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变易 |
变易汉语词汇。拼音是biàn yì,释义:指改变,变化;化妆。"易"的本源性推动力量在于刚柔二爻的爻变,由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由变化而生吉凶 悔吝。易道之基本构成被归结到刚柔二爻,一刚一柔的交错和推荡便是变易的根本动因。
语出《管子·四称》:"﹝无道之臣﹞不修先故,变易国常,擅创为令,迷或其君。"《周易·系辞下》:"易之为常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变易 [1]
外文名称 change
拼音 biàn yì
词性 动词
词目简介
基本解释
变易:拼音biàn yì;注音:ㄅㄧㄢˋ ㄧˋ
(1) [become different;change]∶改变,变化。
能变易新声。--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2) [put on makeup;make up]∶化妆。
引证解释
《管子·四称》:"﹝无道之臣﹞不修先故,变易国常,擅创为令,迷或其君。"
《后汉书·左雄传》:"以为吏数变易,则下不安业;久於其事,则民服教化。"
唐 李白 《古风》之九:" 庄周 梦胡蝶,胡蝶为 庄周 。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
宋司马光《与王介甫书》:"向者与 介甫 议论朝廷事,数相违戾……然於 光 向慕之心,未始变易也。"
郭小川 《楠竹歌》:"她的忠贞本性,世世代代不变易。"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变易既行,而不与商贾争利者,未之闻也。"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财计二》:"而囊括尺寸之钞,随地可以变易。"
清 焦循 《忆书》之六:" 卞孺人 乃尽以妆奁变易偿欠,焚去诗画,专事田亩。"
其它含义
1、变易是指《易经》里"易"的三种含义之一。宇宙万物,时刻变化,人事也是如此,在《易经》里叫变易。
语出《易纬·乾凿度》 及郑玄《易赞》 、《易论》。指宇宙、天地运动的变化,是比拟、象征宇宙万物实相的原理,也是《易》的最大特色。《周易·系辞上》"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周易·系辞下》:"易之为常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周易·系辞上》:"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神无方而易无体。"论述了易的变易性。《周易》 卦爻千变万化,六十四卦即由阴爻、阳爻的不同变化组合而成。易之占筮注重变爻、变卦;以变爻、变卦而论吉凶,体现易的变易思想,《易纬·乾凿度》:"变易者,其气也。天地不变、不能通气。五行迭终,四时更废,君巨取象,变节相移,能消思者,不专者败。此其变易者也。"孔颖达《周易正义》 :"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程颐《易传序》:"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张湛《列子·天瑞篇》:"易者,不穷滞之称。"言其变易之义。
2、一称"生成"。反映事物运动、发展、发生、变化与消灭的哲学范畴。为历史上许多哲学家所使用,但观点不一。黑格尔作了系统论述。黑格尔在《逻辑学》从纯粹的"有"(存在)这一抽象概念(正题)开始,纯粹的"有"与纯粹的"无"其实只是名称上的不同,二者都无任何规定性,是超越"有无"这一个规定性的无规定性,所以纯粹的"有"与纯粹的"无"没有区别,所以作为规定性的"有"和"无"被统一在纯粹的"有"中,这种自身等同的统一,就叫做变易。"变易"是在逻辑发展过程中第一次出现的、把矛盾的双方统一起来的具体概念。黑格尔认为变易是发展原则。
[变易与变异]二者都与变化有关,但所指的对象不同。"变易"指改变,变化,如"这里的情况并无多大变易"。"变异"指同性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如"物种变异"。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