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半人马小行星」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半人马小行星被归类为轨道不稳定的小行星,并竞相以神话中半人马族的神祇命名。所以选择这一族的名称是因为它们的行为…”)
 
(使用页面处理(refimprove、citation style)给页面添加标签)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9 次修訂)
行 1: 行 1:
半人马小行星被归类为轨道不稳定的小行星,并竞相以神话中半人马族的神祇命名。所以选择这一族的名称是因为它们的行为一半像小行星,另一半则像彗星。半人马小行星的轨道会穿越或曾经穿越过一颗或数颗气体巨星的轨道,并且有数百万年的动力学生命期。
+
{{Multiple issues|{{refimprove|date=2021年3月}}{{citation style|date=2021年3月}}}}
  
第一颗类似 半人马小行星 的天体是在1920年发现的小行星944(Hidalgo),但是在1977年发现凯龙之前,它们并未被认为是一个新的族群。已知最大的 半人马小行星 是1997年发现的女凯龙星,它的直径达到260公里,大小如同主带中的一颗中等大小 小行星。
+
[[File: 半人马小行星.jpg|350px|缩略图|右|<big> 半人马小行星</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027/38427e1445f7459b9949e571c49756cd.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00573205_653735 来自 搜狐  图片]]]
  
没有 半人马小行星 曾经 拍摄过近照 但有证据显示在2004年被卡西尼号拍下特写镜头 费贝可能 被土 捕获的 半人马小行星 。另一方面,哈伯太空望远镜也已 获得 些飞龙 表面特征 资讯
+
''' 半人马小行星''' 归类为轨道不稳定的[[小行星]] 并竞相以神话中半人马族的神祇命名。所以选择这一族 名称 因为它们的行为一半像小行星,另一半则像[[彗 ]]。 半人马小行星 的[[轨道]]会穿越或曾 穿越过 颗或数颗气体巨 星的 轨道,并且有数百万年的[[动力学]]生命期
  
 截至2008年,三颗半人马小行星被发现有彗星状的彗发活动:凯龙、厄开克洛斯(Echeclus)和166P/尼特,因此凯龙和厄开克洛斯暨归属于小行星也归属于彗星。其它的半人马小行星,像是Okyrhoe被怀疑有类似彗星的活动。任何一颗受到摄动而接近太阳至足够的距离内时,都可已被预期会成为彗星。
+
第一颗类似半人马小行星的天体是在1920年发现的小行星944(Hidalgo),但是在1977年发现凯龙之前,它们并未被认为是一个新的族群。已知最大的半人马小行星是1997年发现的女凯龙星,它的[[直径]]达到260公里,大小如同主带中的一颗中等大小的小行星。
 +
 
 +
没有半人马小行星曾经被拍摄过近照,但有证据显示在2004年被卡西尼号拍下特写镜头的费贝可能是被土星捕获的半人马小行星。另一方面,[[哈伯太空望远镜]]也已经获得一些飞龙星表面特征的资讯。
 +
 
 +
 截至2008年,三颗半人马小行星被发现有彗星状的彗发活动:凯龙、厄开克洛斯(Echeclus)和166P/尼特,因此凯龙和厄开克洛斯暨归属于小行星也归属于彗星。其它的半人马小行星,像是Okyrhoe被怀疑有类似彗星的活动。任何一颗受到摄动而接近[[ 太阳]] 至足够的距离内时,都可已被预期会成为彗星。
  
