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叶茂台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叶茂台镇隶属于辽宁省沈阳市,属法库县辖镇,位于法库县境西部,距县府45公里,镇区域面积175.33平方公里,辖16个村委会,101国道(京沈公路)从叶茂台镇境内通过。叶茂台镇农业以玉米、花生、菜籽、寒富苹果等作物为主。叶茂台镇境内名胜古迹有叶茂台辽墓群。[1]

地理位置

叶茂台镇位于法库县县境西部,距县府45公里。101国道(京沈公路)从叶茂台镇境内通过。

自然状况

叶茂台镇域总面积175.33平方公里,人口2.2万。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总数22054人。 叶茂台镇乡镇企业有商贸、矿泉水厂等。

叶茂台镇农业主产玉米、花生、菜籽、寒富苹果等。镇内名胜古迹有叶茂台辽墓群。

历史沿革

叶茂台镇属法库县辖镇,1961年设叶茂台公社,1984年置乡,1985年建镇。

行政区划

叶茂台镇辖:刘家村,太平庄村,阎荒地村,庙台山村,当石山村,薄坨子村,母坨子村,四架山村,荒地村,西二台子村,西头台子村,叶茂台村,榛子街村,太平山村,四官窝堡村,石桩子16个村委会。

镇名由来

辽宁省的法库县有个叶茂台镇,过去的一个小村子,村子后面有一座山,山上苍松翠柏,古木参天,景色秀美宜人。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叶茂台村只有几十户人家。在紧挨着山脚的地方,住着祖孙三口人,老汉的儿子、儿媳妇死的早,70多岁的老汉带着二个孙子大锁二锁,靠租种一个外号叫刘半截的刘姓地主家的地过日子。这老汉是个有名的庄稼把式,种的庄稼年年丰收,可是,就这样他家的日子过的仍然很穷,一个原因是那个刘半截剥削的狠,一个原因是因为大孙子虽然身体强壮,可是好吃懒做,还不孝顺,不象二锁老实厚道、为人耿直诚实。这一年,老汉突然得了一场病,这一病老汉就没起来床。开春后,老汉感觉自己已经不行了,就把大锁二锁叫到面前,告诉两个孙子说:听祖辈说,在后山的山腰上有一块大石板,石板下有个洞里面埋藏着金银财宝,只要到山上找到金钥匙,就可以--打开--石--洞--得到--,老汉话没说完就咽了气。

大锁听了爷爷的话,心中暗自高兴,他也顾不上守孝了,第二天一早就一个人偷偷上了山,去找金钥匙去了。呵,大锁在山上这个转悠呀,转了一天也没看见什么金钥匙,他垂头丧气的来到一棵大树下,这棵树下有一块大青石,大锁心想歇一会吧。他刚坐上,就觉得屁股被什么东西咯了一下,他拿起来一看,是一把破镰刀头,心里生气,一边嘟囔一边把破镰刀头狠狠地向大青石上摔去,嗑的火星乱嘣。这时,突然嗖的一声从树后面窜出一条大蛇,向他扑来。大锁吓得大叫一声,转身就跑,只见他连滚带爬,天快亮时他才好不容易跑回家中。

二锁看见哥哥满身伤痕,气息咽咽的样子,就问大锁发生了什么事情。大锁断断续续把偷偷上山寻找金钥匙的事跟二锁说了,可是还没说完就死了。二锁伤心至极,发誓要给哥哥报仇。守孝三天后,二锁把爷爷埋了,带着镰刀上了后山。他到了山上转了一圈也没看见大蛇的影子,就来 到棵老槐树下,想在青石板上歇一会,刚要坐下,发现旁边有把破镰刀头,捡起来看了看,刚要扔掉,心里面一想拿回去磨一磨也能用,就把它别在怀里。正当二锁转身要坐下时,刮起一阵大风,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忽然嗖的一声,大蛇从树后窜了出来,直奔二锁扑来。二锁看见仇人眼睛都红了,他抽出镰刀迎了过去,与大蛇搏斗起来。经过一番苦战,二锁终于杀死了大蛇,为哥哥报了仇。二锁累坏了,想坐下歇一会,这时从树后出来一个白胡子老头,这老头可不一般,一看就是仙风道骨。二锁赶忙做揖施礼。白胡子老头面带微笑,告诉二锁说:那把镰刀头就是金钥匙,三天后正午你用它在青石板上敲三下,藏宝洞的门就会打开,千万要记住,听到风声赶紧出来。还没等二锁说话,白胡子老头就不见了,二锁心里面明白白胡子老头一定是个神仙,他暗暗记住了白胡子老头的话,下山回了家。

