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台江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江区(古属福州府闽县、侯官县),是福建省福州市辖区,位于福州市城区中部,闽江下游北岸,地理中心坐标为北纬26°05′,东经119°18′。东以光明港晋安河与晋安区为界,西、南以闽江与仓山区为界,北以琼东河、东西河、斗池路、上浦路与鼓楼区为界。

台江区陆域面积1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91平方公里,岸线全长7800多米,中部丘陵地稍高,四周低倾,尤以流沙冲积成陆的南部、东南部、西南部、西部平原地势更低。辖10个街道、52个社区。2017年末,台江区总户数118273户,户籍人口320790人。

预计2019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517亿元,增长8.7%;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5.6亿元,增长8.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48亿元,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亿元,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146亿元,增长20%;进出口总额106.7亿元,增长9.5%。 [1]

中文名称: 台江区

外文名称: Taijiang District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

下辖地区: 辖10个街道

政府驻地: 台江路88号区委大厦

电话区号: 0591

邮政区码: 350004

地理位置: 福建省东部福州市

面 积: 18平方公里

人 口: 户籍人口320790人(2017年末)

方 言: 闽东语福州话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闽江公园、上下杭、台江步行街等

机 场: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

火车站: 福州站、福州南站

车牌代码: 闽A

行政代码: 350103

地区生产总值: 517亿元(2019年)

历史沿革

台江区,旧称南台。前202年,闽越王无诸从江上登岸,在大庙山筑台设坛祭天,“登南城翘望,有台临江”,台江、南台由此而得名。台江地区历来商贾云集,素负商业“黄金地”、“聚宝盆”之盛名,唐宋时期开始繁荣,至民国初年达到鼎盛。形成30多个同乡会“会馆”,以及行业的“商帮”。1945年(民国34年),台江地区成立了台江区公所、小桥区公所,属福州市管辖。

1946年1月福州建市时即置台江区,与小桥区并列市辖区。1949年8月17日解放后,仍为市辖区之一。1956年5月,撤销小桥区,并入台江区。1968年9月,台江区更名为赤卫区。1978年4月,赤卫区复名台江区。

1955年11月,设苍霞、中平、后洲、瀛洲、新港5个街道办事处。1956年5月,撤销小桥区,并入台江区,所辖茶亭、洋中、双杭、义洲、帮洲5个街道办事处归台江区管辖。1957年10月,撤销中平街道办事处,并入苍霞街道办事处。1970年2月,鼓山公社并入赤卫公社,划归赤卫区。1973年11月,赤卫公社分为赤卫公社和东风公社。1975年3月,撤销东风公社,设立鼓山公社和鼓岭公社。5月,鼓山、鼓岭公社划归郊区。7月,赤卫公社划归蔬菜区。1986年,增设上海新村街道办事处。

1995年10月27日,国务院(国函102号)批复同意调整福州市市辖区的行政区域,其中:台江区辖瀛洲、新港、后洲、茶亭、洋中、双杭、苍霞、帮洲、义洲、上海新村10个街道办事处,从原郊区划入的台江镇及所辖的南公、曙光、红旗、双丰、红星5个居委会和洪山镇的祥坂、长汀、高桥3个居委会。区人民政府驻地不变。将茶亭街道的斗中、西营里、福中、九福庵4个居委会划归鼓楼区管辖。将新港街道的连潘、连辉、象园3个居委会划归晋安区管辖。

1996年1月,福州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后,台江区从鼓楼区划入龙庭、状元2个居委会;从原郊区台江镇划入南公、红星、曙光、红旗、双丰5个村委会;从洪山镇划入祥坂、长汀、高桥3个村委会;划出茶亭街道办事处的斗中、西营里、福中、九福庵4个居委会归鼓楼区;划出连潘、连辉、邦辉、象园4个居委会归晋安区;增设宁化、鳌峰2个街道办事处。

1997年,上海新村街道办事处更名为上海街道办事处。

2000年,台江区辖12街道:茶亭街道、洋中街道、苍霞街道、双杭街道、帮洲街道处、义洲街道、上海街道、瀛洲街道、新港街道、后洲街道、鳌峰街道、宁化街道。

2001年,台江区辖洋中、上海、茶亭、新港、宁化、义洲、帮洲、双杭、苍霞、后洲、瀛洲、鳌峰12个街道办事处,设90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面积18.02平方千米,人口约29.7万人。 2004年4月,双杭街道并入后洲街道,帮洲街道并入苍霞街道。

2005年底,台江区辖鳌峰、瀛洲、新港、茶亭、洋中、后洲、苍霞、义洲、上海、宁化10个街道,设90个社区居委会,常住居民115289户、318895人,人口密度为17716. 39人/平方公里。

