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湾帝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湾帝雉照片来自

台湾帝雉又称帝雉、黑长尾雉、海雉、乌雉,台湾特有的长尾雉属鸟类。是所有台湾特有种鸟类中体形最大、羽色高贵因而选为“国鸟”。台湾1000元钞票背面正台湾1000元钞票背面正中央有帝雉图案,也让大家更认识台湾这种羽色华丽,最显雍容高贵的鸟类。

钞票背面-帝雉图案照片来自

科 名:Family Phasianidae

学 名:Syrmaticus mikado

英 名:Mikado pheasant

分 类:鸡形目雉科

状 态:近危

分布范围:海拔1800至3500公尺以下针叶林、草原混生地带,很喜欢浓雾,有“迷雾中的王者”之称[1]


台湾帝雉简介

帝雉夫妻照片来自

台湾帝雉分布在台湾的中央山脉,和海拔2000公尺至3200公尺的原始针叶林、草原混生地带。最高曾见于3850公尺附近,是台湾的雉科鸟类中栖息于最高海拔者。

帝雉被列为世界濒危鸟类,与台湾蓝腹鹇同被列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帝雉也是所有台湾特有鸟类中体形最大、羽色最高贵的,因而台湾有些人推动选其为国鸟。黑长尾雉的形象被用在1000元新台币的背面。

帝雉个性谨慎隐密,从容镇定的仪态,为它赢得了“迷雾中王者”的美誉。雄鸟全身呈宝蓝色光辉的蓝黑羽,尾巴为蓝黑色带有白色横纹,羽色对比十分亮丽,有王者之风。雌鸟为了孵育下一代,有明显保护色,大都呈现橄榄褐色,尾羽具黑色横斑。雄雌鸟眼周均裸出,眼睛周围为醒目的鲜红色,皮肤呈红色,喙角黑色,脚暗灰色以至绿褐色。[2]


形态特征:

雄鸟体长72~87公分,雌鸟体长46~52公分;翼长雄鸟21.5~23公分,雌鸟18.5~21.5公分;尾长雄鸟52~60公分,雌鸟17~21公分。

雄鸟全身大致深蓝黑色而有光泽,背以下各羽有蓝色羽缘,翅膀有一白色翼带,次级飞羽末端白色;尾羽甚长,有白色横纹。胸、腹部之紫蓝色羽毛在适当的光线下,羽缘会闪光而呈现鱼鳞状宝蓝斑纹。眼部为裸露的皮肤呈血红色。

雌帝雉体型较小,全身大致为橄榄褐色带有浅色纵斑。头至颈部暗橄榄绿褐色,眼周裸露皮肤暗红色。背部羽毛之羽轴为白色或黄白色;上背及覆羽有黑斑及褐色虫蠹斑。飞羽棕黑色,有橙褐色横斑。尾较短,尾羽栗色有明显之黑色横斑。胸、腹部羽毛褐色,有黑色斑点或白色箭头形斑纹。[3]

  • 公帝雉全身呈紫蓝色金属光辉之纯黑羽毛,唯尾羽有显明白色横带纹。喙角黑色,脚暗灰色以至绿褐色
  • 母帝雉全长52厘米(含尾羽20厘米),全身为橄榄褐色,尾羽具黑色横斑。雌雄眼周均裸出,皮肤呈红色


生物习性:

为台湾特有种,性谨慎,遇干扰时常缓缓躲入草丛中,较少惊飞。领域性强,常单独行动。习惯边走边觅食,食性极广,包含木本、草本植物之嫩芽、果实种子等。[4]

帝雉自由地觅食,春、夏植物更新时,帝雉曲颈低头啄食植物的新芽、嫩叶,秋冬绿色植物欠缺时,就啄食草籽、浆果地衣等,白花三叶草火炭母草玉山悬钩子五节芒车前草早和苗等。另外,帝雉繁殖期或严冬时,也会改吃蚯蚓、甲壳类昆虫、蚂蚁等补充蛋白质。

帝雉领域性强,帝雉夫妻外出觅食时,公鸟会提高警戒,保护低头觅食的雌鸟。

2、3月是帝雉求偶季节,雄鸟会跳追求女伴的舞蹈,抬头挺胸蹦蹦跳跳,频频振翅,非常漂亮,吸引雌鸟的注意。3-6月是帝雉繁殖期,民众观察时要自然拍摄,它们觅食时不要去喂食,也不要惊吓、追逐它,“要蹲著去观察帝雉,跟它们好好的相处。”他强调,“帝雉是台湾的国鸟,我们应该爱护它”。[5]


栖所生态:

帝雉主要栖息于中、高海拔的山区,这个范围内气候形态含盖亚热带、暖温带、温带、亚寒带和寒带,其所对应的植群带为阔叶林带、桧木林带、铁杉林带、冷杉林带和亚高山矮盘灌丛带,植群型态相当复杂而多样。


地理分布:

东部地区在海拔1000公尺左右之瓦拉米山区即有发现,而西部地区则必须到海拔1800公尺以上的山区才有;最北端的分布为拉拉山一带,但在塔关山地区则无出现记录;最东的分布应为和平林道;最南之分布为北大武山区。[6]


图片集锦

  • 两只帝雉为争领域争斗
  • 台湾帝雉走在阿里山森铁上

保育现况与监测成果:

