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充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充,又称“果城、绸都”,四川省地级市,四川第二人口大市。省域经济副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圈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一带一路”战略重要节点城市、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城市、南遂广城镇密集带中心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之一。

南充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游,由于处在充国南部得名;管辖3个区(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5个县(营山县、西充县、南部县、蓬安县、仪陇县),代管1个县级市(阆中市);户籍人口759.02万(2014年);幅员面积12479.96k㎡。

南充历史悠久,源自汉高祖公元前202年设立的安汉,至今建成2220多年。春秋以来历为都、州、郡、府、道之治所;解放初期为川北行署区的驻地。南充是三国文化和春节文化的发祥地,民风淳朴,民俗优雅,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和嘉陵江文化交融生辉。[1]

南充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四川省石油天然气和能源化工基地、川东北区域科教文化中心、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是川东北经济、物流、商贸和金融中心。素有“水果之乡”、“丝绸之都”的美誉。

截止2018年,南充GDP总量达2006.03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8.92亿元,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376.33亿元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介于北纬30°35′~31°51 ′、东经105°27′~106°58′之间。南北跨度165千米,东西跨度143千米,东邻达州市,南连广安市,西与遂宁市、绵阳市接壤,北与广元市、巴中市毗邻,总面积1247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南充地势从北向南倾斜,海拔在256~888.8米之间。地貌类型以丘陵为主,高丘低山、中丘中谷、低丘带坝类型大体各占1/3。全市地貌类型分为北部低山区和南部丘陵区两大类。北部低山区大致包括阆中市北部、南部县西北部、仪陇县的大部分、营山县境内仪陇河以东地区、蓬安县的北部等。海拔一般为500~800米,相对高度200~300米。阆中市龙泉镇的天冒水山和营山县东北部的陈大寨山主峰,海拔均为888.8米,是南充的最高峰。北部低山区大致以嘉陵江为界,分成东西两部分:江西为剑门山支脉,江东属大巴山余脉。南部丘陵区位于北部低山区以南,大致包括顺庆、高坪、嘉陵3个区和西充县的全部,阆中、营山、蓬安等县(市)的大部以及仪陇县西南角的一小部分。地势由北向南逐渐降低,海拔由500米下降为256米,地貌由高丘逐渐变为低丘或低丘平坝。丘体在长期的流水和嘉陵江干支流的作用下,支离破碎,大小不等。一般成串分布,多为尖顶或圆顶,呈桌状、垅岗状等。

气候

南充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与盆地南部的长江河谷地区相比,气温相对较低,雨季较长,暴雨较多。与川西平原相比,气温相对较高,春雨的比重大。南充历年平均气温在17.1℃左右,各月气温年平均变动范围在4℃左右,全年极端最低气温介于-2.5℃~5.7℃之间,极端最高气温在39.0℃~41.3℃之间。最冷的1月,月平均气温除仪陇为4.9℃外,其余县(市、区)都在6℃以上;最热的7、8月份,多数县(市、区)的月平均气温都在27℃以上。一般8月较7月气温稍高。

南充四季中的冬季以仪陇县最长,长达110天;顺庆区最短,只有85天,其余县(市、区)都在95天左右。春、夏、秋三季,较长江中下游地区提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南充全年霜日少于20天,多在10~15天。阆中、南部的霜日最长,也只有17天。南充雾日多出现在10月至次年1月,其中尤以12月份最多,多出现于早晨4点至9点。南充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降水强度以夏季为最大,冬季最小,秋季又大于春季。夏季为降水量最多的季节,6月、7月、8月三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28%~34%。冬季降水量少,以小雨为主;从4月开始,以中雨和大雨为主。夏季暴雨较多,出现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据多年气象观测资料记载,南充各地多夜雨,夜雨量超过昼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55%。春季的夜雨率最大,达71%。

南充境内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空气湿度大,各县(市、区)年均相对湿度都在75%~79%之间。年均相对湿度以秋季为最大,冬季次之,春、夏两季几乎相等。年极端最小的相对湿度,多出现于春季的3月、4月间或冬季的12月和1月。南充冬季和春季空气较干燥,容易出现春旱。南充云量大,日照少,多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1369.1小时,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状况是春夏较多,秋冬较少。

