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友谊关口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友谊关口岸坐落在凭祥市西南边陲,口岸得名于友谊关。友谊关最早可追溯到汉朝,历史上曾数更其名,为雍鸡关鸡陵关界首关、大南关、镇夷关、镇南关,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九大名关中唯一的边关。[1]

口岸介绍

友谊关口岸位于广西凭祥市西南端的友谊关,是国家一类口岸,是中国通往越南及东盟各国最大的陆路口岸。2006年出入境旅客31.62万人次,出入境车辆2.71万辆次,出入境货物62.3万吨。 友谊关,中国九大名关之一,是我国惟一与外国接壤的边关和战略要地,长期处于战争的前沿,扮演着一个重要的军事角色。“军人多,商人少;大炮多,烟囱少;坟墓多,高楼少”成了当年的真实写照。

历史沿革

回眸历史,几行字里能跨上百年: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广西提督苏元春派兵在隘口建房造圩,鼓励边民经商;1939年12月,日军入侵凭祥,中越边贸陷于瘫痪状态;解放战争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凭祥边贸再次中断。

1949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凭祥,将五星红旗插上镇南关,标志着广西全境得以解放, 12月11日后颁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庆日”。 1965年为纪念和继续深化中越两国友谊,更镇南关为友谊关,并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元帅题写关名。

1951年,南(宁)凭(祥)铁路通车,边贸再度兴起;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内其他地方在大力发展经济时,友谊关边境地区却处在战争状态,中越边贸再度中断。1992年,中越两国关系正常化后,友谊关边境地区还在花大量时间排雷,之后才能把主要精力转到经济建设上。

战争,严重影响了边境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上国家历年来投入比较少,边境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总量小,地方财力不足,战后重建资金来源匮乏。友谊关口岸开放之初,基础设施落后,无验货场、无储货仓、无联检检验设施,口岸和边贸互市点公路是三级公路,大型货车通行困难;受货源、管理等方面制约和大形势影响,关口车辆稀少,货物寥寥,而且出口商品一直以农副土畜产品为主,出口商品附加值低,对外贸易发展十分缓慢。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屹立中越边境的名关又怎会甘心在风雨飘摇中寂寞地度过悠悠岁月!在经历了一段低迷时期之后,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因为沿边,崇左又被推向了中国对接东盟的最前沿,赋予了崇左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市委、市政府紧抓这一历史机遇,敏锐地意识到科学制定口岸建设总体规划,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口岸经济,是崇左当前经济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在口岸经济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口岸经济区建设,促进边境工业加工业、仓储物流业、旅游服务业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框架下,以边境口岸为依托,编制和实施不同功能定位的口岸经济区发展规划。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和物流业的复苏,友谊关成为崇左乃至广西西南地区重要口岸及物流平台。


友谊关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海内知名,镇惊中外、振我民族精神的镇南关大捷及孙中山先生打响反清救亡第一炮的镇南关起义都是发生在这里,是广西乃至全国著名的爱国主教基地和旅游胜地之一。 在历史的长河中,巍巍友谊关与中华的兴衰荣辱息息相关。昔日只扮演政治军事重要角色的友谊关,如今再次焕发了新生,成为崇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展口岸经济的重镇要地。

发展优势

友谊关口岸是连接中国与越南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口岸之一,在促进中国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每年从凭祥友谊关口岸进出口的货物占了广西与越南贸易量的近一半。如今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和南友高速公路的通车,更大量的人流、物流都将从凭祥友谊关口岸通关。

友谊关长期作为边境口岸而发挥作用,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友谊关被设立为国家1类边境陆路口岸。凭祥这座城市以友谊关而兴,自1992年以来,充分把握国家对外开放的大好时机,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全力支持和促进友谊关口岸建设,对外贸、物流、服务得到高速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喜人,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在基本形成了口岸带动城市、城市发展口岸的良性互动格局。

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人民政府不断加大对友谊关口岸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一是投入1400万元建设4800平方米的友谊关口岸旅客联检大楼,该大楼2006年3月投入使用;二是投入1200万元建设友谊关口岸旅客服务中心,目前该项目正在建设中;三是投入900万元建设友谊关口岸广场及友谊关口岸旅客廊道,该工程已竣工并于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前投入使用;四是投入4000多万元建设友谊关口岸货物前置检验设施,首期工程于2006年10月份投入使用;五是投入2300多万元建成广西首个电子口岸,并于2006年10月份投入使用。随着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投入使用,友谊关口岸的通关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提高了通关速度,有利地推动了口岸经济的发展。

目前,友谊关口岸已发展成为广西第一大陆路口岸、中国对越贸易最大的陆路口岸,其在崇左乃至广西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中的作用和区位优势更加凸现。广西电子口岸首期友谊关建设项目正式开通了,这个开通推进崇左市积极参与‘一轴两翼’的战略构想的建设,第二有利于各种产业的聚集,实现了崇左市通道经济大发展的目标。由于电子口岸的开通,实现了大通关,大通关带来了大物流,大物流带来了大产业,大产业实现了大发展。[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