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images/0/0b/%E5%8C%97%E4%BA%AC%E5%A4%A7%E5%AD%A6%E7%BA%B3%E7%B1%B3%E7%A7%91%E5%AD%A6%E4%B8%8E%E6%8A%80%E6%9C%AF%E7%A0%94%E7%A9%B6%E4%B8%AD%E5%BF%83.jpeg)
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论坛原图链接来自 北京大学 的图片
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纳米科技中心)成立于1997年9月27日,是我国第一个跨学科的纳米科技联合研究机构,涵盖了物理学、化学、电子学、材料科学、微电子技术、计算机以及生物学等领域,致力于研究下个世纪初的一些重大科技问题。该中心设立纳米化学、纳米电子学、介观物理学、纳米生物学以及NEMS等五个研究室,部、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1个公共实验室,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概况
该中心是在北京大学理科各系有关专家的积极倡导下成立的,其目的是为了适应纳米科技飞速发展的新形势,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和集中力量进行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为提高我国纳米科技研究水平和强化研究基地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陈芳允、丁衡高、冯端、梁栋材、王大珩、张存浩等6位院士应邀作为中心的学术顾问。中心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由17人组成(其中8人为科学院、工程院院士[1]),师昌绪院士应聘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常务副主任为北京大学电子学系薛增泉教授。首届中心主任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电子学系吴全德教授担任,常务副主任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忠范教授。该中心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研究梯队,各类人员百余名,充分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的优势。
基本定位
北京大学纳米科技研究的公共实验平台、虚实结合的学科交叉性开放研究平台和北京大学纳米科技发展咨询机构。目前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探索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中的新现象和新规律,发展新一代纳米电子学器件和纳米传感器件 [2]。
视频
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2019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名单公布 ,搜狐,2019-11-22
- ↑ 一文读懂纳米传感器 ,搜狐,2017-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