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票龙」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北票龙属(属名:Beipiaosaurus)是镰刀龙超科下的一个属。它们的化石是在中国辽宁省近北票市发现,故以此市来命名,并在19…”)
 
行 1: 行 1:
 北票龙属(属名:Beipiaosaurus)是镰刀龙超科下的一个属。它们的化石是在中国辽宁省近北票市发现,故以此市来命名,并在1999年3月份的《自然》(Nature)中发表。北票龙的化石发现于义县组的尖山沟,地质年代为下白垩纪,约1亿2500万年前[1] 。它只有一种,名为意外北票龙(B. inexpectus),种名意指北票龙的特征令人意外[2] 。大量的北票龙化石被发现,包括有头盖碎片、一个下颌骨头、三节颈椎、四节背椎、一节尾椎、肩胛骨、完整的前肢及一个连后肢的完整骨盆。在2009年,徐星等人叙述了第二个标本,包含头骨、颈部、胸部,以及形状独特的长羽毛痕迹[3]。
+
 北票龙属(属名:Beipiaosaurus)是镰刀龙超科下的一个属。它们的化石是在中国辽宁省近北票市发现,故以此市来命名,并在1999年3月份的《自然》(Nature)中发表。北票龙的化石发现于义县组的尖山沟,地质年代为下白垩纪,约1亿2500万年前。它只有一种,名为意外北票龙(B. inexpectus),种名意指北票龙的特征令人意外。大量的北票龙化石被发现,包括有头盖碎片、一个下颌骨头、三节颈椎、四节背椎、一节尾椎、肩胛骨、完整的前肢及一个连后肢的完整骨盆。在2009年,徐星等人叙述了第二个标本,包含头骨、颈部、胸部,以及形状独特的长羽毛痕迹<ref>[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2/06-15/3964977.shtml 恐龙学家徐星:研究成果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 ,中国新闻网 , 2012-6-15</ref>
  
 
 过往镰刀龙超科的实质分类被受关注及讨论,这是因为它们那像原蜥脚下目的牙齿及身体结构,显示它们一般是草食性动物,不像一般的兽脚亚目。北票龙被认为是原始的镰刀龙超科,有着一些特征证明镰刀龙超科(包括镰刀龙科)都是属于虚骨龙类,而非过去认为的蜥脚形亚目或鸟臀目近亲。
 
 过往镰刀龙超科的实质分类被受关注及讨论,这是因为它们那像原蜥脚下目的牙齿及身体结构,显示它们一般是草食性动物,不像一般的兽脚亚目。北票龙被认为是原始的镰刀龙超科,有着一些特征证明镰刀龙超科(包括镰刀龙科)都是属于虚骨龙类,而非过去认为的蜥脚形亚目或鸟臀目近亲。
行 9: 行 9:
 
==羽毛==
 
==羽毛==
 
   
 
   
 从模式标本的皮肤痕迹,显示北票龙的身体是由类似绒羽的羽毛所覆盖,就像中华龙鸟,但北票龙的羽毛较长,而且垂直于手臂。徐星等人认为北票龙的绒羽,代表它们是介于中华龙鸟与较高等鸟类(鸟翼类)的中间物种[2]
+
 从模式标本的皮肤痕迹,显示北票龙的身体是由类似绒羽的羽毛所覆盖,就像中华龙鸟,但北票龙的羽毛较长,而且垂直于手臂。徐星等人认为北票龙的绒羽,代表它们是介于中华龙鸟与较高等鸟类(鸟翼类)的中间物种。
  
 与其他兽脚类的羽毛不同,北票龙具有第二种形态的羽毛,羽毛较长、结构较简单[4]。第二种形态的羽毛,是由徐星等人在2009年研究第二个北票龙标本时发现;当徐星重新研究第一个标本时,也发现第二形态的羽毛。
+
 与其他兽脚类的羽毛不同,北票龙具有第二种形态的羽毛,羽毛较长、结构较简单<ref>[https://finance.ifeng.com/roll/20090114/320204.shtml 中国科学家在兽脚类恐龙身上发现“最原始的羽毛”] ,凤凰财经 , 2009-1-14</ref> 。第二种形态的羽毛,是由徐星等人在2009年研究第二个北票龙标本时发现;当徐星重新研究第一个标本时,也发现第二形态的羽毛。
  
