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又见芦花放(王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又见芦花放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又见芦花放》中国当代作家王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又见芦花放

过了深秋的芦苇,已被寒露浸成棕褐色。阵阵西风吹过,只见密不进人的芦苇似波浪般起伏,骑车沿着巡井线路驶进沉静的芦荡,惊飞了许多停在苇梢头的水鸟。耳边阒无人声,谓之有声的,就是挤挤挨挨的芦苇在风力的作用下发出的飒飒声响。此时的芦苇,已没有春天万秆竞发的勃勃生气,也没有了夏日绿海扬波的怡人风韵,有的却是饱经风霜的沧桑况味。

清明时节的芦苇,承受着春和景明、惠风和畅的润泽,在河边、在滩涂、在油井旁齐刷刷地蹿出地面,来到这个世界,为大自然美丽添姿添彩。渐渐抽长的苇叶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在向你招手,向你点头致意。随手折一棵苇秆,用叶子折叠成风车的叶轮,穿在芦秆芯的顶尖处,迎风跑起来,风车哗哗作响。有时摘一片苇叶,卷成喇叭状,吹起来嘀嘀咕,咕咕嘀,虽然没有美妙的音律,但却好玩有趣。

听东郭苇场的工人讲,芦苇全身是“材”,洁白芦根,生津解热,可治高血压;碧绿苇叶,修长清香,是端午节包裹粽子的最佳材料;绒绒芦花,柔软无比,可填塞枕 芯;枝枝花茎,扎成扫帚,是家居必备;还有那纤纤芦秆,虚心素色,能用来编织工艺品和作为造纸原料。

40多年过去了。随着人生阅历增多,我对芦苇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它除了一身是宝,还有3个难得的品性:一是“矢志不移”,芦苇的根须紧密交缠,只要扎根土地,再要它背井离乡,就相当不易。 二是“坚强不屈”,纵使芦苇被野火烧成灰烬,一等来年,它又会“春风吹又生”。三是“沉默是金”,一年四季,它从不索取,一心守着本土,给人类带来利益和实惠。由此而联想到现代社会中的人,在这样“物欲”和“操行”的同时,又有多少人固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呢?

又听说,一年四季里,深冬的芦苇最好看。在万物凋零时,不屈的芦苇顶着一头被冬霜而染成雪似的芦花,在寒风中纷纷飘拂,显出一种遗世独立的孤傲 。

哦,我想起那个芦花怒放的时节。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我被安排到亚洲第一大芦苇荡的欢喜岭采油厂工作。同期到达的还有于楼技校第三届采油204班的38名学生,他们在一个叫老班长的带领下,背上行装,唱着“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连接在一起。同学习,同劳动,同工作,同休息,同吃一锅饭,同扛一面旗,战友,战友,亲密的称呼,崇高的友谊……”奔赴欢喜岭参加石油“大会战”。 当时,苇塘里是没有路的,是油田的创业者,用卡车、用拖拉机链轨、用矿渣,用坚实的步履,闯出了一条条路。几百吨重的井架,千百根油管,还有那活动板房,他们人拉肩扛,布局在这人迹罕至的处女地上。你看,高高的钻塔竖立起来,隆隆的钻机吼叫起来,穿透了千米岩层,放喷了亿年宝藏。那时苇塘里是没有房屋的,创业]者住的帐蓬、板房、干打垒。“冬天化冰块,夏天接雨水”芦苇钻透了床铺,蜻蛙与人共床。就这样,他们硬是打出了一千多口油气井,百里苇海飘满了油香。

起初,我们住的是临时搭建的帐篷。渴了,掬一捧水罐车送来的水,累了,倚靠着采油树歇一会儿,条件十分艰苦,但却能激发人们的豪情壮志。量油、测气、清蜡、扫地是采油工日复一日的工作内容;手电、饭盒、大棉袄,是我们的三件宝。建队初期采油四队只有29人。有了204班同学的加入,这支新组建的采油队如同春天的芦苇,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脑袋,奋力的拔节。就在这一年,我们先后建成了4座采油站,46口自喷井,年生产原油839500吨,也就是这一年,我们以超额完成原油生产任务和油井资料全准率百分之百等28项指标全优的业绩,被石油部评为高产稳产标杆队。1984年,时任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国务委员康世恩在石油部部长唐克的陪同下来到采油四队看望大家,并称赞我们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

欢喜岭会战,拓宽了我们的胸襟,让我们变得大方、大气、大度,变得以天下为己任,也给了我们“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这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还有,欢喜岭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自己,了解自己,进而塑造、发展自己。

也许是受当时时代风尚的影响,我们原先对自己在政治上的期许很高。总觉得,要求进步就只有入党、提干这一条路,当个队长、指导员什么的,说到哪儿去都脸上有光,如果总也入不了党,提不了干,那心灵上的打击,唯有自己知道。后来明白,芦苇荡识人、育人、也会用人。38名同学的职业格局,就是在艰苦的奋斗中定格的。处长、部长、经理、部门主管、业务骨干、劳动模范……写到这里,我的眼前便出现芦苇嘠嘎拔节的景象,初春时分,解冻的河岸上,嫩红的芦芽悄然钻出泥土,在料峭的寒风中,它们犹如春之宣言。

不知不觉,太阳又从西边慢慢下落,只见篮篮的天空开始在海鸥的一声声鸣叫中渐渐变暗,随着丝丝轻风,落日的光亮穿过云缝,洒在羽毛般洁白的芦花上,染成一片金黄,从远处或高处望去,好像给辽阔的大苇荡铺上了暖暖的绒毯,把冬日的寒冷瞬间驱散得无影无踪。宁静的欢喜岭,显得更加博大和安详![1]

作者简介

王华,原名王庆路。男、汉族,山东淄博桓台县荆家镇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