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氏楼梯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艾泽拉斯

史氏楼梯草又名接骨草、白龙骨、史氏赤车使者、冷坑青、痱痒草、猢狲接竹、血和山、冷坑兰、赤车使者、乌骨麻。

基本内容

中文学名:史氏楼梯草

拉丁学名:Elatostema stewardii Merr.

科:忍冬科

界:植物界

属:接骨木属

种:史氏楼梯草

目:川续断目

别称:接骨草、白龙骨、史氏赤车使者

二名法:Saururus chinensis(Lour.)Baill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分布区域:河北河南山东和长江流域及以南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50cm。茎斜生,有短伏毛或无毛,常具球形或卵球形珠芽。叶互生;无柄;托叶钻状三角形;叶片斜椭圆形或斜的狭倒卵形,长5-14cm,宽2.5-6cm,先端尖,带尾状,基部在狭的一侧楔形,边缘通常在中部以上有牙齿,宽的一侧圆形,边缘在基部之上生牙齿,两面最初疏生短柔毛,钟乳体细小不明显。花单性,雌雄异株;雌雄花在叶腋簇生成球形的花序,雄花序托近圆形,直径达1cm,有短柄;雄花直径约2.5mm,花被片5,船形,长约2mm,有短角,雄蕊5;雌花序托通常无柄,较雄的为小;苞片狭椭圆形,有纤毛。瘦果狭卵形较小。花期5-7月,果期9-10月。

生长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阴湿的山麓林下沟边及杂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贵州等地。

经济价值

功能主治

清利湿热,消肿,解毒。治水肿,脚气,黄疸,淋浊,带下,痈肿,疗毒。

①《唐本草》:主水肿,脚气,利大小便,消痰破癖,除积聚,消疔肿。

②《本草拾遗》:捣绞汁服,令人吐逆,除胸膈热痰,亦主疟及小儿痞满。

③《植物名实图考》:治筋骨及妇人调经多用之。

④《岭南采药录》:治淋浊,利小便,消热毒。

⑤《广西中药志》:治妇女白带及痧气。

⑥《本草推陈》:治火淋,虚淋,黄疸。

⑦《湖南药物志》:治痢疾,蛇咬伤。

药用验方

1、白带:三白草根二至三两,猪瘦肉四两,水煎,服汤食肉,每日一剂。

2、风湿痹痛:三白草根、牛膝根、白茅根、毛竹根各三至五钱,水煎服,红糖、米酒为引。

3、乳汁不足:三白草根一两,猪前脚一只,水煎,服汤食肉,每日一剂。

4、血淋:三百草根二两,海金砂藤叶一两,仙鹤草三钱,水煎,每日一剂。

5、附骨疽:三百草根一两,米酒煎服,每日一剂。

6、脚气肿胀(脚气病):三白草一两,水煎服。此方亦可治脓肿初起。

传承附方

① 治骨折:鲜接骨草根,加鲜苦参根等量,入黄酒捣烂裹敷伤处,外夹以杉树栓皮,固定,每天换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② 治咳嗽:鲜接骨草茎叶一两,炖猪肉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③ 治挫伤、扭伤:接骨草鲜全草加食盐适量捣烂外敷伤处。

④ 治流行性腮腺炎:接骨草鲜全草捣烂外敷患处。

⑤ 治闭经:接骨草鲜全草一至二两,水煎,冲黄酒、红糖服。

⑥ 治肺结核发热、咳嗽:接骨草鲜全草一至二两,水煎服。(③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临床应用

1.辨证治肝癌(林宗广《中医杂志》)。主治各型肝癌。

⑴ 气虚型,用人参、白术、当归各10克,炙黄芪15克,薏苡仁30克,橘皮6克;

⑵ 阴虚型,用知母、黄柏、牡丹皮、青蒿、夏枯草各10克,生地黄、玄参、山药各12克,女贞子15克,制鳖甲、制龟甲、蛇莓各30克;

⑶ 气阴两虚型,用黄芪12克,白术、玄参、生地黄、白毛夏枯草、枳实、天门冬各10克,女贞子15克,制鳖甲、制龟甲、蛇莓各30克,甘草6克;

⑷ 阴阳两虚型,用熟附于、补骨脂、巴戟天、生地黄各10克;女贞子、山药各15克,制鳖甲、制龟甲各30克。加减:夹瘀血症者、加赤芍、三棱、莪术、土鳖虫、穿山甲片等;腹水或下肢水肿者。加车前子(包)、半边莲、三白草、猪苓、泽泻、茯苓皮各30克;湿热阻滞致黄疸者,加茵陈、生大黄、山栀子、黄苓、滑石粉等。

2.杜鹃猪肉汤(《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治月经不调,白带过多等妇科疾病。杜鹃花根、三白草根各五钱,猪肉汤适量。将杜鹃花根和三白草根挖取后洗净。水煎煮数沸后,留汁去渣,兑猪肉汤服。[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