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动态心电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动态心电图是中国科技名词。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统,一是5500年前两河流域苏米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1],二是5000多年前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创造的圣书字[2],三是3300年前中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四是1500年前起源于中美洲的玛雅文字。其它文字都早已消亡,只有中国文字的发展未曾断裂,从商代一直传承至今,汉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名词解释

动态心电图(DCG)是通过动态心电图仪在患者日常生活状态下连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记录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并借助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以发现在常规体表心电图检查时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为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疗效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动态心电图仪由美国Holter1949年首创,故又称Holter心电图,临床上已由单导、双导发展为12导联全记录。

动态心电图仪动态心电图技术于1947年由Holter首先应用于监测心脏电活动的研究,所以又称Holter监测心电图仪,目前已成为临床心血管领域中非创伤性检查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与普通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于24小时内可连续记录多达10万次左右的心电信号,这样可以提高对非持续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对一过性心律失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因此扩大了心电图临床运用的范围。

临床意义

1.对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定性、定量诊断。

2.对阵发性晕厥、眩晕和心悸原因及性质的确定。

3.评价心脏病患者预后。

4.评估心脏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5.抗心律失常和治疗心肌缺血药物疗效评价。

6.起搏器功能评定。

检查步骤

1.患者取坐位,用75%乙醇棉球涂擦电极安置部位局部皮肤表面,并用小砂片轻磨皮面,以清洁皮肤,降低皮肤电阻。

2.选用优质的动态心电图专用电极,将导线与电极扣好。

3.将电极牢固粘贴在相应的位置上,最好贴于所选部位的胸骨和肋骨上,以减少呼吸运动影响及肌电干扰,并用胶布固定。

4.将闪光卡插入记录盒,装上电池,将记录盒装进专用套子,背在受检者身上,调整背带长度。

5.嘱患者详细记录活动日志及自觉症状。

6.24小时后,从患者身上按顺序拆卸记录盒,取出闪光卡;擦净受检者身上的导电糊。

注意事项

1.与动态心电记录仪接触的皮肤部分应无局部感染,保持卫生。

2.避免X线、CT、磁共振、超声、脑电图、肌电图等影响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的各项检查。应远离强力电源和磁场。

3.检查期间防止雨、水等液体进入记录仪内,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4.做动态心电图期间不能洗澡,佩带记录仪后,日常起居与佩带前一样,应做适量运动, 但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双上肢剧烈活动,以减少 各种肌电干扰和伪差。

5.患者佩戴时不要牵拉记录电极线,否则会出现大量干扰数据,影响数据输出。

6.应将 24 小时内身体不适和运动时间详细登记,为医生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背景

动态心电图仪器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phy DCG)于1949年由美国Holter首创,故又称Holter心电图. 国外80年代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国内近几年迅猛发展,其仪器由磁带式记录发展为固态式记录、闪光卡记录,由单导、双导发展为12导联全记录。DCG可连续记录24小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休息、活动、进餐、工作、学习和睡眠等不同情况下的心电图资料,能够发现常规 ECG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是临床分析病情.确立诊断.判断疗效重要的客观依据。近半世纪以来,随着动态监护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如动态血压、动态脑电、动态睡眠呼吸监测等技术在医学临床及科研中的广泛应用,现今,Holter的全新诠释应包括:动态心电/动态血压/动态睡眠呼吸等多种参数。

以往诊治的局限或失误提醒人们,无论是预防、治疗疾病,还是判断疾病预后者需要充分证据。但人类疾病往往是继发或同时并存的,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可引发高血压、肺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高血压可引发冠心病、心衰等,而多数降压药物又会对呼吸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由此可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高血压(Hypertension)与心脏病(Heart Disease)之间DCG有着广泛的因果联系。同步多参数Holter可有助于我们准确甄别出原发病灶与继发改变。

由于Holter是个英文名字,不好理解,但是记录仪是背在身上的,很多人就把它形象的称其为“背包”。

动态心电图可确定病人的心悸、头晕、昏厥等症状是否与心律失常有关,如极度心动过缓、心脏停搏、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等,这是目前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情况之一。24小时动态心电图也是监测心肌缺血的标准化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