 
==分类==
 
==分类==
 
+
 半人马小行星并没有稳定的轨道且最后会被巨大行星移出[[ 太阳系]] 。广义的半人马小行星定义是一个环绕太阳的小天体,轨道穿越[[ 木星]] [[ 海王星]] 之间的一颗或多颗行星轨道<ref>[https://www.cdstm.cn/theme/khsj/khzk/khzdkx/201610/t20161028_349503.html 科学家揭示半人马小行星环带起源],科幻世界,2016-08-11</ref> 。由于在这一地区的[[ 轨道]] ,长期看来是不稳定的。即使像2000 GM137和2001 XZ255这样目前并未穿越任何行星轨道的半人马小行星,也会因为摄动逐渐改变轨道,直到它们的轨道与一颗或多颗大行星的轨道交会。
 半人马小行星并没有稳定的轨道且最后会被巨大行星移出太阳系。广义的半人马小行星定义是一个环绕太阳的小天体,轨道穿越木星和海王星之间的一颗或多颗行星轨道。由于在这一地区的轨道,长期看来是不稳定的。即使像2000 GM137和2001 XZ255这样目前并未穿越任何行星轨道的半人马小行星,也会因为摄动逐渐改变轨道,直到它们的轨道与一颗或多颗大行星的轨道交会。
 
  
 
 然而,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标准进行各种天体的分类,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它们的轨道要素上:
 
 然而,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标准进行各种天体的分类,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它们的轨道要素上:
  
*小行星中心(MPC)定义半人马小行星是近日点在木星轨道之外,而轨道半长轴比海王星短的天体。
+
*小行星中心(MPC)定义半人马小行星是[[ 近日点]] 在木星轨道之外,而轨道半长轴比海王星短的天体。
  
*喷射推进实验室(JPL)有着相似的定义,是半长轴介于木星和海王星之间的天体(5.5 AU< a'-< 30.1 AU)。
+
*喷射推进实验室(JPL)有着相似的定义,是半长轴介于木星和海王星之间的[[ 天体]] (5.5 AU< a'-< 30.1 AU)。
  
 
*相较之下,深度黄道巡天(DES, Deep Ecliptic Survey)采用动力学的项目做为分类的依据。此种分类法是建立在模拟超过一千万年轨道期间的变化,作为分类的依据。DES的半人马小行星的定义是瞬时的共通性,在模拟期间任何时刻的近日点都小于海王星的轨道半长轴。如此定义的目的是要取代跨轨道的名词,并建议目前的轨道仅有较短的生命期。
 
*相较之下,深度黄道巡天(DES, Deep Ecliptic Survey)采用动力学的项目做为分类的依据。此种分类法是建立在模拟超过一千万年轨道期间的变化,作为分类的依据。DES的半人马小行星的定义是瞬时的共通性,在模拟期间任何时刻的近日点都小于海王星的轨道半长轴。如此定义的目的是要取代跨轨道的名词,并建议目前的轨道仅有较短的生命期。
海王星之外的太阳系(2008)所搜集的是使用传统的半人马小行星定义,以海王星轨道的半长轴作为上限,超出这个范围的天体在分类上就归属于离散盘。此外,还有一些天文学家依旧愿意以在未来一千万年的近日点在海王星的轨道以内,并且会接近至气体巨星的希尔球的范围内做为半人马小行星的定义。因此,半人马小行星可以认为是有着比离散盘天体更快、更积极交互作用的外来离散天体。
 
  
 这些分类法中的差异使得一些天体难以分类,例如(44594) 1999 OX3,它的半长轴是32AU,但是与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轨道交叉。在半人马小行星的内侧之中,2005 VD的近日点距离非常接近木星,JPL和DES都将它归类为半人马小行星。
+
海王星之外的太阳系(2008)所搜集的是使用传统的半人马小行星定义,以海王星轨道的半长轴作为上限,超出这个范围的天体在分类上就归属于离散盘。此外,还有一些[[天文学家]]依旧愿意以在未来一千万年的近日点在海王星的轨道以内,并且会接近至气体巨星的希尔球的范围内做为半人马小行星的定义。因此,半人马小行星可以认为是有着比离散盘天体更快、更积极交互作用的外来离散天体。
 +
 
 +
 这些分类法中的差异使得一些[[ 天体]] 难以分类,例如(44594) 1999 OX3,它的半长轴是32AU,但是与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轨道交叉。在半人马小行星的内侧之中,2005 VD的近日点距离非常接近木星,JPL和DES都将它归类为半人马小行星。
 +
 
 +
==视频==
 +
===<center> 半人马小行星 相关视频</center>===
 +
<center>'''如果小行星接近地球,那天空会是怎样的景象?'''<br>
 +
 