南充风向随季节而变化,一般以偏北风为主。市境内风速小,为全国著名的小风气候区。年平均风速大都在1.2~1.7米/秒之间,全年中无风的时间50%以上。但当强冷空气入侵或夏季发生雷雨天气时,常伴有大风出现。寒潮性大风多发生在春季。雷雨性大风多发生于7~8月间。

水文

南充降水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按1000毫米计算,扣除蒸发量,年产水总量大约41.9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为313毫米左右。径流深度与降水的地区分布大体一致,降水多的地方径流深度大,降水少的地方径流深度小。南充地下水多分布在境内嘉陵江的干支流两岸第四系冲积、洪积层中,主要有松散堆积孔隙水和碎屑岩孔隙裂隙水两种。嘉陵江为流经市域的最大河流,境内干流长301千米,嘉陵江与其左岸较大的支流东河、构溪河和右岸较大的支流西河、白溪河(濠)构成了南充丰裕的水系。拦截西河上游而形成的升钟水库,位于南部、阆中、剑阁三县(市)交界处,集雨面积1756平方千米,总库容13.39亿立方米,是西南最大的人工水库。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南充的水资源主要存在形式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其中地表水由地表径流和河川径流中的过境水构成。南充多年平均径流深约313毫米,地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41.91亿立方米,水资源数量偏少。南充的水能资源分布较广,且相对集中,是构成全市能源结构的主体。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0万千瓦,可开发量111.3万千瓦。嘉陵江水能资源丰富,至2010年,南充境内已修建了蓬安马回、南部红岩子、阆中金银台、高坪青居、仪陇新政、蓬安金溪、小龙门、阆中沙溪、高坪凤仪9个航电枢纽,总发电装机容量为89万千瓦。

矿产资源

南充主要有岩盐、石油和天然气、砂金、钛铁、铀、磷等矿产资源。南充地处四川最大的岩盐沉积盆地——南充岩盆的核心,地下盐矿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控制储量为1700亿吨,预测储量达1.7万亿吨。南充盐卤资源为优质盐岩,氯化钠含量大于90%,最高达96.6%,盐岩矿床杂质含量小于10%,水不溶物小于3%,盐层顶板、底板均为厚约1~3米的灰白色硬石膏岩,界面清楚,便于水溶开采。南充石油天然气资源富集,石油总储量约8000万吨,天然气储量近万亿立方米,以仪陇、营山为中心的龙岗气田已开发投产。

植物资源

南充市国家一类保护植物仅有引进栽培的水杉一种;二类保护植物中野生的有香果树和狭叶瓶尔小草两种,栽培的有银杏和杜仲两种;三类保护植物中野生的有红豆树、八角莲、天麻三种。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和红薯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大豆、豌豆、绿豆、扁豆等种植较普遍。花生、油菜、棉花、黄麻、红麻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川芎、天麻、麦冬、半夏是南充的主要野生药用植物。

动物资源

南充亚热带农田动物多,其他类型的动物数量较少。全市野生动物资源尚保存有数百种。珍稀动物中属国家一类保护品种有黑鹳、白鲟(象鱼)两种,二类保护品种有豹、林麝、鸳鸯、大鲵四种,三类保护品种有大灵猫、小灵猫、金雕、小鸨、虎纹蛙等六种。饲养动物以家畜、家禽、淡水鱼类和桑蚕为主。此外,还有蜂、海狸鼠等。家畜主要有猪、牛、羊、兔、马、骡、驴等。家禽主要有鸡、鸭、鹅、鹌鹑等。淡水鱼类主要品种有鲤鱼、鲫鱼、草鱼、鲢鱼、鳙鱼、革胡子鲶、罗非鱼。全市饲养家蚕极为普遍,家蚕品种繁多,且不断进化。

人口

截至2018年底,南充市户籍总人口728.25万人,比上年减少4.44万人。其中,男性380.11万人,女性348.14万人;乡村人口517.54万人,城镇人口210.7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77万人,死亡人口3.9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77‰。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7.91。年末常住人口644万人,城镇化率48.1%,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