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反诘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反诘法在基督教中,反诘法是实践神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关注如何说服其它信仰、或没有信仰的人接受福音书中的真理,从而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罪,认识到他们需要上帝的宽恕,忏悔(即放弃罪恶的倾向),并信仰耶稣基督为救世主。

天主教和东正教所认可的圣人是不同的。认可不同圣人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东西教会大分裂[1],或与地方因素有关。在教父时期,有些人在某地区被奉为圣人,故只有该地区的敬奉(敬礼)。一般来说,只有《圣经》提及的人物(如耶稣的门徒[2]和极少数知名人物)才会受到普世基督徒的敬奉。

简介

约翰 · 赫尔曼 · 巴维克(Johan Herman Bavinck,1964:221)如此解释:

"elenctic"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动词 elengchein。 在荷马时代,它的意思是“带来羞耻”。它和表示羞耻的 elengchos 这个词有关。 在后来的阿提卡希腊语中,这个词的意义经历了一定的变化,更为强调定罪、证明有罪。 它在《新约》中出现时,代表的正是这后一种意义。 它的意义完全是道德和宗教的。

基督教历史上最著名的反诘文本的例子,大约是托马斯 · 阿奎那的伟大作品《哲学大全》。

弗朗西斯 · 特雷丁(Francis Turretin)——一位瑞士意大利混血改革派神学家,著有 Institutio Theologiae Elencticae。

注意:并非只有基督教才有反诘法,它应该被更宽泛地理解为一种间接辩护的方法,提出对一个观点的反对意见,并通过反复询问(希腊语单词 elenchus 的意思)来回答。 这也被称为“苏格拉底反诘法”。

视频

反诘法 相关视频

世界三大宗教的历史
天主教枢机主教单国玺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