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歷史的車輪在飛轉(楊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歷史的車輪在飛轉》中國當代作家楊朔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歷史的車輪在飛轉

「列車要往前線開」

一九五○年十一月八日,這是個永遠難忘的日子。那天早晨,高空晴朗朗的,初冬的新鮮霜花落在鴨綠江邊,安東的早市上走着一群一群上學的小孩,提着書包,跳着腳,嘻嘻地互相追逐着。一天剛開始了,鴨綠江忽然掀起一丈多高的浪頭,地面震動着,隔岸新義州冒起沖天的煙火,漫過江來,遮蔽住我們的祖國晴朗天空,歡樂的日子一時變得暗無天日了。

這是美國野獸對朝鮮的又一次的殘酷的轟炸。大火正燒着新義州,也燒到我們的國門,炸彈接二連三落到我們的國土上,製造出痛苦和眼淚。誰能眼看着自己幾十年從革命先烈的血泊里創造出來的國家受到危害?不行,不行!凡是有點血性的人再也忍不住了。志願軍涌過江去,農民擔架隊涌過江去……我們的鐵路工人也就在當時冒着漫天大火渡過了鴨綠江,挺身到朝鮮戰場上。

這個戰場不大分前方後方。前有朝鮮人民軍和我們的志願軍舉着鐵錘般大小的拳頭捶得敵人鼻青眼腫,戰鬥在後方的人們中就有着並肩作戰的中朝鐵路工人。

但這是怎樣艱苦的戰鬥啊!橋樑斷了,車站翻了,炸彈坑羅着坑,敵人是要用飛機把地面上所有的東西都毀滅成焦土,但毀滅不了的卻是朝鮮人民的鬥志。我們看見那些朝鮮鐵路工人中許多人家破人亡,渾身只剩一套破爛的單衣,隆冬深夜,冒着風寒,忍着飢餓,通宿通夜地趕修着鐵路。仇恨鍛煉出朝鮮人民的英雄。

金學龍就是其中一個。當美國少爺兵還沒領教過中國人民志願軍拳頭的滋味,節節北竄,離定州只有幾十里地時,這個朝鮮司機不能不嚴重地考慮這個問題了。站上停着三台機車,這是他們國家的財產,應該拉走。但是工友們都撤退了,只剩他孤零零的一個人。而機車又都落了火。頭上的敵機總在打旋,敵人說不定幾時就會出現在他面前。情形是很緊了。他把心一橫,丟開個人的生死,一個人跑來跑去,忙着上煤上水,動手生火。風卷塵頭,也象是敵人汽車碾起飛塵。他把一台機車生起火,掛上其餘那兩台,剛從北面開出站,敵人也就從南頭趕到站了。

為了他們祖國的解放,這些勇敢的朝鮮人忘掉自己,沉默地忍受着一切痛苦。你去問問每人的家世,幾乎在這次戰事裡都有一段慘痛的歷史,他們眼裡可沒有淚,閃閃發亮的是一種隱隱的烈火。

可是奇怪,當那一夜,中國人民志願軍從北地趕來,衝風冒雪,跟他們一會面時,這些鐵打的硬漢子忍不住掉下淚了。這是歡喜的眼淚。他們也用同樣的心情迎接了志願援朝的中國鐵路工人。

對這樣的階級兄弟,誰能不敬愛?誰能不關懷?棉衣、豬肉、錦旗、各色各樣的慰勞品,從東北鐵路工人手裡送來,從全中國鐵路工人手裡送來。送到朝鮮兄弟的手裡。

朝鮮兄弟感激地說:「你們這樣幫助我們,怎樣才能報答你們的恩情呢?」

錯了,同志。今天的事,不是你幫我,也不是我幫你。我們是在共同的生活上參加共同的戰鬥,打擊一個共同的敵人。為了保證前線的勝利,他們提出共同的戰鬥口號。

「列車要往前線開!火車就是武器!就是炮彈!」

跟飛機打「游擊」

敵人們明白:火車前進一步,武器彈藥送到英勇善戰的中朝人民部隊手裡,他們也就更接近死亡一步。他們想延長自己的死亡期限,就要阻止列車前進。於是無日無夜,追機車,燒火車,炸橋樑,毀電線………氣勢洶洶。