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表示,帝雉命名起源于西元1906年,由英国Walter Goodfellow(华特‧古费洛)深入玉山进行搜集标本工作时,无意间在邹族人的头饰上发现了两根雄帝雉的尾羽,经送回英国鉴定后,发表为新品种。这两根尾羽也是当年鉴定并命名的唯一证据。自此以后,许多科学家如黑田长礼、鹰司信辅以及谢孝同等人都慕名而至,寻找帝雉的芳踪。

帝雉分布于海拔约1800-3300公尺的陡坡上,是台湾雉科中海拔分布最高,亦是台湾特有种鸟类。它们常在下雨过后出现于薄雾迷濛的林道上,其姿态雍容华贵因而被喻为“迷雾中的王者”。

虽然帝雉分布多在2000公尺以上的森林,且许多的区域位于国家公园或国有林自然保护区内,但对帝雉最大的危机仍是适合栖地和繁殖范围日渐缩小。为减少帝雉面临灭种的危机,未来须加强野生的帝雉的研究及保育工作,同时也应避免人为的干扰、破坏及狩猎,并考量人工复育的可能,才能确保帝雉在台湾的永续生存。[7]


发现帝雉的研究简史

台湾帝雉照片来自

英国著名的鸟类采集家 Walter Goodfellow,于1906年在阿里山采集鸟类的时候,带回这两片尾羽回英国。经过一番研究以后,这两片羽毛的主人被认定为台湾特有的新种鸟类,并由William Robert Ogilvie-Grant命名为Calophasis mikado。(Mikado乃日语),汉字写作“帝”或“御门”,为天皇的尊称。

帝雉虽然多栖息在海拔2000公尺左右的高山上,但是其全身呈现紫蓝色,并闪烁著金属光辉,能见度应该不算太低。在过去,鸟类的分类研究通常比其他的生物早。因此,像帝雉这么大型的美丽鸟类,竟然在20世纪初才被发现,算是比较奇特的故事。

通常学术界发表生物新种,必须根据完整的模式标本,但对于帝雉,却破例只根据两片尾羽而已,因为研究人员很显明可确定它是未曾发表过的新种。

1906年11月,任职于台北博物馆的标本采集人菊池米太郎,亦在阿里山塔山附近采集到20只帝雉,一部份经由当时住于日本横滨的贸易商AlanOwston送至欧洲,于1907年经Rothschild将帝雉的正确长相,经过一番叙述后发表于学界。至于活的帝雉,则是在1912年首次到达欧洲。

黑长尾雉生活在高海拔山区坡度较陡峭的针阔叶混合林、针叶林,亦曾见于箭竹林等浓密树丛中。

黑长尾雉的食性和鸡相似,常见边走边用强健弯曲的喙啄食。春、夏植物更新茂密时,曲颈低头不停啄食地表植物的新芽、嫩叶,秋冬绿色地表植物欠缺,主要啄食草籽、浆果、地衣等,火炭母草、玉山悬钩子、五节芒、车前草、早和苗等也都是它的食物。另外,繁殖期或严冬时,也会改吃荤,蚂蚁、蚯蚓、甲虫,就变成它的美食主要以蕨类嫩芽、球根、浆果及昆虫为食。黑长尾雉个性娴静,但领域性强,所以除了在繁殖季时,否则很少有二只以上同时出现的情形。营巢于树上窟窿里或地上,以草茎等做粗糙的巢座。[8]


帝雉会飞吗?

帝稚翼形短而圆,脚粗壮,飞行能力不佳,但擅长爬树;性隐密大多不善于飞行;于地面筑巢,雏鸟为早熟性。栖息于中、高海拔山区的针阔叶混合林、针叶林及箭竹林草原中。性隐密、机警、宁静,常于雨后或晨昏时分沿著小径或林缘地带觅食,遇干扰时,缓缓躲入草丛中,较少惊飞;领域性强,常单独行动。

在台湾,雉科鸟类的蓝腹鹇、帝雉、环颈雉、竹鸡、台湾山鹧鸪 (深山竹鸡) ,都是善于行走的,会飞,但飞得不远,不过它们总还能够飞,遇到危险,仍多了一种逃生的技巧,平常的时候,的确是以步行为主。[9]


“台湾国鸟”帝雉的数量

对国人来说,俗称帝雉的黑长尾雉并不陌生,一千元纸钞背面就是它。曾被列为濒危物种,从民国74-75年间调查的五千多只,经过三十年的保育及栖地维护,玉管处推估族群至少有1万1千多只,稳定维持中。有专家表示,主要是因为林道不再伐木、而且传统文化的狩猎习惯改变,还有国家公园保护栖地,才会让帝雉数量稳定。民众可以在玉山国家公园的瓦拉米及塔塔加等地区,巧遇它的身影。而在塔塔加地区,清晨或傍晚,有时也会在一片雾气中发现它的身影。

玉管处副处长卢淑妃表示,“第一次的族群调查大概是五千五百只左右,第二次的族群调查,达到了一万一千只帝雉的成长,这主要是栖地的环境的一个保护。”曾参与帝雉调查的生态专家则是指出,台湾国鸟帝雉族群能稳定,主要是狩猎文化改变、林道生态维持,国家公园栖地保护。但它还是有天敌,因此数量不会过度膨胀。

专家指出,喜欢出没林道的帝雉,也可能会食用人类遗留下来的食物。因此民众上山时,记得做好无痕山林的工作,巧遇时也不要过度干扰它们。[10]


视频

多年努力“台湾国鸟”帝雉族群约1 1万只 20201119 公视晚间新闻

台湾帝雉 Syrmaticus mikado

塔塔加(阿里山)遇见台湾帝雉-黑长尾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