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匡河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匡河镇,是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下辖的一个镇级别行政单位,位于湖北省罗田县东南部,是由原石桥铺镇、匡河乡、古庙河乡三个乡镇合并而成,东、北与英山相接,南望浠水,西连凤山白莲。下辖50个行政村,总人口57133人(2017年),国土面积196.08平方千米(2017年)。匡河镇特产罗田板栗。

匡河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扼守罗田东部咽喉,古往今来皆为兵家必争之地。镇中心距英山县城10公里,距罗田县城35公里,318国道、武英高速横越穿全境,309县道、216县道(石古公路)纵贯全镇,开放型的交通网络逐步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无阻。[1]

中文名称: 匡河镇

外文名称: Kuanghe Town

别 名: 匡河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

下辖地区: 50个行政村、一个茶厂

政府驻地: 318国道与匡河老街交叉口

电话区号: 0713

邮政区码: 438613

地理位置: 黄冈市北部、罗田县东南部

面 积: 196.08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 57133人(2017年)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白莲河水库、罗田匡河观音山、 方氏祠、 罗氏祠 九口塘观音庙

机 场: 天河机场

车牌代码: 鄂J

现任镇书记: 王光华

镇 长: 闻静

历史沿革

匡河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南北朝梁普通四年(公元523年)始置蕲阳县(今罗田县),县治即今四口塘村旧县畈,开创县历史之先河;匡河人才辈出,名人众多。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匡一、张绩武等一大批优秀匡河儿女就脱颖而出,抗日战争时期,张绩武曾率部血战台儿庄。今天,方家山村青年农民方立勋一人拥有2项国家发明专利。匡河是一个新兴集镇,原先街区面积很小只有一条街道,在2000年前后修通318国道罗田至英山段新干线,使这里的发展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街道从一条扩展到二纵四横,整个镇区面积就像一艘航空母舰,正在整装待航。

1958年为匡河公社,

1961年改匡河区,

1975年分设匡河、石桥铺、古庙河公社。

1984年撤社改区建乡。

1987年撤区并乡,分设石桥铺镇、匡河乡、古庙河乡。

1996年,石桥铺镇面积63.6平方千米,人口2万人,下辖13个行政村;匡河乡面积66.3平方千米,人口2万人,下辖16个行政村;古庙河乡面积62.4平方千米,人口2.3万人,下辖21个行政村。

2001年,撤销石桥铺镇、古庙河乡,并入匡河乡。

2004年,乡政府驻匡河,人口65597人,面积193平方千米,下辖50个行政村。

2012年,撤销匡河乡,设立匡河镇。

行政区划

匡河镇下辖50个村委会匡河村、大龙寨村、九口塘、黄丝铺村、祠堂河村、九房冲村、文家坊村、竹林坳村、戏龙庙村、上河坪村、戴家畈村、王家湾村、施家畈村、姚家坳村、石马山村、桔子厂村、双界岭村、高上湾村、大畈坪村、陈河沟村、绵羊畈村、张家河村、邹家冲村、刘家湾村、姚家湾村、周家河村、沈家咀村、罗雌冲村、毛家河村、古庙河村、王家冲村、生福桥村、林木河村、汪家桥村、分水岭村、涂家冲村、安仁山村、蒙蒙山村、茶园村、文斗河村、石桥铺村、莲花林村、糠头畈村、落令河村、杨家冲村、沙畈河村、四口塘村、花屋河村、雪山河村、方家山村。

地理环境

境域

匡河镇位于华中鄂东地区。地跨东经115°31′53〃~116°04′02〃,北纬30°00′31〃~31°08′58〃。东北接英山,南望浠水,西连凤山、白莲。 地处英罗浠三县中心地段,地理位置显要。

