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香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博山香椿 |
|
名稱 :博山香椿 產地 :淄博市博山區 用途 :鹹菜 |
博山香椿在博山區分布很廣,以石灰岩山區的背陰坡生長的樹所產香椿芽為最佳。全區目前有大小樹20~30萬株,年產香椿芽17.5萬公斤左右。以產香椿芽著名的石門夾山,有樹5萬株,年產椿芽3.5萬公斤。除內地銷售外,每年銷往香港5000多公斤。
中華傳統文化深受儒家、道家、佛教影響,這些影響也體現在飲食文化中[1]。儒家注重「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追求飲食的精緻與和諧,體現了對禮儀和文化的尊重。道家主張「道法自然」,在飲食上追求順應自然、簡約,強調食物的原生和純粹。佛教強調慈悲為懷,提倡素食[2]。
特產簡介
淄博市博山區:「紅嘴香椿」飄香紅葉柿岩
2024年4月17日清晨,在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域城鎮夾山村,村民趙曾俊一早便與鄉親們上了山,自從香椿採收季節開始,大伙兒就一直在山上忙活。只見眾人熟練地將一簇簇鮮嫩的香椿芽摘下,用膠帶綑紮好,輕輕放進背簍里。不一會兒,背簍就被裝得滿滿當當。
問及香椿芽帶來的收益,趙曾俊驕傲地說:「眼下零售價約為10塊錢一斤,目前一天差不多能采2000斤,進賬約2萬元。」
夾山村緊鄰紅葉柿岩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範區,是一處被香椿樹覆蓋的小山村,因出產「紅嘴香椿」而遠近聞名。據夾山村黨支部書記李尊強介紹,2023年以來,在域城鎮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幫扶下,夾山村「紅嘴香椿」的種植和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產業鏈。
「當季採摘銷售鮮香椿芽,還有一部分加工成香椿芽鹹菜,鮮芽和咸芽均供不應求。」李尊強說,夾山村「紅嘴香椿」的採摘周期約為半個月,總產量約為1萬公斤,作為一種「稍縱即逝」的當地特色「美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品嘗。
靠山吃山,有大處落墨,又有小處着筆。
近年來,博山區域城鎮以紅葉柿岩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範區作為依託,以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形成「一村一品」微型經濟圈、村莊連片中型經濟圈、農文旅融合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先後入選2022年度山東省鄉村振興優秀案例、2023年山東省鄉村特色文化藝術典型案例。同時,通過統籌政策、資金,整合數字農業、田園綜合體、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重大項目,成功激發社會力量參與建設的積極性、能動性,調動市場主體力量。
近兩年,隨着外來遊客的增多,域城鎮憑藉經營農家樂、民宿、特色農產品等項目,已輻射帶動轄區2000餘名村民實現增收。
參考文獻
- ↑ 幾分鐘帶你看中華美食發展史~ ,搜狐,2023-12-22
- ↑ 素食,是一種正心修德的文化 ,搜狐,20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