 
 第二形态羽毛被称为EBFF(elongated broad filamentous feathers),是由单一、无分支的纤细羽毛构成。大部分有羽毛恐龙的绒羽是有一根羽干,分叉出两根以上的羽毛。北票龙的第二形态羽毛,长度为10到15公分,大约是颈部长度的一半。而中华龙鸟的羽毛最长只有颈部长度的15%。
 
 第二形态羽毛被称为EBFF(elongated broad filamentous feathers),是由单一、无分支的纤细羽毛构成。大部分有羽毛恐龙的绒羽是有一根羽干,分叉出两根以上的羽毛。北票龙的第二形态羽毛,长度为10到15公分,大约是颈部长度的一半。而中华龙鸟的羽毛最长只有颈部长度的15%。
行 18: 行 18:
  
 
 由于目前只有兽脚亚目恐龙是有羽毛的,北票龙的发现显示镰刀龙超科是属于兽脚亚目的。
 
 由于目前只有兽脚亚目恐龙是有羽毛的,北票龙的发现显示镰刀龙超科是属于兽脚亚目的。
 +
 +
==参考文献==

於 2020年3月3日 (二) 06:00 的修訂

北票龍屬(屬名:Beipiaosaurus)是鐮刀龍超科下的一個屬。它們的化石是在中國遼寧省近北票市發現,故以此市來命名,並在1999年3月份的《自然》(Nature)中發表。北票龍的化石發現於義縣組的尖山溝,地質年代為下白堊紀,約1億2500萬年前。它只有一種,名為意外北票龍(B. inexpectus),種名意指北票龍的特徵令人意外。大量的北票龍化石被發現,包括有頭蓋碎片、一個下頜骨頭、三節頸椎、四節背椎、一節尾椎、肩胛骨、完整的前肢及一個連後肢的完整骨盆。在2009年,徐星等人敘述了第二個標本,包含頭骨、頸部、胸部,以及形狀獨特的長羽毛痕跡[1]

過往鐮刀龍超科的實質分類被受關注及討論,這是因為它們那像原蜥腳下目的牙齒及身體結構,顯示它們一般是草食性動物,不像一般的獸腳亞目。北票龍被認為是原始的鐮刀龍超科,有着一些特徵證明鐮刀龍超科(包括鐮刀龍科)都是屬於虛骨龍類,而非過去認為的蜥腳形亞目或鳥臀目近親。

形體特徵

北票龍約有2.2米長及臀部高0.88米,是迄今發現體型第二大的有羽毛恐龍(僅次於羽暴龍)。其重量估計約為85公斤。北票龍的喙沒有牙齒,但有頰齒。高等的鐮刀龍超科有四趾,但北票龍的內趾較小,顯示它們可能是從三趾的鐮刀龍超科祖先演化而來的。相對其他鐮刀龍超科,北票龍的頭部較大,下頜的長度超過股骨的一半長度。

羽毛

從模式標本的皮膚痕跡,顯示北票龍的身體是由類似絨羽的羽毛所覆蓋,就像中華龍鳥,但北票龍的羽毛較長,而且垂直於手臂。徐星等人認為北票龍的絨羽,代表它們是介於中華龍鳥與較高等鳥類(鳥翼類)的中間物種。

與其他獸腳類的羽毛不同,北票龍具有第二種形態的羽毛,羽毛較長、結構較簡單[2]。第二種形態的羽毛,是由徐星等人在2009年研究第二個北票龍標本時發現;當徐星重新研究第一個標本時,也發現第二形態的羽毛。

第二形態羽毛被稱為EBFF(elongated broad filamentous feathers),是由單一、無分支的纖細羽毛構成。大部分有羽毛恐龍的絨羽是有一根羽干,分叉出兩根以上的羽毛。北票龍的第二形態羽毛,長度為10到15公分,大約是頸部長度的一半。而中華龍鳥的羽毛最長只有頸部長度的15%。

北票龍的第二形態羽毛也相當寬,模式標本的第二形態羽毛的寬度為3毫米。而中華龍鳥的羽毛最寬只有0.2毫米,帝龍的羽毛寬度僅次於北票龍。原始的第一形態羽毛的橫剖面是圓形,而第二形態羽毛的橫剖面是橢圓形。在北票龍的兩個標本中,第二形態羽毛沒有彎曲、折斷的跡象,顯示這種羽毛相當堅韌。

由於目前只有獸腳亞目恐龍是有羽毛的,北票龍的發現顯示鐮刀龍超科是屬於獸腳亞目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