼西亚会议中,基督教会接受这个解释,用来澄清耶稣与上帝的神性。拉丁神学中,将它译为同质论(拉丁语:consubstantialis)。
基督教发展史上,耶稣为首的犹太新兴教派人数并不多,所以要发展下去必须建立一个有组织的团体。耶稣为自己挑选了十二个使徒[1],象征自古以色列以来的十二部族[2]。这十二个人替耶稣向民众宣传教义。
简介
ὁμοούσιος这个希腊文单字,在新约圣经中并没有出现,但在基督教历史上出现的时间很早,最早使用这个字的是诺斯底教派。
基督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宗教,拥有超过20亿的信徒。基督教信仰的中心思想是关于耶稣基督的诞生,生命,死亡和复活的信仰。当它从一小批信徒开始时,许多历史学家将基督教在全世界的传播和采用视为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精神使命之一。
“基督徒”一词多次出现在《新约圣经》的书信部分,例如在《使徒行传》第11章第26节、第26章第28节与《彼得前书》第4章第16节:从安提阿的教会聚集起首,他们被称为基督徒;及后,希律亚基帕曾对保罗表示,“保罗少许的说话,便叫亚基帕作基督徒吗!”。《彼得前书》里,彼得把“基督徒”与“受苦”连在一起,也指出“基督徒受苦,不是羞耻,而是荣耀上帝的事”。在保罗传教时代,基督徒较常以“圣徒”自称。圣经《马太福音》第28章第19-20节提到耶稣给基督徒的大使命,“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或作给他们施洗归于父子圣灵的名〕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视频
同本体论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耶稣的十二个门徒都叫什么名字,搜狐,2017-11-07
- ↑ 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是什么?,搜狐,2021-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