地貌

匡河整体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有蒙蒙山、骆家山、方家山、大龙寨等名山、南部有观音山、石马山等高山。海拔都在700米以上。山间为狭长谷地,谷地从北部石桥铺至白莲河全长达10几公里。南部靠近白莲河周围的村落海拔较低,大约在100至300米之间。多为丘陵地带,多湖泊田园,且人口密集。是匡河的鱼米粮仓,风光秀丽。

水文

匡河境内水资源丰富,水库湖泊遍布,河流水渠纵横。有主河3条,南部两条,北部一条。且占有三分之一的白莲河水库水域。

气候

匡河镇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干(冷)夏湿,春暖秋凉,年均总日照时数2047小时,年均辐射热量109.2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6.4℃,极端最高气温41.6℃,极端最低气温-14.6℃,无霜期平均240天。年均降水量1330毫米,全年降雨多集中在5、6、7三个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50%左右。

自然资源

匡河物产丰富,资源广阔。匡河茶叶享誉古今,早在北宋时期,石桥铺是全国著名的13大茶庄之一,生产的云雾茶直接进贡到皇宫,其时商贾云集,朝廷设有监茶官以收其利。今天,杨家冲、陈河沟发扬传统优势,实施精品名牌战略,生产的“碧杨峰”等名茶多次获省市大奖。境内资源丰富,蕴藏有大量的长石、石英石、云母等矿藏,其中长石储量为鄂东之最。全乡水域辽阔,有效养殖水面28000亩,所产“黑背胖头鱼”质优味美,为鄂东特产。匡河风景优美,到处水绕着山、山抱着水,自然风光绮丽,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的感觉油然而生,趣味无穷。海拔722米的旅游胜地观音山被列为鄂东名山,山上奇峰林立,茶花飘香,观音庙名扬省内外,四季游人香客不断,还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明太守卢浚游观音山曾诗云:“看尽罗田山外山,倦依流水宿松关,分明梦里神仙语,前路风光十八弯。”

乡镇交通

匡河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扼守罗田东部咽喉,古往今来皆为兵家必争之地。镇中心距英山县城10公里,距罗田县城35公里,318国道、武英高速横越穿全境,309县道、216县道(石古公路)纵贯全镇。大部分村修有水泥公路,也有部分没修好,或完成较差的,如方家山、雪山河、九口塘等村。

经济发展

匡河基础扎实,特色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人民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社会经济得到了快步发展。全乡已形成以石桥铺为基础的高效桑园示范区,境内德利丝业有限公司引进安装国内最先进的D301B型自动缫丝机3组,年产5A级以上白厂丝80吨,他们成功推行“公司+农户+基地”的蚕桑产业化发展模式,得到副省长刘友凡的充分肯定。古庙河一路渔歌高唱,充分利用天然无污染的万余亩水面,大力推行网箱养鱼,科技养鱼,已形成高效水产示范园区。全乡以丰富的长石资源为依托,建有3座石粉厂,年产石粉3万吨,长石产业初具规模。以板栗、蚕桑、银杏、药材为主的多种经营基地面积达5亩。匡河是全县名副其实的蚕桑大乡、产茶大乡、水产强乡、长石之乡,是全县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支柱产业日益壮大

板栗产业初具规模。新建基地5万亩,形成了318国道、309县道板栗产业示范带。年产板栗200万公斤,建有4家板栗食品加工厂。水产养殖效益显著。创办了4家千亩以上的水产场,大力推广名贵鱼养殖,依托水面进行垂钓、娱乐、休闲、旅游等综合开发。大力发展畜牧生产。培育了一大批黄牛、山羊、母猪养殖专业村。在高上垸和汪家桥兴建千头奶牛场两个。

文化教育

原九口塘小学、大龙寨小学、黄丝铺小学合并成黄丝铺中心小学。蒙蒙山小学、石桥铺小学合并成石桥铺中心小学。原祠堂河小学、匡河小学合并成匡河镇中心小学。黄丝铺中学搬迁至匡河镇改名匡河中学。上述学校中,有小部分在撤乡并镇过程中合并或撤销。

