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地球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发展
重要作用
南京大学地质学实验教学历史悠久。实验-实践教学工作可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地学通论”和地质学课程都规定有关师生不仅进行室内实验,还必须进行野外考察学习。1929年,首任系主任李学清等创建了基础地质实验室,在宁镇山脉开辟了数条野外地质实习线路,建立了一系列典型地质剖面。新中国成立后,重点建立了普通地质学、矿物学[1]、岩石学和矿床学教学实验室,岩矿教学成绩卓著,在国内形成了“北古南矿”的学科格局。至1980年前后,随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211工程”、“985工程”等的持续建设,购置了较多的先进设备和教学标本,建成拥有14个教学实验室的庞大实验教学体系。特别是1993年地球科学系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地质学”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每年给予数十万元的经费支持,对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学条件
1996年,作为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对实验室进行整体规划,合并调整为地球科学实验教学中心,下设三个综合实验室、三个辅助实验室和两个野外实习基地(湖山和巢湖),在校系支持下,大力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善教学软、硬件设施。目前实验设备先进,设备配置科学合理。如投入近百万元新建了地球物理分室,新开设“地球物理学基础”实验课,弥补了这一学科方向上实验教学的不足。同时,实验教学中心进一步加强了应用学科实验教学,如水文地质综合实验室建成了地下水物理模拟室、地下水数值模拟室和水化学与水环境室三个设置先进、开放管理的实验室基础;地质工程实验室已建成地质工程监测、土木工程[2]和土力学三个实验室。逐步形成了以研究型人才培养为主,兼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目前中心总面积已近2000平方米,仪器设备约1500件,固定资产约2000万。各实验室宽敞明亮,管理有序,实验教学条件已具全国一流水平。
专业方向
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已经形成了几乎涵盖地质学主要专业方向的齐全的学科优势,成为地球科学实验中心基础和支撑。目前建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1个江苏省重点学科(地球化学)、2个江苏省品牌专业(地质学和地球化学)和2个特色专业(水文水资源和地质工程专业);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地质学和地质工程)、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矿产普查与勘探、水文学与水资源)和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及地层学、水文学与水资源、地质工程、矿产普查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球物理),为实验教学造就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环境条件。此外,在八十余年的办学历史中,中心积累了大量珍贵教学标本,包括老一代教师在解放前精心购置和保留下来的德、法、日、美等国著名产地的珍贵矿物岩石、古生物、矿床等标本,以及国内各典型地区的典型标本达十多万件,实属国内高校少见。该中心以这些珍贵标本为依托,并进行了适当补充,先后建成南京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和江苏国信地质标本陈列馆,成为学生实验教学的辅助场所,并成为对社会开放共享的窗口。
教学模式
基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历史积累好、师资力量强和学生基础好的特点,本实验教学中心很早就确立了以培养研究型创新人才为主的定位目标,建立了重点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实验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课堂实验教学—野外实践教学—科研能力训练“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此指导思想,构建了教学实验室、野外实习基地和科研创新平台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后文将详细介绍)。
教学方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渗透,传统地球科学实验教学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本实验教学中心紧跟时代发展,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便开始了一系列数字化与信息化建设工作。例如,建设了“数字媒体实验室”,制作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电子课程教材,并依托本中心丰富的地质标本建成了南京大学数字博物馆;再如,依托卫星遥感等3S技术完成了野外数字化填图的软件开发和课程建设,最近又完成了湖山实习基地的远程虚拟实习系统。这些工作不仅改变了传统实验教学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还为实验教学资源的广泛共享提供了可能。
此外,随着近年来地球系统科学的兴起,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重要发展趋势,为此,地球科学实验教学中心联合地理与海洋学院及大气科学系建设了三个共享实验室,即“地球动力学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和“大气动力学实验室”,开展“大地学”通识教育和联合野外考察,建立了兰州-天山、长白山和贝加尔湖等综合考察路线,形成了具有南京大学特色的“大地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 ↑ 矿物如何分类?,搜狐,2018-02-27
- ↑ 土木工程专业到底是做什么的?,搜狐,2016-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