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梅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古梅圖
|
|
|
《古梅圖》是清代朱耷創作的中國古畫。古梅圖軸,紙本水墨共六開,每開縱96cm,橫55cm。
畫作內容
圖繪一株古梅樹,根部無土,樹心中空,旁枝上數朵梅花盛開,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根據畫中的自題詩:「梅花畫裡思思肖」而知,此圖是朱耷仿宋遺民畫家鄭思肖畫蘭不着土、以暗示國土為異族人所奪之意的畫作,表達了他對明朝的懷念之情。圖中用筆蒼健有力,線條粗獷,多方硬曲折。施墨枯潤結合,富有表現力。此圖是朱耷中年時期的代表作。
本幅朱耷自題三首,分別款署:「驢屋驢書」,鈐「字日年」朱文印;「壬小春又題」,鈐「驢」朱文印;「夫婿殊驢」。「壬小春」是指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朱耷時年57歲。
幅下有羅朝漢題記。鑑藏印有「惠祖齋」朱文印、「大興劉銓福家世守印」白文印。
創作背景
此畫作於康熙二十一年或前一年,是康熙十八年八大山人發狂疾病好之後存世的第一件作品。據此,我們可以推測他發狂疾的真正原因是由於國破家亡之痛,長期鬱結於心而不得發泄的結果。
作者簡介
朱耷(1624—1705年),明宗室寧獻王朱權後裔,封藩南昌,遂為江西南昌人,譜名統『0137』,小名耷。清順治五年(1648年)落髮為僧,法名傳棨。一生字、號、別號甚多,有個山、驢屋驢、人屋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始號八大山人。坎坷的命運影響着他的人生觀及藝術創作思想,其繪畫作品中多寄託着對清王朝的痛恨,對明王朝的眷戀之情。山水畫在宗法元黃公望平淡天真和明董其昌潤澤秀逸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古拙奇特、勁拔荒率的藝術風格。花鳥畫在參照明代沈周、徐渭等文人畫法的同時,又融入自己強烈的主觀意識,注重魚、蟲、禽等物象的人格化表現,以象徵手法表達隱晦的寓意。晚年署款將自己的號「八大山人」四個字以草書體連綴寫,似「哭之」、「笑之」,藉此暗寓他面對富於戲劇性變幻的人生,哭笑不得,百般無奈的感慨之情。他與同為明遺民畫家的石濤、弘仁、髡殘合稱「清初四僧」。書法宗王獻之、顏真卿,淳樸圓潤,自成一格。朱耷中晚年,在書畫作品款署中多使用「八大山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