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黎家茅屋(陸登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去看黎家茅屋》是中國當代作家陸登光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去看黎家茅屋
那日,與兩位友人一起,閒聊也是閒聊,於是我便提議說,去看看黎家茅屋吧。
這是我蓄存已久的心愿。記得那年在山裡旅行,遠遠看到車窗外掠過的黎家茅屋,掩映在木瓜樹和芭蕉葉的翠綠中,眼裡便有了許多的新奇,心中便有了許多的嚮往,於是便時時尋找着前去探訪的機會。眼下,這機會終於來了。
車從城裡出發,沿着柏油路,駛到一個叫零公里的地方,突然往右一拐,便駛上了一條灰黃色的土路。不難看出,這土路已年深日久,若是晴天,必定是塵土飛揚了。眼下卻剛下過一場細雨,路面微濕,空氣清新,藍天高遠。路兩旁的芒果園、香蕉地,流淌着一片綠色。枝頭上的累累碩果,誘惑着我們的目光。不時有滿載瓜果的汽車與我們擦身而過,淡淡的香氣彌散在天地間。
車窗外忽閃過一個村落,又閃過一個村落,卻說不出這是到了哪裡,這些村子都叫什麼名字,車也始終沒有停下。我便開始問自己了:這麼急切地去看茅屋,為的是什麼?茅屋能有我驚奇的秘密?有我品味的東西?能讓我感受到這個民族古老的過去?讓我觸摸到這個民族真實的歷史麼?起起伏伏的顛簸中,我一直都在問自己,直到車子在一個村寨停下來。
這是一個被重重大山嚴實包裹着的村寨。原以為這樣的村寨,必定是茅屋連着茅屋的一個個院落了,卻不成想這村寨全是樣式一樣的平頂磚房。村里人說,這新房是政府資助他們建造的,已經兩年了。我這才記起近年來政府啟動的民房改造工程,這無疑是政府為黎家人做的一件大好事。而我們這時卻有些遺憾:這麼大老遠地跑來,竟看不到茅屋。腳步懶懶的,正想往外走,這時卻隨着一位老者的指引,看到村外掩映在綠竹叢中的一排茅屋,不由地一陣歡喜:啊,我們終於看到茅屋了!
我迫不急待地一路小跑着,越過幾道田埂,奔向茅屋,就像一位渴得嗓子冒煙的旅人,撲向一汪清甜的泉水。兩位友人也在後面緊跟着,大呼小叫的,像是突然間發現了什麼珍寶。
可是茅屋裡沒有人。沒有人的茅屋門卻敞開着,我們卻不敢貿然進入。但順着敞開的門,我卻看到了屋內的一切:一張用細木棍紮成的木床,緊靠在西牆上。屋角堆放着犁耙刀鐮等農具。屋中央是三個石頭支着一口鐵鍋的火灶,灶旁放着一隻瓷盆,盆里裝着碗筷。茅屋被長年的煙火薰染着,已經發黑。黎家人的日子,就是在這茅屋裡度過的麼?這茅屋已度過多少春夏秋冬?經受了多少風霜雨露?我想象着茅屋的出現,必定是黎家人遊獵生活的結束。想象着他們世代生活在茅屋裡,生兒育女,繁衍生息,冬曖夏涼的茅屋為他們遮風擋雨,驅寒護曖,一種黎家人對茅屋特有的感念之情,不由地也在我的心中油然升起。
目光滑過茅屋,我看到不遠處一些更為低矮的茅屋,默默挨在山腳下,像一段流逝的歲月,想來這就是黎家人的寮房了。我從過去的閱讀中,早已知道這寮房的功用,現在親眼看到,既感到新奇,又感到溫熱。想象多少個月明的夜晚,一對對黎家男女在寮房中親近親熱的情景,茅屋外正有闊大的芭蕉葉在微風中輕輕地搖曳,蟋蟀在草叢中叫得親切動情,那種甜蜜那種詩意,是外人無法體會到的呀。
兩位友人感嘆說:「真想也在這寮房中過一夜呢。」
我又何曾不這樣想?
來前未曾感受到茅屋特有的韻味,此刻站在茅屋前,細細打量着藍天白雲下茅屋船形似的身影,細細品味漫長歲月中茅屋曾經有過的歡樂與痛苦,幸福與憂傷,我終於真切地感受到了。
看看吧,茅屋雖然低矮,卻也別致。它的每一張茅草片,每一道籬笆牆,都是精心編制而成,都是黎家人智慧和汗水的結晶。在炎炎烈日下,它帶給你的是一片清涼。在朦朧的月光下,在溪流的細語中,在風尾竹的綠色姿容里,它帶給你的是一片平和的心境,一種夢幻般的感覺。比起那些新建的千篇一律的平頂磚房,它更貼近自然,更貼近人心,更耐人尋味。茅屋顯示了黎家人的生存智慧,同時也與黎家人的勤勞、純樸、善良的品質融為一體,體現了一個民族最基本的文化——茅屋文化。那些美麗的傳說,那些歡快的舞蹈,那些動聽的歌謠,便是這種文化的結晶。因此,它無論多麼簡陋,但在歷史的長河中,始終保持着它的穩定性和連續性。雖然現在,或者不久的將來,隨着社會的進步,隨着黎家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它會很快消失的,但其文化的真正內涵,比如那種勤勞勇敢、純樸善良的品質,那種親近親熱的情感,將永遠不會泯滅,將與黎家的山水一樣綿長。
告別茅屋時,黃昏降臨了,晚霞把遠山鍍成一片金黃,也把茅屋鍍成一片金黃。我坐在返回城裡的車中,心卻仍留在茅屋裡——我真的還想再看看那茅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