匡河中学

罗田县匡河中学就是湖北省黄冈市匡河镇境内的一所公办中学,位于大别山南麓,坐拥观音福地,荟萃白莲胜景。成立于1970年1月8日,距今已有四十多年历史,学校于2008年8月由黄丝铺中学整体搬迁至匡河集镇所在地。几年磨砺,己卓尔不群。学校用地面积37840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14920平方米。是一所农村初中,地处匡河镇中心,216县道旁,距离318国200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匡河镇三所中学中最好的一所。

新校区以农村标准化示范初中为设计目标,占地60亩,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总投资1500多万元。新校园融现代化、人文性于一体,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合理分布;教学楼、宿舍楼、科技楼、师生食堂错落有致。乘“校安工程”之东风、择全县中运会之佳遇,有各级领导的关怀,学校的文化建设、绿化工程、教育装备将逐步完善。学校将会成为匡河学子成长的理想乐园。

“百舸争流千帆竞,杏坛耕耘满园春”,匡中人将傲风霜雨雪,携豪情满怀,潜心耕耘,扬帆远航,争取更大的辉煌。

石桥铺中学

罗田县石桥铺中学是湖北省罗田县匡河镇茶园村的一所中学。始建于1948年,地处罗田东大门,与英山县仅一河之隔,位于蒙蒙山脚下,老318国道边,交通便利,是一所环境优美、利于育人的学校,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石桥铺中学的前身是罗田县第六中学,当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曾在此举行过团级以上的干部作战会议。岁月沧桑,几经变迁。经过6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石桥铺中学是匡河乡下辖的一所既有小学又有初中的综合性学校。

学校教师队伍中本科学历16人,专科学历12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24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县级骨干教师6人,省、市教育学会会员6人,教师的年龄结构合理,专业搭配合适,基本上能够满足学校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现有教学楼一栋、学生宿舍楼一栋、教师宿舍楼两栋、膳食中心一栋。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音乐美术教室一应俱全。学校还建设了较为完备的校园网,实现了与罗田教育信息网的无缝连接。所有教学班均安装了高标准的多媒体教学系统,间间教室均接通了互联网络,让农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与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教学资源。

古庙河中学

古庙河中学是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匡河镇古庙河村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初级中学,位于古庙河村街上,观音山脚下,白莲河畔。始建于1970年,学校占地面积为23121平米,建筑面积为12000平方米。校园环境清静优美,绿树成荫。学校专任教师达78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有45人,其中高级教师3人,中级72人。

古庙河中学自2010年以来,学校涌现出一批市县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先后参加国家、省、市、县级课题实验研究并深受表彰。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课题实验先进学校”、“省级课题实验合格学校”、“黄冈市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学校”、“黄冈市中小学实验教学先进学校”、“市级家长示范学校”。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多次被授予罗田县“中学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教学研究先进单位”,近六年来年年有毕业生被选拔进黄冈高中深造。古庙河中学为匡河教育乃至全县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校积极支持“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战略,集中优势资源,发展匡河教育,密切配合匡河教育的布局调整。学校正处于中小学转型时期。我们坚信只要本着“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所学校一定将再创教育教学的辉煌。

旅游景点

匡河历史悠久,人绝地灵。山清水秀,风光秀丽。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也有不少历史遗迹,传说。让人留恋忘返,止步停留。省内著名景点,白莲河水库,罗田匡河观音山,方氏祠,罗氏祠,叶氏祠,罗田凤凰关水库,张氏祠,张家垸,二层垸,石马寨,九口塘观音庙,雷公庙,骆家山等。

