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千金宝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千金宝要》,书名。六卷(又有八卷本或十七卷本,后本系析篇为卷)。宋·郭思编。刊于1124年。系取孙思邈《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中的简、便、验方及针灸法汇编而成。共分妇人、小儿、中毒等17篇。其中医论一篇,系摘录《千金方》中有关病机、制药等内容编成。1124年,将此书刻碑于华州公署,以广流传。明景泰六年(1455年)杨胜贤始易木版梓行。1522年王守中喜其方之简便,药之近易,而天下游耀州真人问者岁无虚日、日无虚时,因刻石于洞前,至今犹存。现存多种清刊本及石印本、拓印本。

作者简介

孙思邈(54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孙思邈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 。他从小就聪明过人,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隐居陕西终南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 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孙氏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将他自己的两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宇,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他汲取《黄帝内经》关于脏腑的学说,在《千金要方》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为中心的杂病分类辨治法;在整理和研究张仲景《伤寒论》后,将伤寒归为十二论,伤寒禁忌十五条,为后世研究《伤寒杂病论》提供了可循的门径,尤其对广义伤寒增加了更具体的内容。他创立了从方、证、治三方面研究《伤寒杂病论》的方法,开后世以方类证的先河。 孙思邈的主要著作遗存,根据史书、方志、典籍、道藏、医著、碑石等文献资料记载 …

内容预览

孙真人《千金方》,一部三十卷,三百一十八门,门中各有论,论下各有方。论以论说人所以得病之由,君子小人皆宜熟知。方以治人之已病,而人有未尝得见此集者,并药有物多而难合者,贫下细民因此不获治疗,枉坏躯命者,可胜言哉。况一州一县,几家能有《千金方》?而有者亦难于日日示人。因此孙君之仁术仁心,格而不行处有之,郁而不广处有之。《肘后》、《龙宫海上》,而下及当时之名公方论药术,并自撰经试者。世皆知此书为医经之宝,余亦概尝阅诸家方书,内唯《千金》一集,号为完书,有源有证,有说有方,有古有今,有取有舍,关百圣而不惭,贯万精而不忒,以儒书拟之,其医师之集大成者欤。唐之卢照邻谓∶思邈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深入不二,则今之摩诘。斯言得其深致矣。思久欲阐扬此书,以广之海内,而在公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