资源

植物资源

台江区有古榕树152株,其中胸径1米以上有70株。最大的一株古榕在打铁垱1号旁边,树围达4米。帮边村还有4株古榕。福州市唯一的一株古紫藤在台江区八一七中路洋中派出所内,高10余米,分2叉,胸径分别为0.5和0.3米,冠幅达30多平方米。福州台江区发电厂厂区的6株樟树和10株榕树穿插相生,形成樟榕林,胸径达0.8米以上。台江区境内重阳木计4株,其中最大的一株,位于福州34中校内,树围为4.4米,高10米,枝繁叶茂,树龄达200年以上。

水资源

台江地区多江河,民国38年(1949年)统计,台江、小桥区较大水井有5口,院落水井617口(占福州市11%)。

福州的第一个水厂——西区水厂于1956年建成,7月1日试通水。

人口民族

人口

民国21年(1932年),台江地区总人口为156571人。

民国26年(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至民国34年(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台江地区总人口为100531人,比民国21年(1932年)总人口减少56040人,下降35.79%。民国38年(1949年)1月总人口为155572人,比民国34年(1945年)总人口增加55041人,增长35.34%,总人口恢复到民国21年(1932年)水平。

1950~1953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台江地区总人口界于147234~150786人之间,较为稳定。

1955~1960年,全区总人口从1955年168964人增到1960年222712人,共增加53748人,增长31.81%。

1964年全区总人口达231240人,比1961年总人口222638人增加8602人,增长3.86%。

1970~1974年增管鼓山、东风农业公社等农业地区,总人口达269542人至282998人。

1975年划出鼓山、东风和赤卫农业公社,总人口降至222470人,比1974年总人口减少60528人,下降21.39%。

至1990年全区总人口达274978人,比1978年总人口233601人增加41377人,增长17.71%。

1990年全区总人口比1950年150664人增加124314人,增长82.51%,年平均增加3108人。

台江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为446891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6840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8491人,增长21.31%。年平均增长率为1.95%。

台江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49032户,家庭户人口为40868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05人减少0.31人。

2017年末,台江区总户数118273户,户籍人口320790人。

民族

台江区常住人口中,聚集了27个民族,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民族相同。汉族人口445758人,占总人口的99.75%;少数民族人口1133人,占0.25%。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长21.45%,少数民族人口下降17.84%,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0.12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0.12个百分点。超过百人少数民族有3个,畲族417人,回族238人,满族119人。

交通

北宋元祐年间之后,福莆(福州至莆田)古道从南门经横山过闽江上浮桥,往南而行,路面以石板或卵石铺砌。

元至治二年(1322年),南面浮桥又改建为石梁桥,使台江地区成为福州往南陆路交通的要道,道路建设逐步发展。但至民国前,地区内仍只有一条可通行轿马的从南门兜至万寿桥(今解放大桥)石板间以沙土的道路;其他有中选南路等75条路、坞尾等40条街、后洲巷等36条巷、鸟弄等166条弄和安庆里等73条里以及城乡结合部的小路,均为石板路或沙土路。 民国3年(1914年),台江地区开始建筑福州市第一条宽9米自水部门直达坞尾街新码头的道路,民国5年1月竣工。后因线路曲迂,又建筑从南门沿茶亭、洋头口转经国货路至南公园的马路,与水部门至新码头路线相接。民国17年,又辟通吉祥山,拓宽南门兜直线至万寿桥的线路。民国22年后,政府对台江地区内道路进行改建、新建。民国34年,全地区有主要道路14条,共长13938米,除形成从北至南起自南门兜,经茶亭街、横街、中亭街至万寿桥头的直线马路外,在东西两侧相对走向的有国货路和洋中路、达道路和下杭路、中平路和台江路等。路面多是洋灰、石板、三夹土、粉磹土等,路宽11~14米之间,可通汽车。

新中国成立后,台江地区从1950年开辟支前路,使之由中平路与闽江水运码头相联接开始,至1990年,先后修建或开辟新工业路、五一路、八一七南路、八一七中路北段、六一路、群众路、连江路、国货路、苍霞路(今青年路)、学军路、达道路、达江路、广达路、白马路、台江路东段、江滨路等道路以及瀛洲立交桥、洋头口立交桥和解放大桥、闽江大桥,全区共有主次干道81条,面积73.8115万平方米,长度30.248公里和2座大桥、2座立交桥。

1994年全区有主干道81条,总长30.25公里。小街巷945条,长97.2公里。境内建有解放大桥、闽江大桥、瀛洲、洋头口立交桥。公共交通汽车有4个始发站、22条线路、77个乘车站点。通往省内外线路102条。16条内河中可通5~30吨船只航道9条,长19公里。客运码头3座,与国内外60多个港口通航;货运码头泊位42个,1994年港区吞吐量125.7万吨。

视频

福州:“520” 台江区长带您“云告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