观音山

罗田匡河观音山海拔722米,地处湖北省罗田县匡河镇,距离匡河镇8公里,被列为鄂东名山。山上有著名的观音山寺,始建于北宋年间。清同治七年(1868)还重新修建过。庙内依天然石痕刻有观音像三尊,至今香火旺盛,今石像虽毁但正殿尚存,是全县仅存的古庙宇,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太守卢浚游匡河乡观音山后,曾有诗云:“看尽罗田山外山,倦依流水宿松关,分明梦里神仙语,前路风光十八弯。”海拨722米的观音山被列为鄂东名山。观音山是一座“丁”字形山峰,孤峰峥嵘独傲。在茶花飘香,古木浓荫的观音山上,昔年依石岩建庙,修建有一座观音庵,据传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旧时香火旺盛,观音山东南方向的石壁上,有一尊天然的观音佛像,因是观音背像,故称为“反背观音”。这一奇特景观与观音庵相互呼应,观音山因此得名。观音庵名扬省内外,安徽、湖北、河南三省十多个县市的众多善男信女经常来此进香朝拜,四季游人香客不断。观音山地势还十分险要,明代山上即建有山寨,清咸丰七年(1857)重建石墙,高4米,周围6600余米。至今尚有多处石墙遗迹和东、西、南、北四门的称谓。

蒙蒙山

蒙蒙山古称魁山,系大别山天堂寨支脉,位于湖北省黄冈市境内。地跨英罗两县三镇(匡河镇、凤山镇、孔家坊乡)凤凰关水库以东。东启四口塘村、北至汪家铺村、南启石桥铺村、北至英山杨家坪村。横跨英罗两县,境内含9个自然村,总面积达32平方公里。

蒙蒙山地处凤山镇东部、匡河镇北部、英山县孔家坊乡西部交界部位。古称魁山,在魁山东部四口塘村过去曾是古县治所在地,长达八百年的县治让 魁山声名远播。

蒙蒙山系罗田名山之一,其境内有狮公山、冷屋山、董家山、唐家山、毛家山、张家山、熊家山、马家山、龚家山等海拔较高的山中之山。

蒙蒙山的总体地貌分为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四部分,山区起伏多变的远峰近峦,险峻恢宏的悬崖峭壁、深邃幽静的沟谷溪潭,各种动态的飞瀑走泉,在低山、丘陵的衬托下,有时像琵琶遮面,雄伟中又不失几分朦胧与神秘;而它与开阔、规则、整齐、坦荡的平川田园风光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总体特征表现为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节奏感强,颇赋诗的旋律,画的韵味,它的航测鸟瞰效果为明暗对比强烈,阴阳交替复杂;肌理清晰,立体轮廓明显;旷中有奥,奥中有旷,旷奥兼具,其美学价值是很高的。

白莲河水库

白莲河水库位于湖北省东部浠水中游,位于大别山南麓,地跨三县(罗田、英山、浠水)由东河、西河、匡河等主要河流组成,白莲河水库是湖北省的第三大水库,鄂东第一水库,距离浠水县城东30公里的白莲镇区边。

白莲河水库是鄂东第一人工水库。是浠水流域的骨干水利工程。1958年秋动工兴建,1960年10月主坝拦洪蓄水。水库承雨面积1800平方公里,总库容11.04亿立方米,占流域总蓄水量的82.6%,是一座以灌溉、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养鱼、航运、综合利用的多功能水库。

白莲河水库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这里,群山连绵,树繁竹茂。沿河两岸,峭壁挺拨,怪石林立,文物众多,有鄂东佛教名山斗方山,有中唐修建的大王庙,有在悬崖石壁上修建的石庙等。河面上,岛屿密布,碧水萦绕,波光粼粼,鱼跳鸟跃,烟雾茫茫,乘座游船犹如进了梦纪般的"仙境"。白莲河水库大坝下,楼房林立,石房鳞次栉比。有年发电量一亿度,担任中南电网调峰任务的白莲河发电厂,还有白莲河铝厂、白莲设备厂等大中型企业。白莲河镇区内还是白莲河、泄洪河、沈家河的汇合处、三条河上架起了三座各具风格、相互映衬的公路大桥,把白莲河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壮丽画图。