二锁为人老实厚道,金钥匙的事很快就被地主刘半截知道了。第二天他就逼着二锁去开藏宝洞,二锁没办法,只有带着刘半截来到后山。二锁掏出金钥匙在青石板上敲了三下,只听隆隆作响,青石板向两边分开,露出一个山洞,洞里放出耀眼的光芒,金银财宝装满了山洞,刘半截乐的五官都错了位,拎着大麻袋急忙忙跑了进去,开始往麻袋里面装呀。 二锁进洞后,一眼看见了洞里有一匹浑身雪白的大白马,这马又高又壮,二锁看了好不喜欢,心里核计金银财宝总会花了的,要是有了这匹好马种地可就不愁了。这时二锁就觉得耳边响起了风声,于是他牵着马赶紧往洞外走,就见山洞的大石门开始慢慢关上。二锁牵马迅速走出了山洞。等到刘半截发现后拽着装满金银财宝的袋子往外跑时,因为装的太多拽着费劲,他又贪财舍不得扔下,当他刚刚拽到洞门,一脚洞里一脚洞外时,山洞的门就关上了。说来也巧正好把刘半截夹了个里面一半外一半,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留半截"。 据说打那以后再也没人打开过那个宝洞,二锁自从有了那匹,马勤劳耕作,又娶了个美丽娴慧的媳妇,这日子过得一比一天好。后山自从洞口合上以后,洞口的那块青石板也变得很大,而且周围长出很多枝繁叶茂的灌木丛,后来人们就给那个地方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叶茂台。

经济发展

叶茂台镇2007年财政税收546万元,固定资产投入1亿元,招商引资任务2700万元,绿色村庄植树完成23.9万株,常规造林完成1544亩,栽植万寿菊7300亩,种植三樱椒1万亩,菜籽繁育1.5万亩,种植花生5万亩,其中地膜花生4000亩,百亩试验示范小区100亩,引进木业加工企业2户,投资千万元的万寿菊颗粒加工企业1户,完成棚菜生产小区2个,冷、暖棚300栋,完成村外致富小区20个,粮豆总产达1.1亿斤,农民人均收入实现5700元(比2006年增加1000元),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为8万头、1.2万头、2.4万只、150万只。

叶茂台镇2010年财政收入任务1770万元,已完成1440万元,现已完成年计划的81%;年末一定超额完成任务;一般预算收入690万元,已完成797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6%;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已完成3.8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2%;规模户产值8.5亿元,已完成9.0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6%;招商引资4730万元,完成1.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359%。

全年重点项目有:

牛产业发展。辉山乳业牛场建设情况,叶茂台共有四个牛场,四架山牛场已全部完工,太平山、庙台山青储窖已完工。

设施农业建设。2009年秋共发展冷棚2860亩,大部分上茬种的香瓜,下茬种的西红柿、茄子等。

2010年发展设施农业面积(暖棚)3200亩,9月末,暖棚建设已全部完成,打井、办电、修路并全部配套,同时,秋建暖棚温室800亩,冷棚1300亩。

常规造林任务7000亩,其它荒山造林5000亩,林网路网绿化工程900亩,果树经济林1100亩。已完成荒山造林1万亩,林网绿化1500亩,果树3000亩。

风力发电项目。石庄子村马鞍山风场风力发电工程已并网发电,叶茂台风场5万千瓦风力发电工程机座安装即将结束,整个工作中,镇里成立了专门班子,涉及占地农户600多户,预计年末可并网发电。[2]

特色产业

叶茂台镇成为闻名的菜籽之乡,以贫困闻名的法库县叶茂台镇自引进了种植菜籽生产这个龙头产业,使3000多农户靠菜籽生产发了家,也使这个穷乡僻壤的小镇一时之间成了闻名全省的菜籽之乡,富庶之乡。这个镇生产的菜籽不仅畅销国内十几个省(市),而且出口到日本、意大利等国。靠菜籽生产,叶茂台镇每个农户年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

社会事业

2010年叶茂台镇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

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楼和宿舍楼建设主体工程已经竣工, 10月份已投入使用,并校后,使我镇的教学资源得到了整合。

