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氫工藝與技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制氫工藝與技術》,毛宗強,毛志明,余皓 等 著,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簡稱化工社)組建於1953年1月,經過近60年的發展,化工社現已成為專業特色突出、品牌優勢明顯、圖書[1]市場占有率較高、有良好知名度和信譽度的中央級綜合科技出版社[2]。
內容簡介
《制氫工藝與技術》介紹了氫氣的工業生產過程與原理。為了滿足當前對無碳氫氣,即氫氣生產過程「零CO2排放」的要求,本書介紹了可再生能源制氫,突出了風力制氫和生物質能制氫;還介紹了核能制氫、氨氣制氫、硼氫化鈉催化水解制氫、硫化氫分解制氫、金屬粉末制氫等目前尚未工業化生產但完全的「零CO2排放」的制氫技術。對於通常排放CO2的烴類制氫工藝,本書介紹了其製得氫和炭黑的獨特工藝,從而使其成為另一種「零CO2排放」的制氫方法。
本書適合從事或準備進入氫能領域的企業家、投資家、政策決策者閱讀,可供從事能源研究的工程技術人員、高等學校相關專業的教師和學生參考,也適合從事能源領域的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及一般讀者閱讀。
作者介紹
毛宗強,清華大學教授,國際知名氫能專家。國際氫能協會(IAHE)副主席,國際氫能標準委員會(ISO/TC197)副主席,《國際氫能經濟合作夥伴(IPHE)》氫能教育專家,國際氫能雜誌(IJHE)客座編輯。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氫能專業委員會(CAHE)前主任委員。全國氫能標準技術委員會(SAC/TC309)前主任。
2003~2016年,在清華大學開設研究生學分課《氫能工程》,為全國高校首次。
已在國內外刊物及會議發表200餘篇文章、申請多項專利、出版多本氫能專着。
毛志明,200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軟件學院。長期從事節能環保、氫能與燃料電池項目研發,包括:貴州火電企業能源審計,山西河津HCNG母站及HCNG重型卡車示範運行(獲2014年國際氫能學會艾仁?魯道夫獎),吉林長嶺風電制氫國家示範項目,固定式與車用燃料電池發電系統,參與《車用壓縮氫氣天然氣混合燃氣》、《通信用氫燃料電池供電系統》國家標準編制,參與相關國際公司併購。2015年編着出版《氫氣生產及熱化學應用》。現為北京華氫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余皓,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獲學士、博士學位,隨後到華南理工大學任教至今;2012~2013年期間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化工系訪問研究。2013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2012年獲得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主要研究方向:(1)納米材料及其催化特性;(2)可再生資源催化制氫新技術等。發表SCI收錄文章170餘篇,授權專利10餘項。
參考文獻
- ↑ 圖書是人類用來紀錄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道客巴巴,2012-02-03
- ↑ 化學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簡介,化學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