 +
{{#iDisplay:r306968ax3c|560|390|qq}}</center>
 +
 
 +
<center>'''如果火星大小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地球会发生什么?'''<br>
 +
 
 +
{{#iDisplay:q0936b5ox00|560|390|qq}}</center>
 +
 
 +
==参考文献==
 +
{{reflist}}
 +
[[Category:320 天文學總論]]

於 2021年3月20日 (六) 22:53 的最新修訂

半人馬小行星被歸類為軌道不穩定的小行星,並競相以神話中半人馬族的神祇命名。所以選擇這一族的名稱是因為它們的行為一半像小行星,另一半則像彗星。半人馬小行星的軌道會穿越或曾經穿越過一顆或數顆氣體巨星的軌道,並且有數百萬年的動力學生命期。

第一顆類似半人馬小行星的天體是在1920年發現的小行星944(Hidalgo),但是在1977年發現凱龍之前,它們並未被認為是一個新的族群。已知最大的半人馬小行星是1997年發現的女凱龍星,它的直徑達到260公里,大小如同主帶中的一顆中等大小的小行星。

沒有半人馬小行星曾經被拍攝過近照,但有證據顯示在2004年被卡西尼號拍下特寫鏡頭的費貝可能是被土星捕獲的半人馬小行星。另一方面,哈伯太空望遠鏡也已經獲得一些飛龍星表面特徵的資訊。

截至2008年,三顆半人馬小行星被發現有彗星狀的彗發活動:凱龍、厄開克洛斯(Echeclus)和166P/尼特,因此凱龍和厄開克洛斯暨歸屬於小行星也歸屬於彗星。其它的半人馬小行星,像是Okyrhoe被懷疑有類似彗星的活動。任何一顆受到攝動而接近太陽至足夠的距離內時,都可已被預期會成為彗星。

分類

半人馬小行星並沒有穩定的軌道且最後會被巨大行星移出太陽系。廣義的半人馬小行星定義是一個環繞太陽的小天體,軌道穿越木星海王星之間的一顆或多顆行星軌道[1]。由於在這一地區的軌道,長期看來是不穩定的。即使像2000 GM137和2001 XZ255這樣目前並未穿越任何行星軌道的半人馬小行星,也會因為攝動逐漸改變軌道,直到它們的軌道與一顆或多顆大行星的軌道交會。

然而,不同的機構有不同的標準進行各種天體的分類,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它們的軌道要素上:

  • 小行星中心(MPC)定義半人馬小行星是近日點在木星軌道之外,而軌道半長軸比海王星短的天體。
  • 噴射推進實驗室(JPL)有着相似的定義,是半長軸介於木星和海王星之間的天體(5.5 AU< a'-< 30.1 AU)。
  • 相較之下,深度黃道巡天(DES, Deep Ecliptic Survey)採用動力學的項目做為分類的依據。此種分類法是建立在模擬超過一千萬年軌道期間的變化,作為分類的依據。DES的半人馬小行星的定義是瞬時的共通性,在模擬期間任何時刻的近日點都小于海王星的軌道半長軸。如此定義的目的是要取代跨軌道的名詞,並建議目前的軌道僅有較短的生命期。

海王星之外的太陽系(2008)所搜集的是使用傳統的半人馬小行星定義,以海王星軌道的半長軸作為上限,超出這個範圍的天體在分類上就歸屬於離散盤。此外,還有一些天文學家依舊願意以在未來一千萬年的近日點在海王星的軌道以內,並且會接近至氣體巨星的希爾球的範圍內做為半人馬小行星的定義。因此,半人馬小行星可以認為是有着比離散盤天體更快、更積極交互作用的外來離散天體。

這些分類法中的差異使得一些天體難以分類,例如(44594) 1999 OX3,它的半長軸是32AU,但是與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軌道交叉。在半人馬小行星的內側之中,2005 VD的近日點距離非常接近木星,JPL和DES都將它歸類為半人馬小行星。

視頻

半人馬小行星 相關視頻

如果小行星接近地球,那天空會是怎樣的景象?
如果火星大小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地球會發生什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