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楼感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楼感事

作品名称:北楼感事

创作年代:北宋

文学体裁:诗 词

作者:王禹偁

北楼感事北宋诗人、散文家王禹偁的一首作品。

王禹偁(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1]

正文

北楼出林杪,登览开病姿。 旁带滁州城,雉堞何逶迤。 下人刺史宅,却临统军池。 伊予翰林客,失职方在兹。 两衙簿领外,尽日吟望时。 晚窗度急雨,夏木交繁枝。 淮南气候殊,经秋啭黄鹂。 檐前有山果,采掇亦甘滋。 樽中有官酝,倾酌任醇醨。 忘机得真趣,怀古生远思。 念昔李太尉,落落邦家基。 下笔到西汉,料兵如六奇。 谪官来此郡,郁郁时一麾。 尝作怀嵩楼,记文悲盛衰。 甚得进退理,深明祸福机。 未几再入用,斯言忽如遗。 君恩匪胶柱,天殃若影随。 六月万里行,炎荒竟不归。 功成又名遂,不退将安之。 姑以人事较,忽凭天命推。 矧予草泽士,被褐复羹藜。 谬因弄文翰,八载侍丹墀。 三入承明庐,古人期并驰。 玉堂百日罢,所累非文词。 强仕未为老,望郎不为卑。 淮边永阳郡,人物自熙熙。 费用量所入,豊约从其宜。 一妻本糟糠,不识金翠施。 三男无庶孽,讵爱纨绮赀。 甘贫绝诛求,易退无羁縻。 五十拟归耕,何必悬车期。 且予望卫公,云龙与山麋。 唐贤昔际遇,文雅道光辉。 进士取将相,易于俯拾棋。 自从五代来,素风已陵迟。 干戈为政事,茅土输健儿。 儒冠筮仕者,仅免寒与饥。 至今明圣代,此风犹未移。 自无经济术,乌用碌碌为。 归欤复归欤,无忘北楼诗。[2]

生平

王禹偁出身贫寒 ,《东都事略》和《宋史·本传》都说他世为农家,《邵氏闻见后录》谓“其家以磨面为生”。他九岁能文。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登进士第,授成武县(今山东成武)主簿,迁大理评事。次年(984年),改任长洲(今江苏苏州)知县。他对仕途充满抱负,曾在《吾志》诗中表白:“吾生非不辰,吾志复不卑,致君望尧舜,学业根孔姬”。他为人刚直,誓言要“兼磨断佞剑,拟树直言旗”。

端拱元年(988年)召试,擢右拾遗并直史馆。他旋即进谏,以《端拱箴》来批评皇宫的奢侈生活。后拜左司谏、知制诰。

淳化二年(991年),庐州尼姑道安诬告著名文字学家徐铉。当时禹偁任大理评事,执法为徐铉雪诬,又抗疏论道安诬告之罪,触怒太宗,被贬为商州(今陕西商县)团练副使。

淳化四年(993年)移官解州(今属山西)。同年秋召回京城,不久又外放,随即召回。任礼部员外郎,再知制诰。太宗至道元年(995年),任翰林学士,后以谤讪朝廷的罪名,以工部郎中贬知滁州(今安徽滁州),次年改知扬州。

宋真宗即位(997年),再召入都,复知制诰,上书提出“谨边防”,“减冗兵,并冗吏”等事。与撰修《太祖实录》,因直书史事,引起宰相的不满,又遭谗谤,于咸平二年(999年)再次被贬出京城,至黄州(今湖北黄冈)。

咸平四年(1001年)冬改知蕲州(今湖北蕲春),未逾月而卒,年四十八。

《宋史》与《东都事略》都有其传。 苏文编绘的《吴中先贤谱》亦有记载。

苏轼所撰《王元之画像赞并序》,称他以“以雄风直道独立当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

欧阳修十分仰慕王禹偁,在滁州时瞻仰其画像,又作《书王元之画像侧》。

王禹偁自编《小畜集》30卷,集名出自《易经》:“小畜之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今有《四部丛刊》本,另有其曾孙王汾裒辑《小畜外集》13卷,以及清光绪年间的孙星华刻本。近人徐规所著的《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收集佚诗佚文多篇。[3]

参考资料

  1. 王禹偁 诗词名句网
  2. 王禹偁的诗词全集 北楼感事 古诗词鉴赏网
  3. 王禹偁 名家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