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針灸學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北京針灸學會,成立於1992年8月31日,是位於東城區東四十條27號的一個社會團體。
基本信息
登記證號: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登記管理機關: 北京市民政局
社會組織類型: 社會團體
活動資金: 50,000 元
活動地域: 北京市
業務範圍: 開展針灸理論研究、學術交流、成果獎評、諮詢服務、專業培訓、編輯資料刊物。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 周德安
北京針灸學會(Beijing Associ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BAAM)成立於1987年,是由北京地區針灸醫學科技工作者自願結成的地方性、學術性、非營利性法人社會團體[1],是黨和政府聯繫針灸醫學科技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是發展首都針灸醫學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學會的主管單位為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掛靠單位是北京市中醫管理局,接受北京市社團管理辦公室的監督管理。
一、組織建設
1951年3月,經過北京地區針灸專家的積極努力,在北京中醫學會成立針灸委員會。針灸委員會的主任委員高鳳桐,委員有王樂亭、劉介一、胡蔭培、尚古愚。
隨着針灸醫學的國內與全球化學術發展需要,經北京市衛生局、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批准,北京針灸學會於1988年4月正式成立。第一屆理事會由25名理事組成,下設針灸經絡研究委員會、針灸文獻研究委員會、腧穴研究委員會、針刺手法研究委員會、灸法研究委員會、針灸臨床教學研究委員會、針刺麻醉研究委員會和耳穴研究委員會等8個專業委員會。有會員400餘人。
2000年,經北京針灸學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第二屆理事會。理事會由42名理事組成,下設組織工作委員會、繼續教育工作委員會等2個工作委員會,腦病專業委員會、穴位貼敷專業委員會、耳穴專業委員會等4個專業委員會。有會員900餘人。
2008年7月,北京針灸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第三屆理事會。理事會由65名理事組成,下設組織工作委員會、繼續教育[2]工作委員會,腦病專業委員會、穴位貼敷專業委員會、耳穴專業委員會、外語學習與提高專業委員會、針灸臨床研究專業委員會等,開展了會員重新登記等工作。
二、學術交流
開展學術交流是深化針灸醫學理論,提高針灸醫療技術水平的有效方法。無論北京中醫學會的針灸委員會和歷屆針灸學會理事會都注重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以理論聯繫實際、注重臨床、兼顧其它為基本宗旨,每年均組織開展學術報告會、學術座談會、專題研討會、學術交流會以及學術沙龍等多種形式的學術活動;組織並推薦北京地區的針灸專家參加中國針灸學會、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等學術組織的國內、國際針灸學術會議,促進了北京地區針灸學術的繁榮與發展。
三、人才培養
新中國成立以後,政府面臨對北京市大批針灸從業人員宣傳黨的衛生政策,開展新針灸學普及培訓等大量工作。北京中醫學會針灸專業委員會承擔組織並開辦針灸研修班的任務。自1951年7月至1954年8月,培訓491名(占全市針灸中醫師的90%)。針灸專業人員通過學習,掌握了穴位解剖部位與神經分布的關係、針刺深淺及禁穴,以及針具與皮膚消毒等,規範並提高了治療效果,減少了醫療事故的發生,其中很多學員成為針灸醫學的骨幹和師資力量。在學會的組織下,北京市針灸骨幹先後到華北、華東、東北、西南等地區的十餘個省市推廣針灸療法,為北京和全國各地培養大批針灸人才,為全國針灸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北京針灸學會成立後,在政府主管部門的支持下,在學院教育的基礎上積極開展了針灸醫學的師徒傳授、老專家經驗整理等工作,以老帶青,推陳出新;大量的針灸專業人才脫穎而出。截止到2009年6月,北京市有國家級首批國醫大師2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針灸項目傳承人2名,國家級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工作指導老師6名,北京市中醫藥薪火傳承「3+3工程」針灸名醫室站建設單位3個,以此形成了多個針灸專業繼承團隊,為首都針灸學術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同時,學會組織開展的青年學術沙龍、青年優秀學術論文評選、青年學術演講比賽等多形式的活動,為針灸青年人才搭建了成長與發展的平台。
四、繼續醫學教育
自20世紀90年代,北京針灸學會開始承擔政府主管部門委託的北京地區針灸人員繼續醫學教育工作。學會發揮北京針灸人才薈萃,學術領先的優勢,組織在京針灸專家學者,並邀請國內和境外針灸及相關專業的專家,有計劃地從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和臨床實踐等方面開展針灸醫學繼續教育工作,平均每年組織北京市繼續教育專題講座10餘場,不定期舉辦 「針灸初級培訓班」、「針灸主治醫師進修班」「針灸高級醫師研修班」、「針灸絕技傳習班」、「針灸經驗講習班」等不同類別的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為北京地區和全國針灸技術規範、專業發展、學術交流做出貢獻。
五、國際交流
隨着中國針灸的國際化關注程度的不斷增長,北京針灸學會的會員單位承擔了接待國外醫學參觀團、針灸學會訪華團、針灸學術考察團等政府或民間團體的大量參觀、座談、交流,以及大量外籍學員的針灸教學、臨床實習和帶教等工作;並派員參加國家、北京市等政府或學術團體組織的出境針灸教學、培訓和國際會議的大會交流等,為針灸走向世界,推廣中醫學,促進人類健康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參考文獻
- ↑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 ,搜狐,2021-05-08
- ↑ 新時代繼續教育的歷史使命 ,搜狐,2018-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