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档案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北京大学档案馆前身为北京大学档案室,建于1958年11月,是党委办公室的内设机构,1982年12月成立北京大学综合档案室。1993年4月建立北京大学档案馆。 北京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非常丰富[1],有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日伪占领区的北京大学、北平大学、燕京大学等五个全宗。截至1999年12月31日,档案馆库存纸质档案61154卷,照片 60297张(含底片),录音录像带1719盘,底图3190张,资料1004卷(册),分为党政、教学、科研、基建、设备、出版物、会计、声像等门类。
发展历史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为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为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大学[2]。北京大学建立之初,不仅是中国的最高学府,而且是中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北京大学档案工作已伴随着北京大学走过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早在清末京师大学堂时期,就有负责“文书档案”工作的文案处;民国初年,学校设立了总务处文牍课,专门负责文件的拟稿和归卷工作。1999年北京大学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档案馆成为学校领导下独立的直属机构,既是学校档案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又是永久保存和提供利用本校档案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根据工作职能划分:下设收集指导、管理利用和技术编研三个办公室。2009年,全馆有工作人员13名,高级职称5名,中级职称5名。完善的档案工作机构和几代人的不懈的追求,使北京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源非常丰富,有些档案极为珍贵。从京师大学堂的《钦定大学堂章程》,反映蔡元培先生在北大兴利除弊、祛旧布新的评议会记录,各类社团材料,西南联大三校师生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记录;到1952年院系调整后接收燕京大学的全部档案,以及今天北大人在教学科研中屡获殊荣的奖状证书,记载着从光绪三十三年第一批毕业生至今十多万名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的学籍材料,再现了百年来北京大学学校教与学的发展历程。如今的北京大学档案馆,已拥有包含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日伪占领区北京大学、北平大学、燕京大学五个全宗,涉及党政、学籍、科研、基建、人物、出版、会计、声像、设备、实物十个档案门类,另有已故人员、资料两类材料。
截至2009年,馆藏档案98000多卷(件),排架长度1600多米。 2001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档案馆楼得到了加固改造,库房、阅览与办公条件得到质的改善。全楼安装了现代化的网络通讯系统、烟感防火装置、红外线防盗器和摄像监视系统,并配备了大金嵌入式多联体空调。经过改造后北京大学档案馆馆舍为记录着北大今昔的历史档案创造出一个很好的保管条件。北京大学档案馆在工作中很重视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和档案管理现代化管理工作。档案馆在不断丰富馆藏的同时,重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积极以多种方式提供利用,为社会各界服务。自2000年以来,成功举办了“北京大学档案馆馆藏与利用成果展”、“回顾历史 再现辉煌—‘一字级’同学身边的人和事”、“在共产主义旗帜下——北京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图片展”、“纪念江泽涵院士诞辰100周年”等专题展览,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也扩大了北大档案馆的社会影响。档案馆积极致力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结合北大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在全校的推广应用,档案馆立足国家标准和北京大学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进档案的收集、整理方式的改革,并投入力量积极开展档案数据库和网站建设,使档案检索利用更加贴近学校发展需要、贴近教职员工研究查考的需要。
视频
北京大学档案馆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历史记忆 | 北京大学档案馆馆藏人物档案精品20件,搜狐,2016-11-13
- ↑ 北京大学,来了! ,搜狐,2019-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