一個通信工卻說:「你凶,我跟你打游擊。」

不過在敵人野蠻的燒殺下,「打游擊」並不容易。請看鐵路沿線的兩旁,那有間好房子?燒的燒,炸的炸,要不也是缺窗缺門,由着大北風出來進去來回串。我們的通信工時常背着給養,扛着傢伙,再不就在雪地上拖着個耙犁,顛顛撲撲跋涉在荒無人煙的野地里。餓了,吃炒麵,沒有開水,敲碎冰凌使冷水拌。別說沒有人家,就是有人,他們牢記着上級所說的不動朝鮮人民一草一木的指示,誰又肯吃久受摧殘的當地人民一粒米呢?睡更不會有什么正經睡處。走到那兒,倒頭困在掛滿霜雪的冷屋子裡,大家背貼着背,腿插着腿,取點暖和。

我們常看見每次轟炸後,電線一斷幾十里,不能通話,影響行車,可是不上半天,丁零丁零一陣鈴響,電話又暢通了。這好像是個奇蹟。創造奇蹟的正是那一群一夥的中朝通信工。他們走到那修到那,隨炸隨修,老是跟敵機兜圈子。

最動人的還不在此。

青年團員王連祥更有着神奇的「游擊戰術」。有一回,敵人在一處丟下一百多顆定時炸彈,接連不斷地響,把電線炸的稀爛,好像許多團亂絲。要等定時彈完全炸光,說不定得幾天。戰爭可不允許久等,勝利是從時間裡爭得的。王連祥當時跑進炸彈窩去。爆炸正緊,轟的一下,轟的一下,泥土崩到他的臉上,燙熱的炸彈片子燒糊他的衣裳。他穿過煙塵,繞開炸彈,來回跑着接線。這面剛接好,那面又炸毀了。正在吃緊的當兒,敵機忽然又出現在上空,衝着他就是一梭子彈。這個中國工人也許受到意外的震驚,再也掌不住自己,跑到遠處躲起來了。就在他的近旁,他發現一大群志願軍的戰士臥在那兒,臉色沉靜而剛毅。他的腦子立時幻出一幅畫面,仿佛看見這群戰士冒着敵人激烈的炮火,帶着這種沉靜的臉色,挺着槍沖向前去。人家衝鋒都不怕,自己這算幹什麼呢?他的勇氣鼓起來了,也不等敵機飛走,又跑回去爬上電線杆子,搶着修線。敵機從東來了,他一轉轉到西面;從西來了,他又轉到東面,老跟敵機打轉轉,不停手地做活。可是不好,敵機準是看見他了,突然從側面撲上來,嘩嘩一陣掃射,電杆子上不見人了。人呢?用王連祥自己的話來說,坐着電梯走了。原來他兩手抱着杆子,趨溜地滑下來,早滾到旁邊隱藏好。

王連祥他人很年輕,樣子也平常,但當一個人忘掉自己獻身給人民的勝利,勇敢就附到他的身上。勇敢像一道靈光似的,使人變得偉大。

李長春小隊

人民中間,勇敢的鬥士好象夏夜的繁星,到處閃射着不滅的光芒。

李長春小隊共總九十六個人,從中國開到朝鮮後翻山過水,一直投在艱苦的搶修工程里。不管是風雪雨霧,他們水裡來,泥里滾,一個個滿臉風塵,乍眼一看,認不清誰是誰了。又何必強分別他們呢?他們團結在小隊長李長春的周圍,一個心眼,一個腳步,好象大家的血肉也捏到一塊,重新捏成個頂天立地的巨人。這巨人一掌可以劈開山,一腳可以踢翻河,一路都在開闢着前進的道路。[1]

作者簡介

楊朔:(1913--1968)山東蓬萊人。著名作家。解放後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外國文學委員會主任,保衛世界和平大會黨組常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