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史撷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史撷咏(1958年3月19日—2011年8月22日)配乐家,出生于台湾台北市,华人跨古典与流行领域音乐家,父亲是著名的民族乐派作曲家史惟亮先生。史撷咏自小学就开始学习钢琴,中学时代就读于光仁中学音乐班,主修长笛,之后进入国立艺专(今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作曲科,专攻理论作曲。[1]

从事音乐创作跨媒体艺术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史撷咏作品涵盖了电影、纪录片、演奏曲专辑、广告、电玩,舞台剧等,参与过的配乐作品有多部的电影配乐,上百部电视剧、纪录片音乐,超过10出舞台剧,3000支以上广告配乐。著名的电视配乐包括《爱的进行式》、《大医院小医师》、《赴宴》、《大地之子》等;更是多次入围国际影展与金马奖、金钟奖、金曲奖,更曾获得三座金马奖项。[2][3]

人物小传

史撷咏台湾著名电影配乐人。1958年在台北出生,父亲是著名的民族乐派作曲家史惟亮。史撷咏从小学就开始学钢琴,中学时代则学习长笛,之后则进入台湾国立艺专作曲科修习理论作曲。在服役期间于陆光艺工队服务,退伍之后则进入爱波唱片公司担任唱片制作人的工作。在台湾电影景气颇佳的年代,史撷咏受到永升电影公司老板,也就是导演陈耀圻先生的提携,进入电影音乐及广告音乐的创作领域,并且在1986年及1990年分别以《唐山过台湾》(与左宏元共同获奖)、《滚滚红尘》两部音乐作品得到金马奖最佳电影配乐的肯定。[4]

2007年,史撷咏重新整理父亲采集的原住民音乐素材,重新编曲,将原住民音乐管弦化,制作出《梦土─部落之心》专辑。发起民谣采集运动的重要文史工作者,史惟亮致力保存民族音乐,史撷咏也传承了这份对土地人文的关怀;史撷咏因此荣获第十八届金曲奖最佳作曲人奖。[5]

2011年,于《金色年代华语电影剧场──电影幻声交响SHOW》演奏会亲自担任制作、编曲与指挥,8月19日演奏会当天因过劳而急性心肌梗塞昏厥,最后来不及谢幕,倒在自己最心爱的电影配乐舞台上,病逝于台大医院。 [6]

作品

电影配乐作品[7]

1982 《痴情奇女子》《失节》《糊涂女司机 》 《霹雳大妞》 1983 《金门女兵》《妈妈带我回家》 1986 《唐山过台湾》 1987 《芳草碧连天》《宵待草》 1990 《滚滚红尘》《时代之风》 1993 《青春无悔》 1995 《阿爸的情人》 1996 《绝地反击》 1998 《魔法阿嬷》 2004 《拥抱大白熊》 2009 《2分20秒》 2010 《酷马》

荣获奖项[8]

1985年 记录片配乐《山河锦绣》荣获芝加哥工业影展“银牌奖”。 1986年 电影配乐《唐山过台湾》荣获第23届金马奖“最佳原著音乐”与“最佳电影插曲”奖项。 1990年 电影配乐《滚滚红尘》荣获第27届金马奖“最佳电影音乐”。 2003年 音乐专辑《同路人──诗说情、爱》荣获第14届金曲奖传统暨艺术音乐类“最佳跨界音乐专辑”。 2004年 音乐专辑《梦土──部落之星》荣获第18届金曲奖“最佳作曲人奖”。 2010年 纪录片《目送1949──龙应台的探索》荣获第45届金钟奖“音效奖”。 2011年 公视单元剧《瑰宝1949》荣获第46届金钟奖“音效奖”。 2012年 第23届金曲奖传统暨艺术音乐类“特别贡献奖”。

视频

【原住民新闻杂志 674-3 】史撷咏的音乐梦土 2011-08-26  


参考来源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