方氏祠

方氏祠又称“方氏八房祠”。原为明末清初古建筑,位于罗田县匡河镇黄丝铺村二组。该祠堂背靠东北山峰高大的石马寨,祠堂占地面积500平方米,面向正西立基而建,门前有小流自西北向东南流淌,四周山脉层层环抱,群峰罗列有致。当地民谣“石马赶石牛,一对青狮随河游,双象锁水、日月守门楼,有人得此地,儿孙做诸侯”说的就是此地。

1931年9月9日,英罗边区苏维埃政府由茶园村二屋垸迁置此处办公。

全国解放后,该祠被诉毁,在旧基上修建了乡村卫生室和村党支部办公楼。

罗氏祠

罗氏祠亦称罗家垸、罗家边。它位于罗田县匡河镇黄丝铺村六组。石马山象一巨大的八字形屏风横垣其东北、正东、东南三个方位。该祠堂非常隐秘,后山为八字形开障的低矮山岗,对面有一道长约一百五十米的矮小案山,祠基占地面积共四百六十平方米,门前有一半亩见方的园形水塘。祠堂右侧原来有一棵两人才能合抱的大皂荚树,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时遭砍伐,后来村民在砍了的大皂荚树边栽了一棵香樟树,现已长至水桶般粗细。

1931年1月19日,中共英(山)罗(田)边区区委会由匡河乡康头畈村张家垸迁至此处。1932年1月,英罗边区苏维埃总工会在此正式成立,成为组织领导英山、罗田两县农民、工人和全体手工业者投身革命运动的核心力量。

罗氏祠的古建筑在革命战争年代为国民党反动军队所毁,罗姓群众亦被迫远徒四方。如今在罗氏祠基上农民方友苏建有一栋八十平方米的两层楼房,农民方金初建有土木结构的平房一百八十平方米,由于该户无力改建,房屋倒塌在即。

雷公庙

雷公庙是匡河镇黄丝铺村境内的一座庙宇。庙宇位于石马山南面悬崖绝壁之上。始建何时暂无法考证,相传明永东(1403左右)年间进行过一次大的修缮。直至文革前,一直香火鼎盛。庙西绝壁之中隐有藏经洞,常年有神鹰宁护。据传,神庙始建时的石刻碑文,庙志和诗文均藏其中。

位于黄丝铺村东面,石马山南侧有一处名胜古迹,山顶上有座雷公庙,庙上现保留有:啸天狮、石人、石马、石牛、石猪、石枪,许多遗迹。在这里谓之“七绝”。时至今日,二丈多高的“石人”被参天的树林所覆盖。石马寨顶,悬崖百丈,怪石嶙峋,峰高势险,游人罕至。再加上山上有野猪出没,无人敢往。现今更有警示牌告诫“此处绝险,请勿靠近”亦无人敢拢身。

石马寨

石马寨位于湖北省罗田县匡河镇石马山村境内,石马山南边悬崖之上。附近有雷公庙、雷祖石、石马、石马悬崖、天仓等景观。距离黄丝铺村3.5公里,距离匡河镇中心7.5公里。有乡村公路直通山顶,这里交通便利,风景独特。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登石马寨制高点,西南远眺,波光映日,似龙鳞闪耀,似动若静,似实若虚者,长江也。石马山脚诸丘,如雷祖之衣、袍袖、屐履靴袜,而白莲水蜿蜓玉带,飘扬于袍袖腠理之间。名山灵水和谐,相得益彰。凡夫俗子,观景至此,不饮亦醉。