小城镇建设。继续推进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一是坚持高标准规划,先后聘请省市县规划专家对小城镇进行科学规划,引导镇内居民有序开发建设。完成土地流转100亩,位于101线北的花生市场建设已全部竣工,同时全面规划十字街北到101线区域,7月份拆迁工作全部结束,叶茂台村260平米村部主体工程已经结束,7000平米广场建设全部竣工。全年全镇共规划建设6.3万平米。

特色资源

沈阳市法库县叶茂台镇中一深井,原为村镇的供水井,是1986年夏季施工完成的,其水质优良,水量丰富,经辽宁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对该井历时2年多的调查评价,形成水质报告摘录如下:该井水无色、无嗅、无味、无肉眼可见物,水质清澈透明,清爽可口,PH值7.53--7.90,矿化度317.5--363.1mg/l,总硬度193.44--198.85mg/l,偏硅酸含量39.00--42.38mg/l,锶含量0.24--0.27mg/l,还含有锂、锌、游离二氧化碳等多种有益人体的组分,属偏硅酸、锶型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限量指标、污染指标及微生物指标均达到及优于相应国家标准。该矿泉水赋存在断裂破碎带中,属深循环水,未受到自然或人为环境的污染,水位、水温及出水量动态稳定,不受季节影响,水温恒定在9度,出水量恒定在每小时15吨左右。该矿泉水检测后,沈阳市、法库县及叶茂台镇政府非常重视,派专人负责修建了7000多平方米厂院和1000多平方米厂房,安装了30千瓦变压器和抽水管道。

遗迹专区

叶茂台辽墓群遗迹保护区,位于沈阳市法库县城西叶茂台镇的圣迹山上,距离沈阳90公里,距离法库县城45公里,景区面积2749公顷,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处品位高、主题突出,集科考、科普、游览观光于一体的辽金故地历史遗址。

辽墓群究竟有多少墓穴和墓主多高的品级很难预测,现已开掘23座墓穴,最重要的是辽代萧义墓,墓主是辽代北府丞相萧义。已开挖墓葬的碑刻、壁画、绢画、石棺、帐房等大量出土文物,其中出土的两幅绢画"深山棋绘图"、"郊园野趣图"引起海内外考古界震惊,对研究辽金和塞外地区的历史,特别是契丹文化有重要价值。

辽金故地在历史上具有特色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与内地关系的演绎过程,而且在中国和世界上都是唯一的具有珍贵的历史科研和科普价值的地方。

辽墓群所在的圣迹山层峦叠嶂、蜿蜒数里,象一条伏地酣睡的巨龙,山顶多石,形状巨大怪异,山下林木茂密,山后的石窟洞中有洞、景中有景,滴水流光而下,巧成各种灵物形象,洞高丈许,有冰长年不化,被当地百姓称为冷宫。主要景点有遗址游览区、自然之谜石窟游览区、西山红叶、渭州古城、遗址陵园等。

旅游景点

圣迹山位于叶茂台镇政府西南1.5公里处,在京沈公路旁,此山风峦起伏,透迤数里山顶多石,其形甚巨,其壮怪异。上中多树,青松翠柏,发柳白杨,紫槐黄榆,构成一个葱笼的绿色世界。

此山在辽代被视为风水宝地,贵族统治者在山上修墓,在林中建坟,以期恩泽子孙,永享富贵。名曰圣迹山,亦有内以建墓表其显赫圣迹之意。墓志铭中云:"葬于辽川之右,圣迹山阳,至今已逾千年之久。

圣迹山以古迹众多而闻名于辽北。解放后,有关部门在这里发掘墓葬20多座。1952年在此发现一座用条石砌的八角形壁画墓,1974年发现的7号辽墓早期贵族墓葬,也是东北地区很少见的珍贵文物丰富完整的墓葬。这是有座砖筑的多室墓,住室安置一架木制"小帐"式的棺木,其形状是歇九脊房屋,台基栏杆均有,甚为精致。在这棺床东西两壁上挂着两轴绢画,一幅是绘有山水、树木、楼阁、人物的《山水双兔图》;一幅是绘有竹丛、麻雀、小兔的<〈竹雀双兔图〉〉。在这座山上还发现了一座辽代北宰相萧义的墓葬,墓室中有石棺一架,还有一方墓志及壁画,绘有"出行图"、"归来图"及武士等。墓志记载着萧义的生平,对研究辽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圣迹山古迹颇多,几乎是一代历史的标本。这座苍苍莽莽的大山以其悠久神奇而著称,古老的历史文化在这里化做了一片永恒的风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