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勒夫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勒夫数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

关于汉字的起源[1],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2]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名词解释

勒夫数是描述地球在起潮力作用下的弹性形变而引入的无量纲参数,包括h、k、l,由英国人勒夫提出。建立了引潮力与真实地球的响应关系,表达了弹性地球形变与理想流体地球形变之间的关系。

我们知道引潮位是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它们是太阳及月球的质量,它们与地球观测点间的距离以及其间相对位置的函数。这些因素都可以从天文学中有关公式十分精确地推算出来。这就是所谓理论数值。任何一个地点在某一时期所观测到的数据(重力的或倾斜的变化)都可以根据理论推算出其相应的理论数据。实测数据(经过必要的修正)与相应的理论数据的比例就是我们在固体潮研究中所需要的特征数。重力特征数以δ代表之,由于它永远大于1,又名为扩大比例数。倾斜的特征数以γ代表之,它永远小于1,故又名为压缩比例数 。

这些参数是与表达地球内部弹性的参数,即勒夫数h,k及志田数I相关联的。1909年,英国人勒夫(A.E.H.Love)引入了两个表征地球弹性的参数h和k;1912年,日本的志田顺引入了第三个参数l;这3个常数统称为勒夫数,也有时称l为志田数。其中k为弹性地球形变后产生的附加引力位与相应的原引潮力位的比值;h为弹性地球表面在引潮力作用下产生的径向位移(称为固体潮高)与其对应点的平衡潮高的比值;l为弹性地球表面在引潮力作用下产生的水平位移(称为固体潮水平位移)与相应点的平衡潮水平位移的比值。因为勒夫数k、h和l是反映地球内部结构的参数,因此若知道地球内部的密度和弹性参数的分布,则勒夫数也可以从理论上直接解算出来。这样算出的勒夫数称为勒夫数理论值 。如地球是一个均匀的球体,则可根据它的密度、刚度及平均半径来推求。如假定密度为5.5克/厘米,刚度为 达因/平方厘米,平均半径为6371公里,则有k=0.29,h=0.48,l=0.14。这些数据与实际地球相差很多。1950年,日本竹内均应用K.E.布伦在1936年和1940年根据地震学所推导出的地球内部密度及弹性分布,成功地按数值积分方法解算地球的弹性运动方程,求出洛夫数。苏联M.C.莫洛坚斯基、英国Sir H.杰弗里斯和美国艾尔索普 (L.E.Alsop)等都进行过研究,使问题逐步深入,应用的地球模型也越来越接近于真实的地球。70年代中,美国史密斯(D.E.Smith)建立了旋转椭球的弹性地球模型,由于考虑到地球的扁率和科里奥利力,使问题变得复杂,但在理论上更加完善。1979年,他的学生瓦尔(J.Wahr)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工作。瓦尔的贡献在于提出了采用本征函数求解的方法,并实际地解算了考虑到扁率和自转的地球弹性形变方程,推出勒夫数h、k和l的理论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