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叶怡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叶怡均
出生 中国台湾
国籍 中国
别名 常怡君
民族 汉族
职业 演员

人物介绍

叶怡均,女,台湾中生代相声主力演员及编导,她在相声界被冠以“常怡君”外号的叶怡均,是台湾首位女性相声表演者,在国际间被誉为“廿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女相声演员”,师事相声大师陈逸安,也是大陆评书表演名家田连元的唯一在台女弟子。 现为台北曲艺团文教部执行长、台湾佛光大学和台湾艺术大学兼职讲师,曾获得台湾省广播综艺节目最佳主持人“金钟奖”。主要作品是《说相声》。 叶怡均2007年9月1日上午,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收叶怡均为弟子。在拜师仪式上,师徒均表示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缔结的缘分,要为弘扬评书艺术而孜孜以求。叶怡均告诉记者,她非常喜欢古老的评书艺术。两三年前通过大陆相声演员结识了田连元,并为田连元的人品艺德和田派评书魅力所倾倒。2007年四五月间,田连元应邀到台湾进行艺术交流和讲学活动,叶怡均一路相陪,并表达了拜田为师的意愿。田连元最终应允,叶怡均成为田连元第4个入门弟子。 弟子拜师田连元,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现任辽宁省曲艺家协会主席。14岁拜师学唱西河大鼓,兼练三弦。 自1964年至今,他先后创作、改编、整理、演出了现代评书小段《新的采访》、《没演完的戏》、《贾科长买马》等,长篇评书《欧阳海之歌》,传统评书《孙膑与庞涓》,《调寇》等。1985年以《杨家将》首开电视评书连播之先河。近年来,他成为各地电视评书主要播讲人,先后播出了《杨家将》、《水浒》、《包公案》、《隋唐演义》、《津门传奇》、《小八义》等长篇评书。 田连元在继承评书艺术的优良传统的同时,大胆致力评书艺术的改革创新,形成了独具一家的风范,被誉为“立体评书”。 已经好多年未收弟子的评书大师田连元,在沈阳收台湾中生代相声主力演员及编导叶怡均为弟子成为了辽宁乃至全国曲艺界的一件大喜事,但对于田先生来说却是经历了一番比说一部评书还要难的抉择。忙于为电视台综艺节目创作短篇评书、撰写评书丛书、录制评书光碟的田先生,昨天从沈阳回到北京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害怕评书成为名利的工具,他有点不敢收徒了。 叶怡均女士为自己的新书《说相声》作的序自序叶怡均老听人说,为别人作序容易,写自序难,这话如今我算是领教了!想来想去,还是说句心里话吧!犹记二十年前我初学相声时,要搜集一点研究资料真是困难重重,虽然方便多了,但想全盘认识相声却依旧不易,而我有幸参与了台湾相声的关键时期,并亲身接触各地的菁英演员,观摩了许多佳作精品,遂兴起了为同好搭桥铺路的想法,也把个人心得作个总结。相声起初是为娱乐而作的表演,其规模简陋,难以规范,长期以来社会地位低下,又不易记录,很少人有兴趣研究,直到近几十年,它从下里巴人的玩意儿脱胎换骨为文艺形式之后,那些口传心授、行之有年的师训、行规才逐渐被归纳整理公诸于世,此后人们说它是一门语言艺术或幽默艺术或民俗艺术等,都对! 不过,直接用“艺术”一词来解释相声容易混淆了“相声”与“相声艺术”之间的位阶,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相声作品都具有艺术价值,甚至大部分的相声表演并不具任何艺术性,是故,我宁可先从它的本质说它是“口语滑稽的个人伎艺表演”中的一种!“伎”是古字,兼指某种技艺与拥有那种技艺的人,表现出两者不可切割的关系;在中国,“口语滑稽”有绵长的历史,“个人”也一向是传统艺术最核心的审美对象,相声千锤百炼的结果,造就出一个以艺人“本人”为中心的表演、创作与审美系统,引人兴趣的是这系统与其形式之间相因相生的巧妙关系,而在这个独特的系统里,除了技巧外,更耐人寻味的是不可替代的个人风格及其“笔妙墨精”、“格高思逸”的趣味,它与传统的文化美学隐隐相应; 而本书就是为了展示这个“小而美”的系统,探索它的自圆性。写书三年,获得家人、师友的帮助甚多,点滴在心不及细数,谨借一角道句感谢,谢谢林谷芳、洪孟启、蔡欣欣、苏桂枝、朱之祥、李殿魁、赖声川、薛宝琨、倪钟之、包澄洁诸位教授惠予指导,感谢姜昆先生慷慨襄助,谢谢前辈先进:马季、吴兆南、常贵田、李金斗、李建华、韩兰成、张志宽、魏文亮、侯长喜、李伯祥、陈欣、思格林、黄德和,还有老友刘增锴、郭志杰、傅伟谛、高维洋、林文彬、陈庆升不吝赐教;感谢伦彰、淑美、凤翎、月菱辛苦校稿,谢谢陈涌泉、李文华、魏锴、蔡名雄、中国相声网、台北曲艺团、表演工作坊、春禾剧团、吴兆南相声剧艺社提供照片,感谢董阳孜老师题字使本书增色许多,也再次感谢国立台湾艺术教育馆提供出版的机会。此外,我特别纪念已故的双亲、陈逸安老师和在我写作期间往生的王以昭老师和新光兄! 若是他们能看到这本书的出版,不知有多高兴啊!最后,我引E.H.Gombrich《艺术的原理》的一句话:“几乎所有最杰出的艺术家都成长于这个根基稳固的传统之下,因此我们更不应该遗忘那些身份较卑微的大师们,他们从工作场里习得其技艺的原理。”盼望读者了解,就是因为早先那些刻苦认份的老艺人们,才有了相声乃至于相声艺术,才有了本书及其他许多有关相声的书,在此我谨向他们致以最高的敬意,并祝愿相声能够代有人才、历久弥新!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