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历lìㄌㄧˋ。古无此字。为"歴"之简化字。从厂、力声。山壁岩崖是厂之范式。手和臂筋筋之纵横屈伸皆鼓起为力之范式。厂、力两范式叠加,努力攀登岩崖是历之范式。本义:有所经过。同"歴"。

"歴":从厂、从秝(li)、从止。禾之疏密有章是秝之范式 ,象草木之有址为止之范式。厂、秝、止三范式叠加。走过了禾苗的生成以及山崖是"歴"之范式。本义:有所经过。如:《说文》:"历,过也。"。衍义:谓历史 。

"历"从厂,从秝,从日。厂、秝、日三范式叠加。日月星辰走过了禾苗的生成以及山崖是"歴"之范式。本义:日月星辰经过的记录。如:日历。

现在统一规范简化为"历"。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历

拼音; lì

注音; ㄌㄧˋ

繁体字; 歴、历

部首; 厂

笔画数; 4

笔顺编号; 1353或一ノフノ

五笔; dlv

仓颉; MKS

郑码; GGYM

GBK; C0FA

统一码; U+5386

字形源流; 历的异体字

现在统一规范简化为"历"。

详细释义

历(lì ㄌㄧˋ)。古无此字。为"歴"之简化字。山壁岩崖是厂之范式。手和臂筋筋之纵横屈伸皆鼓起为力之范式。厂、力两范式叠加,努力攀登岩崖是历之范式。

1、本义:有所经过。同"歴" 。 如:《尚书·毕命》:"既历三世,世变风移。"。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身不历农亩之劳。"。又如:身历其境、历尽沧桑、历险、历程、历时、经历、履历。

2、衍义:引申指"行、游历"。如:《战国策·秦策一》:"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前蜀· 杜光庭《李筌》:"遍历名山,博采方术。"。

3、衍义:引申指"超过、越过"。如:《孟子·离娄下》:"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战国策·赵一·秦王谓公子他》:"夫用百万之众,攻战逾年历岁,未见一城也。"。《吕氏春秋·孟冬纪·安死》:"径庭历级,非礼也。"。又如:历位(逾越位次)、历阶(越阶而上)、历涉(度越)。

4、衍义:引申指"担任、先后担任各种官职"。如:唐· 韩愈文:"历十二官,处事无纤毫过差。"。又如:历仕(做官)、历官(先后连任官职)、历职(先后连续任职)、历正(古代主管天文历法的官)。

5、衍义:引申指"视察"。如:《礼记·效特牲第十一》:"然后简其车赋而历其卒伍,而君亲誓社,以习军旅。"。

6、衍义:引申指"遇、遭逢"。如:屈原 《离骚》:"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

7、衍义:引申指"干犯、扰乱"。如:《大戴记》:"历者,狱之所由生也。"。鲍照《拟行路难》:"锉蘖染黄丝。黄丝历乱不可治。"。《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尽得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又如:历法(违犯法纪)、历乱(胡乱,杂乱无序)。

8、衍义:引申指"选择"。如:屈原《离骚》:"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乎吾将行。"。

9、衍义:引申指"依次列出"。如:屈原《九章》:"兹历情以陈辞兮,荪详聋而不闻。"。《礼记·月令》:"命宰历卿大夫至于庶民土田之数,而赋牺牲,以共山林名川之祀。(注:'历,犹次也')"

10、衍义:引申指"(亲身)经过的各个、各次或多次"。如:学历、简历、来历。

11、衍义:引申指"所有以前的、先前的"。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持历朝圣训授君。"。又如:历世(历代,过去的各个朝代)、历叶(历代;以往各代)、历稔(历年,连年)

11、衍义:用作副词。引申指"一个一个地、逐一、尽、遍"。如:《书·盘庚下》:"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吉尔百姓于朕志。"。《汉书·艺文志》:"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汉书·邹阳传》:"邹鲁守经学,齐楚多辩知,韩魏时有奇节,吾将历问之。"。又如:历访名贤、历陈功过、历数、历览。历数

12、衍义:引申指"一个一个很分明、清晰"。如:左思《娇女》:"口齿自清历。"。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又如:历历在目。

13、衍义《管子·地员》:"赤垆历强肥。"。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

14、衍义:引申指"审视、察看、推算"。如:《汉书》:"历象日月星辰。"。又如:历物(分别研究事物之理)、历家(专门观测推算历象的人)。

15、衍义:引申指"推算日月星辰运行及方法"。如:《周易》:"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又如:阴历、阳历、历法。

16、衍义:引申指"记录日月、天气、节气变化的书、表、册、页"。如:《通典·职官八》:"凡岁将终,奏新年历。"。又如:万年历、日历、黄历。

17、衍义:引申指"掌管、推算历法的人"。如:《庄子·内篇·齐物论》:"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又如:文史星历。

18、衍义::引申指"寿命、应享的'运数'"。如:《汉书·诸侯王表第二》:"周过其历,秦不及期,国势然也。"。刘禹锡 《代慰义阳公主薨表》:"岂意遘兹短历,奄谢昌辰。"。

19、衍义:通"枥"。指"马厩"。如:《汉书·李寻传》:"马不伏历(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20、衍义:引申指"拶指(古代的一种酷刑)"。如:《庄子·天地》:"则是罪人交臂历指,而虎豹在于囊槛,亦可以为得矣。"

21、衍义:通"鬲"。指"釜鬲(似鼎的炊具)"。《史记·滑稽列传》:"铜历为棺。"。

22、衍义:引申指"勉励,鼓励"。如《宋史·赵崇宪传》:"先臣之冤未悉昭白,而其孤先被宠光,非公朝所以劝忠孝、厉廉耻之意。"

23、衍义:用作姓。[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