石马寨之此,连绵数座名山,豹龙岩,鼓楼坳,高凤庵,金鸡岩等,如弟兄姐妹,依次而出,形成自北而南的山脉,且山青秀丽,各自风光,昔时各有寺庙,地有灵,一呼百应,山有灵脉相通。故有“公凤赶婆凤,婆凤赶鸡公,鸡公赶石马,石马赶石牛”之地仙歌诀。石马寨正东数座峰岚相聚,海拨均不相上下,乍看,恰似雷祖属下各部主将阵前听调,长长的古城墙把这些山峰围有一起,形成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冲,至今东、南门、水西门均在,唯西南的石马寨后有天堑不设城墙。城墙内田园塘堰,竹林农舍井井有条,至今还是一个行政村。这里的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水西门的天然瀑布景观奇物。若门内修一水堰,游客四季都能看到来看天上的河流。这里夏秋平均气温比山下低近40℃,而冬季因北风受阻,反而气候温和,一般年份,很少见霜。石马寨当年山高路陡,偏僻向隅之地,而今十几公里的水泥路面联通山寨每个角落,今非昔比,天堑通途。一个集拜山朝佛,旅游观光,避暑渡假为一体的石马寨综合开发模式正逐步展观。我们盛情邀请社会贤达,远近有识之士前来考察投资环境,积极投身到建设石马寨行列中来,欢迎您来走一走、看一看,就知道。

张家垸

石马赶石牛,一对狮子顺河游,狮象保水口,日月照银楼,率先开发石马寨,名利双丰不吹牛。

张家垸位于匡河乡康头畈村三组,垸子四周山峦高大,一年四季浓荫隐天蔽日。垸内有一条源自西北高山峡峪的小河流呈S形流出,垸子南面小河东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古樟树,就在樟树南边原来有一座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的神庙,曾经是张家垸村民公共活动场所。1930年6月,活跃在罗田的共产党人在张家垸神庙内正式成立了罗田县第一个乡苏维埃政权,成为隐藏在民间领导当地农民进行土地革命斗争的中坚,直至1931年1月初才迁移至匡河乡茶园村二屋垸。1930年10月4日,为更好地领导鄂东大别山区革命运动,英山、罗田两县的共产党员,农民运动积极分子由陈胡子、谢国廷带领,在张家垸神庙内召开大会,成立了“英罗边区区委会”。如今,那棵古樟依旧葱翠欲滴,而神庙已毁,孕育过匡河人民革命伟业的珍贵遗址,已经成了农民张劲光家的责任田。

九口塘观音庙

九口塘观音庙是湖北省罗田县匡河镇九口塘村的一座庙宇。始建于宋代,据传这里就是观音三姐妹之中三妹的成仙之地。距离观音山12公里,距离匡河5公里,距离黄丝铺村2公里。千百年来一直佛道相承,香火旺盛,虽覆遭兴废,但佛音禅语不绝于世,庇佑一方百姓的平安。这里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始建于宋代,与观音山寺同时兴建于一个时期。只是名气没观音山寺名气大。千百年来一直佛道相承,香火旺盛,虽历经兵灾匪祸,但佛音禅语不绝于世,庇佑一方百姓的平安。庙宇始建于宋代,后历代都有兴建。清朝未年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后,有部份残匪流落到这里,后遭清军清剿火烧庙宇,千年古迹毁于一旦。后又有附近乡里出钱重新修建,至文革时期破四旧又遭毁坏。只盛庙中大石块,新庙宇于1991年由村民捐资重新修建,现有正殿,前殿,两边耳房及前院厨房等组成。庙宇由石块堆砌而成,没有用现代化的水泥钢筋,全部仿古化。过去庙前有两颗千年古树,一颗遭雷电辟死,一颗毁于文革。

