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轮匝肌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口轮匝肌
- 外文名 orbicular muscle of mouth
- 隶 属 口周围肌群
- 解 释 位于口唇内的环形肌
作用
口轮匝肌与面部的颊肌、颏肌、三角肌、下唇方肌、颧肌、笑肌、上唇方肌、口角提肌(尖牙肌)等,共同组成人体下面部的表情肌。人们通过表情肌的收缩、舒张来直接表达喜、怒、哀、乐等各种感情。口轮匝肌的主要作用是保持上下唇以及面部的正常形态,闭唇或使唇突出,做努嘴、吹口哨,以及协助吸吮吞咽、咀嚼,它在发音、语言等方面也有着协同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是闭唇,并参与咀嚼、发音等。
口轮匝肌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一种表现是:人体患有口腔颌面畸形,如先天性唇裂(以上唇裂多见)等。
解剖观察
口轮匝肌呈扁形,位于面下部中央的环形肌块,分上唇和下唇两部,由围绕口裂数层不同方向的纤维组成。部分纤维从唇的一侧皮肤和黏膜至对侧,构成口轮匝肌浅层,是口轮匝肌的固有纤维,分为上、下两组肌纤维束。上束为鼻束,分别起于颧骨、上颌骨和鼻骨,肌纤维主要来自颧大肌、颧小肌、提上唇肌、提上唇鼻翼肌、鼻横肌;下束为鼻唇束,起于下颌骨的尖牙窝,肌纤维主要来自降下唇肌,该束肌纤维在上唇分为长短两种纤维,短纤维止于同侧人中嵴,长纤维在中线交叉后止于对侧人中嵴。部分纤维来自颊肌唇部,构成口轮匝肌深层,其下缘的肌纤维与黏膜一起向外翻卷形成唇红。肌浅面的皮肤、皮下组织及深面的黏膜均较厚,浅、深部的肌束均较细。口轮匝肌的中层由颧大肌、颧小肌、提上唇肌、提上唇鼻翼肌、提口角肌、降口角肌和降下唇肌的纤维参与组成。
关于唇裂的口轮匝肌错位排列
1965年Fara根据术中切取的85例单侧不完全唇裂的未裂处标本的组织学观察,提出鼻底未裂处的高度大于唇高1/3以上,裂两侧的肌肉可以越过未裂处,交叉至对侧;而未裂处高小于唇高1/3时,未裂处内无肌纤维穿过。他还报告裂缘两侧有与裂缘平行的肌纤维折转向上。
1968年Fara又用解剖和动脉造影法研究了16例不同类型的新生儿唇裂,指出单侧唇裂中肌纤维沿裂缘走行,转向上,患侧至鼻翼基部,健侧至鼻小柱基部。这一结果一度为多数人所接受,然而Kernahan依据电刺激裂缘并不产生裂缘上提,对裂缘肌束提出不同看法,他用三维重建法进一步研究了单侧唇裂口轮匝肌,他证明裂缘内没有明显的与之平行的肌束,并看到患侧肌束是紊乱的,没有抵止鼻翼的证据,部分肌纤维止于裂缘附近的真皮内。
Nicolaul用电刺激健康人和唇裂患者唇部的不同部位,用立体照像、图片测量的方法研究了活体口轮匝肌的配布,他确认:唇裂者口轮匝肌绝不是单纯的被裂隙所阻断和移位于垂直方向,他发现口轮匝肌深层纤维没有因断裂而扭曲,但肌纤维的末端未抵达断裂唇红的顶端。患侧鼻唇束从下向上内走行,当达到鼻翼基部时几乎垂直走行,错位地附着于梨状孔外缘的骨膜上,鼻束止于鼻翼外侧深面的骨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