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海老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海老街——珠海路是一条有近二百年历史的老街,始建于1821年,初建时称为升平街,只有200米长,4米宽。随着各历史时期的不断发展,现已成为长1.44公里,宽9米,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的商业老街。这些建筑大多为二至三层,主要受19世纪末叶英、法、德等国在我市建造的领事馆等西方卷柱式建筑的影响,临街两边墙面的窗顶多为卷拱结构,卷拱外沿及窗柱顶端都有雕饰线,线条流畅、工艺精美。

临街墙面部不同式样的装饰和浮雕形成了南北两组空中雕塑长廊。这些建筑临街的骑楼部分,既是道路向两侧的扩展又是铺面向外部的延伸,人们行走在骑楼下,既可遮风挡雨又可躲避烈日;骑楼的方形柱子粗重厚大,颇有古罗马建筑的风格。[1]

历史渊源

北海老街一般指珠海路,老街形成于1927年前后,但它的起源却要追溯到19世纪初。自那时起,一批西洋建筑陆续在北海建成,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文化融合,最终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骑楼老街。这些骑楼并不是西洋建筑的简单翻版,从深层文化根源来看,它体内流动着的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血液,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一个美丽的结晶。

特色

北海老城区从北面海湾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发展,沙脊街、西靖街、珠海路、中山路,一条条老街记录了北海发展的进程。 老街的建筑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又吸收了岭南建筑的特点,还吸取了西方建筑的一些艺术风格,前店后居的建筑格局、中顶铺、拖笼门、西式女儿墙装饰. 老街的形成,奠定了北海城市生活的基础。独特的地理位置、中西文化的交汇、亚热带季风气候等等造就了北海人独的生活习俗、生产习俗、节日风俗、语言习惯。 相对于传统的城来说,北海从诞生开始就更多以“市”贸易点的形态存在,老街顺应商业的发展而形成并发展,鼎盛时期北海市华南一大商埠,当时的老街商号林立,可谓寸土寸金。

老街的生活是丰富的。二三十年代的老街,除了酒肆歌坊,还有各种各样的民间娱乐活动,如舞龙、舞狮、电影、粤剧、讲故事等。 老街的教育氛围是浓郁的,最早的私塾、到新式学校、中西合璧的教会学校,在当时的老街是一幅弥漫着书香的画卷 咖啡晚、庭辉等老街知名人士的创业故事为人津津乐道,还有沙毛脚夫妇的传说、瑞园的传说`````老街的故事是说也说不完的。

文化发展

2009年10月,市旅委、北海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北海老城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北海老街文化艺术节从10月2日起至10月5日结束,主要活动有10月2日上午的艺术节开幕式,水彩画、奇石、海贝、古船木及明清家具开展仪式;具体内容在北海老街生活信息门户上面有相关的更多活动和内容的介绍;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北海教学创作基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海教学创作基地、北京书画艺术院北海老城创作基地、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广西联络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北海工作站揭牌;

10月3日晚的“百年老街、百名佳丽、百米T台”创吉尼斯纪录比基尼秀;10月2日—5日老街街舞秀、行为艺术、乐队表演;老街图片展、第一届百年老街摄影大赛;10月5日晚珠海东路街舞总决赛、摄影大赛颁奖仪式暨首届老街文化艺术节闭幕式。举办老街文化艺术节对挖掘、宣传、弘扬北海历史文化精华,打造北海历史文化名城,提升北海形象有着重要意义,可以将厚重的文化积淀转化为经济活力,聚集人气,改善老街的形象,推动老街商业旅游,带动旅游和谐发展,促进经济和文化建设。[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