历史名人

张绩武

张绩武(1905.9.20——1991.9.10),原名张继武,曾名张振端,乳名张九龄。国民党中将副司令。匡河乡花屋河村人。1921年,在家乡“复兴庵”祠堂 创办复兴小学”,以边学边教的方式从事教育活动。 1925年投军,任国民革命军11军26师7团2营6连上士文书,参加北伐。同年加入国民党。1927年考入黄埔军校七期步兵科,1943年7月,参加美国在印度举办的高级作战人员培训班学习。1944年任16师副师长。1945年任第三方面军新兵集训总处参谋长、干训团教育长。1946年1月任交通警察第二总队总队长。1947年任29军整编16师师长。1948年9月任交通警察第一旅旅长,11月兼任津浦路南段护路司令部中将副司令和宿县城防司令,11月16日在安徽宿县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虏。后转东北改造学习。1970年初,回罗田县石桥铺镇花屋河大队(现匡河乡花屋河村),参加集体生产劳动。1983年3月,罗田县政协成立,任县政协第一届副主席。1991年9月10日,因患脑溢血猝然辞世,终年86岁。其子张开来,在其去世之后,搜罗遗句,编《张绩武诗集》,于2001年5月出版。

抗日战争期间,曾参加南口、居庸关、娘子关、台儿庄等对日各役,获国民政府颁发青天白日、云麾、宝鼎等多枚勋章。 

匡一

匡一(1876—1920),字范回,号云观,亦号群观,原名孙纪,民国二年(1913)躲避袁世凯搜捕时,改名匡一。湖北罗田匡河人,家境富足。

匡一少年时,跟随父亲读书,后考取湖北经心书院,时值朝政腐败,国力衰微,民生凋敝。目睹地方官贪赃枉法,胡作非为,匡一深感中国落后的原因,除政治腐败外,当推法制之不健全,于是决心学法,谋求以法救国。

清光绪三十年(1904),匡一决定东渡日本,报考东京法政大学。当他将自己的打算告诉家人时,遭到坚决的反对,匡一乃从家中私取盘费,瞒着父亲离家出国。留日期间,以其品学兼优,被推举为东京中国留日学生会会长,并因此而结识了孙中山,成为至交好友。

光绪三十一年,匡一参加了孙中山在东京召开的同盟会筹备会议,为最早的同盟会员之一。八月,同盟会正式成立,匡当选为内务总长。他积极协助孙中山工作,在同盟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光绪三十三年,匡一毕业于东京政法大学,并获得法学士学位。回国后,供职于北京大清总银行,担任法律教员。后调黑龙江,任该省高等审判厅推事。在此期间,他积极推行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宣传三民主义学说,暗中建立起同盟会黑龙江支部。民国元年(1912)升任直隶省检察厅厅长。 民国二年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匡一随同孙中山组织讨袁大军。讨袁失败后,为躲避袁的搜捕,他们一同逃往黑龙江。因仓促中没有带足盘费,一路上,就*匡一卖字来维持生活。到黑龙江后,匡一以同盟会黑龙江支部为基础,联络和发动该省资产阶级革命左派,促使黑龙江省宣布独立,为当时反袁倒袁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袁世凯死后,匡回到北京,任北京政法大学校长、北洋大学教授、天津律师会会长等职。民国九年,国民z府任命他为黑龙江省督军,因身患重病,未能赴任。

同年七月,匡一病情恶化,匡一就病故后,一切后事,均由孙中山处理。他将匡一的一辆小轿车卖掉,自己凑上笔钱,共存入银行,作为搬运匡一灵柩的费用。他在白绸上,为匡一写了一幅很长的挽联,以表示哀悼。黎元洪等国民z府的要员也都送了挽联。

基础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农田水利建设。全面开展水库、河堤、渠道、塘堰整修,确保农业生产用水。二是交通建设。全乡50个村已全部通水泥(柏油)路,武英高速,318国道、309县道贯穿全境。三是城镇建设。落实县政府“五统一”政策,不断加大集镇开发力度,做活“经营城镇”文章,镇区面积达到2平方公里,集镇常住居民8500人,商贸流通活跃。四是全面实施农村电网改造,有线电视、电话和宽带网。

视频

罗田县匡河镇桔子场村新春狂欢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